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之前他刚刚发现自己的右翼有一些疲软,想要派兵去支援。
却不想王忠嗣几乎在同一时间察觉了这点,直接抓住了这一丝疲软,率兵冲杀出来,从容而去。
一个在前线冲杀的大将,对于战局的掌控,比他这个在后方观战的还要强上一分,这份对战机的敏锐直觉,强的可怕。
“元帅要不要追击?”副将知道达扎路恭的布置,此刻还有三千骑兵欲迂回着堵截王忠嗣的归路。
他们要是就这样让王忠嗣离去,左右迂回的骑兵,必然来不及阻截。
“不用!穷寇莫追!”达扎路恭心底有着不好的预感。以他对王忠嗣的了解,王忠嗣不应该会莫名其妙的闹这一场。
回到了大非岭军营,达扎路恭还未入寨,以有人莫名其妙的上前禀告唐军的全新动向。
“就在元帅截击王忠嗣的时候,一股唐军不知为何,用木桶木盆木板渡河去龙驹岛了。”
达扎路恭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呆了呆,突然惊呼一声:“不好!”
他发疯似地翻下了马背,一口气冲入帐内,找到了青海湖的地图,看着整个青海湖的布局,看着青海湖中心的龙驹岛,眼中一片惊恐,手中的地图都握不住了。
吐蕃位于高原之上,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
以湖泊而言,算得上是华夏湖泊最多的地区,但是高原湖泊彼此不相连。又因气候寒冷,湖泊有结冰期,故而吐蕃从不发展水军,也不可能发展水军。
对于水战的便利,毫不了解。
而唐军也是一样,唐军与吐蕃接连的地方是河西九曲,是鄯州、沙州不是大山就是草原荒漠,根本没有习水的土囊。
听过西北凉州的铁枪大马,谁听过大西北的舟船?
因此谁也没有重视青海湖这块区域适用于水战,谁也没有留意到湖心龙驹岛水战的战略意义。
而今唐军突然暗渡龙驹岛,达扎路恭这才反应过来。
这真要让唐军,在龙驹岛站稳,那唐军岂不是能够随时随地出现在青海湖靠八百里青海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十一章 十年筹备……应龙城
达扎路恭看着地图,看着青海湖沿岸涉及的广阔区域,心底登时拔凉拔凉的。
一旦唐军在龙驹岛站稳脚跟,那么意味着唐军将会占据出击青海湖沿湖的一切主动权!
这么一块战略要地,居然让唐军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
不对!
达扎路恭瞬间反应过来,唐军现在取龙驹岛有什么意义?
想着当前的局势,想着王忠嗣今日与之莫名一战,瞬息间思绪万千,蓦然达扎路恭厉喝一声道:“全体拔营,撤回伏俟城,传令青海上下每一城地,让他们做好迎接唐军来攻的准备。”
他不敢有半点怠慢,一边下令,一边给吐蕃赞普写信,让他派兵支援青海湖,唐军即将大军进犯。
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达扎路恭要求阿拉伯施行盟友的义务,北上攻打西域。
王忠嗣一回到莫离驿,立刻实行了陇右节度副使的权力,逻娑道行军总管的权力,将陇右兵调来莫离驿,并且吩咐王难得,将莫离驿中的石料运往龙驹岛。
王难得高声领命。
王忠嗣却是一脸的佩服,对于裴旻的眼光谋略,已经是用躺着的方式领受了。
在裴旻攻取莫离驿的时候,裴旻就曾下了一个命令,让人不住的往莫离驿运送石料。
不论是当初的封常清,还是后来的江岳,现在的他,都一直以为裴旻会用这些石料扩充莫离驿,让莫离驿变得更加的坚固。
但是一晃近乎十年,石料已经堆积如山,始终没有得到裴旻扩建修葺莫离驿的任命。
王忠嗣甚至都以为裴旻是忘记了,平素书信往来的时候,还曾说过此事。
裴旻却说留着有用。
直到今日,王忠嗣才明白,原来这些石料裴旻是用来建造应龙城的。
在十年前,裴旻就在为建造应龙城做准备。
这份远见,怕是韩信、张良、李靖都比不上吧。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达扎路恭撤军的消息传到了莫离驿。
王忠嗣瞬间明白,自己这位对手已经察觉了唐军真正的意图,退回去做决战的准备了。
“好家伙,这反应!确实有资格当我的对手!”
王忠嗣忍不住赞叹了一句,亲自投入石料的搬运之中。
吐蕃没有水军,一时间不可能发动攻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他们。
但应龙城的存在与否将是此次征伐的关键,王忠嗣也忍不住亲力亲为。
裴旻穿过了沙碛,进入了西州。
依照他的预算估计,王忠嗣应该已经夺取龙驹岛了。
达扎路恭就也应该反应过来。
要是面对龙驹岛丢失,达扎路恭还是后知后觉,那他也没有资格成为王忠嗣的对手。
只要达扎路恭察觉,必然会知会阿拉伯,装模作样也没有意义,反而显得鬼祟小气。
因此这到了西州,裴旻也不再偃旗息鼓,直接高举起了战旗,浩浩荡荡的直往西域进兵。
关于应龙城,裴旻确实是在十年前就准备建造了。
只是原因不是王忠嗣以为的那样,凭借超凡的远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