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旻大感意外,南北夹击是他定的谋略,但知道这些的唯有他麾下的心腹以及庙堂里的李隆基、张说、高力士那些人,即便是章仇兼琼也不知道战略是他定的。
许远居然能够看破这点,仅凭这个,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裴旻迫不及待地从王维手中抢过手札,认真的看了起来。
许远的手札写的很杂,是随意而作。
他根据自己探听到的一些消息,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一字一句,裴旻都能看出写这手札之人,那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
裴旻越看越是惊讶,越看越是动容。
尤其是手札中对于自己南北夹击的战略猜想,分析到了极致,很多地方居然与他不谋而合,大有所见略同之感。
“此人当真是大才!”
裴旻忍不住惊叹一声,而今他麾下的首席谋臣是高适。
但是平心而论,高适不太够资格称“首席”二字。
以往的高适没有怎么向这方面发展,是裴旻知道高适在历史上的成就,从而培养他军略方面的能力。
高适不负他望,进步极大,但“首席”二字,却有些当之有愧。
而这个许远,就凭手札里体现的思维谋略,已经给了裴旻一种超过高适的感觉。
“许远,许远!”
裴旻有些不信,如此出色的人物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默念着想着自己所知道的这个时代的历史名人……
蓦然间,一到流星闪过!
裴旻霍然起身,想到了这个大众化的名字的本身代表着何等意义。
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
守一城,捍天下的睢阳太守许远!
安史之乱,唐王朝风雨飘零。
涌现无数英烈之士,但最惨烈的莫过于睢阳保卫战。
唐军七千余数,对抗安禄山十三万兵马,战至最后,睢阳城中鸟鼠吃尽,甚至以人为食。
许远当时的身份更在张巡之上,睢阳就是许远的地盘。但因知道张巡的干略,甘愿退居其二,将主帅的位子让贤,自己在一旁出谋划策,担任第二把手。
张巡主武,许远主文,两人相互配合无间,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
许远作为当时的老二,远不及张巡那么耀眼,但是他的功劳是决不能忽视的。
裴旻看着手上的手札,已经能够感受到那位为唐王朝守下半壁江山英勇就义的烈士,胸中的韬略是何等的出众。
此刻裴旻甚至能够感受到历史上的那份壮烈,以能力而言不论是张巡还是许远,就算没有死守睢阳,他们一样有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但是他们为了大局,选择了打响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最终他们输了,但是大唐赢了……
“摩诘,研墨!”
第十六章 许远的震撼
这身份不同,处理事情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李仲想要救许远,那是千难万难,裴旻这里却只是一封信,一句话的事情。
以裴旻当前的身份地位,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许远得罪他。
信传到章仇兼琼的时候,章仇兼琼已经做好了一切南征准备。
见裴旻信中给许远求情,章仇兼琼几乎没有半点的迟疑,立刻让人将许远放了。
鲜于仲通在一旁听了是又嫉又恨,自己想尽办法都没能结识上裴旻。
许远一个小小的粮官,居然能够搭上裴旻这条线,实在让人羡慕。
只是裴旻都出面了,鲜于仲通更没有插嘴的余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许远无恙返回。
裴旻并非只写了一封信,除了给章仇兼琼之外,还有一封信是给许远的,寄到蜀中李府,让李仲转交给许远。
许远的才华毋庸置疑,裴旻正缺这样的谋臣,也不愿见明珠蒙尘,特别写信邀请他来凉州发展。
以许远的才华,担任一小小的粮官,实在是太屈才了。
在裴旻的记忆里,许远一直名声不显,直到睢阳保卫战才一鸣惊人,想来未来的十数年,也未有崛起的机会。
裴旻在高位越久,越能体会到明珠蒙尘的可惜。
其实裴旻这是错了,许远并非真正的明珠蒙尘,而是恶意受到了打压。
打压他的人,正是章仇兼琼。
许远这颗金子,在蜀中的时候已经发光了。
历史上章仇兼琼最终感受到了许远的大才,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许远。
只是许远已经有了妻子,不愿为了权势休妻,拒绝了章仇兼琼,导致受到了章仇兼琼的打压,这才一直未能发迹。
这些细节,裴旻自然是记不得的。
能够从张巡的光辉下,记住许远这个谋臣,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许远自身的事迹履历,自然不晓详情。
裴旻在凉州一直期待着许远的到来,大有盼星星,盼月亮的感觉。
但许远来到凉州姑臧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了。
毕竟蜀地路远,而且许远既然来了凉州,自然不会再回去。
家中有诸多事情需要安排,拖延了许多时日。
就在许远到姑臧的前几日,裴旻甚至得到了公孙幽怀孕的喜讯。
经过他的努力耕耘,公孙幽也成功怀上了孩子。
有一句话说怀孕中的女人,智商会大幅度下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