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虽然陈堪还未给他们上课,但是陈堪的名号已经在历史系大一新生中流传开了。
“很厉害,知识渊博。”李云霄想了一会说道:“我感觉他不像是个历史老师,更像是生物学或者是社会学的,知识面真的很广,几个问题真的将我给问懵了。”
“陈老师可是在经济系也开课呢。”李云霄的下铺是一个胖子,说道。
可能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过剩情况严重,在大学的宿舍中,基本上每个宿舍都会有至少一个胖子,李云霄宿舍有两个胖子,说话的这位就是一个体型比较宽的。
“这跨界跨得有些厉害啊。”
“我在校学生会,我们的部长就是经济系的,说陈老师的经济学的课讲得很好。”
“看来这个老师还是个多面手,什么都懂一些,就怕他不精。”
“是啊,看他那么年轻,刘老师之前不是说了么,做历史的人,都是大器晚成的,因为需要时间的积累,陈堪学了那么多东西,我估计他的历史能力够呛,通而不精,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可惜了。”
“舍长,我看你笔记本上写了几个问题,你是打算到时候和我们的陈堪老师探讨一下吗?”
“就是问一问啦,都是我看书时候产生的疑惑。”说话的是他们的舍长周斌,是个高瘦的南方人。
周斌的高中的成绩相当好,正常发挥的话重点应该问题不大,可惜考试这种事情就是有无数的巧合,他选择了中师大,因为比较喜欢历史,所以就进了历史系,他总认为自己是落在鸡窝的凤凰。
不仅是舍长还是班长,倒不是班级的人都认可他,而是一开始他就毛遂自荐,加上高考成绩是班级第一,所以就成了班长。
李云霄闻言,不屑地撇撇嘴角,写在本子上就算了,还故意将本子摊开,好像怕他们看不见一样,还自己看书的疑惑,李云霄之前可是看他用手机在百度上查了好久,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他的问题,当然这话放在心中就好了,说出来就破坏宿舍气氛了。
“可是我听说这个陈老师是现在国内历史学年轻一辈的学科带头人,历史方面的素养应该很厉害。”
“要是陈堪真有那么厉害,怎么会来我们这种学校。”周斌说道。
“听一个学长说,陈老师之所以会来我们学校,就是因为我们学校比较一般,北大清华虽然好,但是对于老师的要求也高啊,而我们学校虽然不好,但是就没有那么多要求了,陈老师可以安心的做自己的研究,听说我们系很多会议陈老师都不参加。”
“那么嚣张。”
“是啊,听说之前他和我们系的书记还闹过几次矛盾,后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不过系主任是陈老师的师兄,这个靠山也很硬啊。”
“不管怎么说,确实是有个性。”
“无组织无纪律。”周斌说道。
“我们学校当初为了招陈老师进来,给他开了双倍的工资,而且还白送了一套教师公寓。”李云霄说道,根本没有理会周斌的话。
“真的?”
“是啊,我前天去资料室的时候,资料室的老师和我说的,不出意外,今年陈老师应该就能评为副教授,等明年就能评正教授。”
陈堪刚一进来是讲师,新老师从讲师到副教授,是有时间的限制,陈堪的时间限制在上半年就已经到期了,所以可以参评副教授。
从副教授到正教授虽然也有各种条件限制,但是相对比较松,如果科研成果足够优秀,就可以突破那些限制,以陈堪现在的科研成果,系里面的老师都认定陈堪可以直接升为教授。
“那么厉害,那陈老师不就成为我们系最年轻的教授了。”虽然不知道其中究竟有什么门道,但是“教授”听起来就很厉害。
第1393章 云姑的打算
“我倒是觉得评副教授好像也不难,你看看我们系的傅老师,她都已经是副教授了。”周斌口中的傅老师是历史系的一位中年女教师,职称是副教授。
“可能吧。”对于周斌的这句话,其他人没多说什么,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这样。
这位傅老师的学术水准有待考究,他们都查了,没见她发表多少论文,而且质量也不高,生活态度总是乐呵呵,经常在课堂上讲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讲她自己家买的一个电饭煲,就一个电饭煲就能讲半节课,这就难免给学生留下不务正业的印象。
这样一位老师竟然是副教授,确实会给一些人感觉,“副教授”这个职称应该很简单,没啥含量。
其实不同学校对于教师职称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比如北大和中师大,那是绝对没法比的,中师大的教授,可能在科研能力还不如北大的讲师呢。
“教授”两个字在外人看起来,好像没啥区别,都一样,但是在大学体系内部,“教授”也是分成三六九等的,甚至有时候因为某些原因,就要将某些老师在职称上往前推一推,傅老师就属于这种情况。
假设现在中师大要搞一个地理系,一个系怎么说也要有一个教授坐镇吧,可是中师大没有地理学方面的教授,怎么办?
首先是招聘,直接挖一个本来就是教授级别的老师,当然这个老师的级别要配得上中师大,你不能从大专里面找一个这方面的教授,要在实力和中师大差不多的大学中招一个,不过你若是有本事从北大搞一个过来,那也是没问题的,不过这个难度太大,几乎不可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