……
天色放光,却仍是一片灰蒙蒙的,此时大雪纷飞,地上积雪厚泞难行。
杨凌率着二十骑侍卫赶到城门下时,已是满头大汗,马儿鼻息如烟。杨凌见城门仍紧闭不启,不禁心中大奇。手下侍卫已向城头上拢手大喊:“城上守军速速开城。”
喊了几声城头难闻,一个侍卫擎出弓来,圈马跑回二十余丈,反手一箭,一支响箭尖叫着射进城去,“笃”的一声正中城头兵卫大门。
稍候片刻,两个士兵从城头上探头探脑地喊道:“今日城禁,何人叫门?”
侍卫大呼道:“内厂杨总督要进城,谁在城上当值?速速开门。”
连呼了几声,那城上守军总算听清了,不由惊叫一声缩回了头去。杨凌等了片刻,那城门轰隆隆地推了开来,一位守城裨将顶盔挂甲,急匆匆迎了下来,走到杨凌面前施以军礼道:“卑职城守千户乔介安参见杨大人。”
杨凌按住马头,冷冷地喝道:“谁准你封锁九城的?出了什么大事?”
乔介安是京营首领张永的部下,知道张永对这位杨大人也是敬畏有加,见他脸色严峻,不禁有些胆怯地道:“回禀大人,昨日散朝后,司礼监刘公公颁了一道圣旨,列举刘健、谢迁等五十六人为奸党,朝中百官连夜聚于午门冒风雪抗议,刘公公恐有人趁机作乱惊了圣驾,是以命张公公封了九城,谷公公调东厂番子督于宫门之外。”
杨凌大吃一惊,怪不得昨儿一天没有人上门,连自己的人也未从京中传出消息,原来刘瑾封了九城,除了自己,寻常人自然叫不开宫门。
这两日得到的消息,刘瑾变法果然遭致百官反对,连近来一向保持缄默,尽量同他配合的李东阳、杨廷和都上书谏止,谓变法事项或不切实际、或操之过急,请求皇上下诏缓行。
杨凌觉得有刘瑾吸引百官的注意力,对自己准备执行的政策大有益处,况且这两日正忙着育种和研制新枪的事宜,也没太往心里去,哪知事情急转直下,刘瑾怎么突然又对已经罢官还乡的官员搞起打击报复来了?是杀鸡儆猴还是迁怒他人?
五十六人?杨凌心中一动,已经明白了大概,因刘健、谢迁一案牵连的官员并没有这么多,刘瑾宣布五十六人为奸党,必是借打击刘、谢为名,将对他变法予以反对的一些官员也列入其中,想以此立威,打击恐吓百官。
醉翁之意,朝中文武会看不出来么?此例一开,从此政坛纷争可伸可缩、株连之累可大可小,今后再有反对刘瑾者,这个株连圈子稍有放大,就可以把他们划进“奸党”之中,他们深知其中厉害,自然要竭力反弹。
杨凌又气又急,摆手道:“知道了,闪开些,本官进城!”
乔千户唯唯诺诺,肃然闪在一旁,杨凌在马股上狠狠一鞭,领着侍卫直奔午门。
雪落无声,宽阔的御道上杳无人迹,早起上街的行人因为大雪和封城,又统统赶回了家去,谁也不敢在街上胡乱行走,恐被厂卫捕走。
豪门家的殿宇亭台、街巷里的酒肆楼阁都在风雪中覆上了一层苍凉的白雪,只有寺庙中时而响起的钟声,雄浑悠扬,让人知道这座大城仍然是活着的。
杨凌还没有赶到奉天门,路边就有持刀拿枪的东厂番子赶过来拦截,待看清了是内厂的人,领头的还是内厂总督杨凌,这群上次在内厂屠夫般杀戮中吓破了胆的番子连忙又屁滚尿流地爬到了一边,眼睁睁看着他们纵马疾驰而过。
马到午门,杨凌勒住马缰,健马“唏聿聿”一声长嘶,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雪花迷迷蒙蒙地在眼前飘落,杨凌愕然望着午门前宽大的广场,心儿不由怦怦地急跳起来。急追而来的二十匹快马也在他身遭停下,侍卫们屏息看着。
广场上一片雪白,四下里却有数百名东厂番子佩着腰刀在默默地走动,由于他们的到来才倏然停住了脚步,纷纷望向这边。
广场中央,就在午门前面,数百具“雕塑”静静地沐浴在雪中。那是一个个跪在地上的人形雪塑,偶尔由于摇摇欲坠的身形晃落了身上的积雪,露出里边红色、蓝色的官袍,才看得出那是一个个长跪不起的官员。
杨凌勒住马缰,在原地兜了半个圈子,忽地纵身下马,疾步奔了过去,二十名侍卫连忙紧随在他身后。走近了才发现雪中已经倒卧着许多人,由于厚厚的积雪,一样的白色,方才在远处竟没有看清。
杨凌急急拂掉一个人身上的积雪,那人岁数不大,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年纪,此时脸色铁青,身体僵硬,眉梢发际都结了冰霜。
这不是官员,看他的服饰应该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杨凌匆匆扯下身上的大氅,裹在他的身上,将他费力地抱了起来,两个番子急忙抢过来从他手中将那人接了过去。
四下有一些官员因为他的举动默默地转过身来,厚厚大雪下的身子只露出了一张冻得惨白的面孔,毫无表情地看着他。
杨凌又拂去一个冻晕的人身上的浮雪,这是一个五品的文官,颌下三缕短须,双目紧闭,也已人事不省。杨凌握着他冻冷的双手,抬眼四下望去,远处在几十人簇拥下,一个番子档头按着腰刀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隔着几丈远便高声喝道:“本官奉厂督大人命在此督察,什么人擅自干预政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月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