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就要征讨楚国,这是赵国统一六国的最后一步了。
虞信忙道:“大王请放心,所有的计划都已经做好了,物资也已经准备完毕。只要大军出动,那么民夫青壮和随军物资都会一起跟上,绝对不会误了大军的行程。”
赵丹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汝既然身为相邦,那么就要总揽全局,楚国这边虽然有大将军廉颇,但是汝也不能够让大军的后勤出现任何问题,明白了吗?”
一番应对之后,虞信也离开了龙台偏殿。
赵丹沉思片刻,突然开口道:“来人啊,把毛遂给寡人叫来。”
很快的,毛遂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赵丹看着毛遂,语气平静:“今天虞信带了几份奏折给寡人,汝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毛遂想了想,道:“大王莫非是为了庞煖和剧辛之事?听说此二人这阵子和廉颇过往甚密,大有冰释前嫌之意。只不过还缺乏证据,所以臣就没有上报。”
赵丹点了点头,道:“证据已经在寡人这里了。从今天开始,汝去驻点监察卫,寡人给汝一个月的时间,不管汝用任何手段,总之汝要给寡人把郑朱的所有产业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明白了吗?”
毛遂愣了一下,随后深深的低下了头:“请大王放心,臣必定完成任务!”
第1022章 三军出征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又是一年的春暖花开,万物回春。
对于赵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渐渐的熟悉了这种生活节奏。
不需要担心敌人的入侵,不需要担心田地里辛苦种下的庄稼没到成熟之时就会被收割走,更不需要担心敌人杀来让自己性命不保。
这是赵国自从立国以来两百多年里,境内最为和平的一段时光。
这一切,自然都是因为赵国的强大和扩张而带来的。
曾经和赵国并立于世的六大战国,如今仅仅只剩下楚国一个还在苟延残喘。
所有赵国人的心中都无比笃定的认为,楚国的灭亡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当赵国各郡的民众们接受到了国家的征调命令之后,他们并没有流露出害怕或者沮丧的神情,而是一个个精神抖擞,在妻儿的期盼和打气下纷纷踏上了征程。
在两名老而弥坚的大将廉颇和庞煖的率领下,两支赵国大军一东一西,分别朝着如今楚国境内的两大势力李园和三大家族发动了进攻。
总计三十万大军,再加上跟随后勤配套的民夫青壮等等,赵国这一次单单参与到战争之中的人数就超过了百万人。
这绝对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战争。
就如同赵丹在出发之前所特地举行的誓师大会上所说的那般:“诸位,汝等的这一次出征,将会彻底的结束战国乱世,让整个华夏大地真正的迎来和平,让所有的华夏族人不分彼此、不再自我争斗相互残杀。我们,将会见证和创造华夏族的新生!”
而另外一方面,很显然楚国这边对于赵国的南下也是早有准备,在过去的差不多半年时间之中李园和三大家族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停战,双方都拼命的扩充军队武装军备,等待着赵军的到来。
而对于赵军的两名主将来说,他们显然也都是有着各自的心思。
作为如今赵国军方的首脑人物,廉颇大将军显然是必须要力争上游的。
这位豪迈无比的大将军在出征的第一天就召集了自己麾下的众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老将军虽然须发皆白,但是整个人走起路来依旧是虎虎生风,说话的时候也同样是声如洪钟霸气十足。
“二三子,吾等这一次的目标,便是郢都!”廉颇的蒲扇大手重重的砸在了舆图之上那个十分明显的城池标志上。
“所以这一次二三子都要打起精神来,全军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务必要在一个月内赶到邓城,然后渡过汉水,对郢都发动进攻!”
廉颇大将军的这份战略,可以说是简单到了极致。
有人问道:“大将军,李园也非庸人,说不定其人会在汉水以南布防,以阻碍我军前进。”
廉颇哈哈大笑,十分豪气干云的一挥手:“若是李园胆敢走出郢都和吾决战,那么吾敬他是条汉子,一定会给他一个痛快的死法!”
而在另外一边,庞煖老将军同样也是在开着站前会议,但是他的风格显然又和廉颇有着明显的不同。
“诸位且看,根据最新传来的情报,由于三大家族已经得知我军即将攻伐其地,所以原先三大家族割让给我赵国那些临近吴城的长江以南之地,都已经被三大家族给抢占回去了。”
“从现在的速度来预测的话,我军将会在大约一个月之后抵达长江北岸。由于吴越之地水网密布,所以吾这一次特定让大王抽调了许多魏地水兵,他们将会是我军在水战之中的有利因素。”
“依照参谋部的分析来看,三大家族所能够做出来的选择应该是极为有限的。他们要么便是据城坚守,要么便是想办法凭借着长江天险阻挡我军。”
“如果他们据城而守的话,我军拥有着震天雷这等利器,攻克吴城应该不在话下,毕竟吴城远远不能够和咸阳城相提并论。但很显然三大家族并非傻子,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在长江一线布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