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
裴旻将话题重新说回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青海湖阅兵此事上。
高适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说道:“属下以为尺带珠丹是在赌,他情愿放弃一些后方领土,也要与阿拉伯一同出兵,一边夺取河西之地,他们与我们跟拜占庭不同。我们与拜占庭并没有明面上的利益关系,而他们依照约定,他们两国是并力对付我朝。吐蕃要是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他们就算顺利拿下河西,也很难在河西站稳,毕竟阿拉伯的野蛮霸道是人所共知的。而且他们也怕我们真的打赢阿拉伯,一旦我们取胜,四周将再无我朝敌手。他们赖以生存的青海湖将会为我们所有……毕竟……”
说到这里,高适还拍了一个马屁,笑道:“裴帅的本事,他们吐蕃是亲身体会,在了解不过了。”
哥舒翰、高仙芝都嘿嘿一笑。
裴旻也颔首认可。
此战他们若是获胜,是否远征阿拉伯,裴旻要看情况而定。
阿拉伯终究太远太大,便是唐王朝也一口吃不下。而近在咫尺的青海湖,绝对不可能放过。
青海湖这风水宝地,本就应该归唐王朝所有。
裴旻双手一合,笑道:“今日就到这里,尺带珠丹亲临青海湖阅兵由不安分,你们回去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更进一步的让吐蕃老实下来。”
“诺!”哥舒翰、高仙芝领命。
高适也应了一声:“是!”
裴旻给予哥舒翰、高仙芝、高适的任务还没有等到他们给出答案。
王忠嗣已经先一步解决这个问题了。
转眼过去半月,裴旻收到了一封来至于莫离驿的战报:
王忠嗣奇袭青海湖,大闹阅兵大典,杀敌两千余,生擒吐蕃赞普的弟弟野祖雄,射伤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生死不明!
“我的老天!这什么情况!”
裴旻也算是城府极深了,这看到这出人意料的战报,也忍不住惊呼出来。
吓得小七画画的笔一抖,在帛布上横出了粗粗的一条,大眼睛带着些许不满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小八手一抖,手中的书掉在了地上,赶忙捡起来拍了拍,莫名的瞧着自己的父亲。
正在陪小七上课的王维也移着秀目,看着激动的裴旻。
裴旻忙压下激动的情绪,嘘了一声,让小七、小八继续,给王维使了一个眼色,离开了后院。
带着几分激荡的喜悦,裴旻重新打开了战报,认真看着……
第七章 大非川,两百人的奇迹之战
王忠嗣这一仗完全演绎了什么叫做灯下黑,裴旻看到详细经过也不得不为自己这弟弟的勇悍大胆而叫绝。
原来王忠嗣收到裴旻的礼物后,心中涌现出一种渴望。
裴旻的布局,王忠嗣很是清楚,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离开布达拉宫,亲临青海湖阅兵。就是因为让裴旻的大战略逼得吐蕃头尾不得兼顾,军心涣散,特来稳定军心。
王忠嗣不愿尺带珠丹的目的达成,大胆的选择奇袭大非川!
大非川是吐蕃上下最为自豪的地方,当年他们的军神就是在这里近乎全歼了唐朝大将薛仁贵的五万兵马。
那一仗噶尔·钦陵先击溃了郭待封的辎重部队,又歼灭了薛仁贵的五万兵马,一战击溃唐军近乎十万大军。
几乎算得上是吐蕃、唐王朝之间最辉煌的一次决战,而且含金量十足。
即便过去数十年,一样值得称道回味。
吐蕃选择在大非川阅兵,显然是打算追忆过往,让吐蕃兵士知道曾几何时唐军一样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以加强巩固军心的效果。
这一次参加阅兵的人数共计十万之众,遍布大非川各处。
而王忠嗣手上的兵马不过四千,许是因为敌众我寡,吐蕃反而放松了警惕。
这一仗王忠嗣亲自挑选了两百军中劲足。
不错,只有两百。
王忠嗣找来了两百套吐蕃军服,轻车熟路的从小道潜入青海湖。
他来莫离驿有一年多了,又本性好战,求战若渴。
唐军的游骑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在青海湖,寻找吐蕃的漏洞。
故而对于吐蕃军的防守黑点王忠嗣是了如指掌,绕开了布防逼近了大非川。
因为阅兵大典将近,大非川四周围兵马护卫的严严实实。
王忠嗣也只能与王难得两人找了一个高处远观,根本无法靠近。
这个时候,王忠嗣也展现自身超凡的军事水平。
大非川是一个很适合布阵的战场,噶尔·钦陵当年将薛仁贵逼到此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但正是因为大非川特殊的地理位置,王忠嗣早在前几次袭扰吐蕃的时候,亲自实地探查了这里的地形。
凭着自己非凡的才能,以及火把的分布、脑海中的地形,判断出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王帐所在。
王忠嗣、王难得两人各率一百兵士直接对着尺带珠丹的王帐发起攻击。
王忠嗣他们一行人都穿着吐蕃的衣甲军服,吐蕃守军还以为是自己人,直到近处才发现不对劲,想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
王忠嗣扯下了一直套在方天画戟上的黑布。
这把伴随着王忠嗣终身的神兵,第一次沾染了血迹。
破营而入。
杀进营地的第一瞬间,王忠嗣喊出了抵定此次胜局的一句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