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围魏救赵的特殊性,因此这一次甚至都不用赵丹来以史为镜,赵成侯的曾孙赵胜都会以史为镜了。
怎么个以史为镜?
那当然就是等秦国和楚国打得你死我活之后,赵国再来一个“围秦救楚”,美滋滋的在河东郡等待被迫回援的秦军主力,然后再一仗把秦军干倒啦!
如此一来的话,就完美的重演了当年围魏救赵的故事了,只不过这一次唯一的受益者是赵国,而秦国只会和楚国一起两败俱伤!
要不然怎么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呢?因为聪明的胜利者总是会——以史为镜嘛!
当然了,会以史为镜的还不只是赵胜一个人。
赵成侯的另外一个曾孙,如今的赵国司寇平阳君赵豹同样也是不甘示弱,开口对楼昌就是一顿猛喷。
“大夫,何如此畏惧那匈奴也!匈奴者不过区区游牧,何足惧哉!今趁秦楚交战之机伐河东,乃是上上之良策也,复晋国故土,扬大赵雄威便在此时!”
虽然说在三家分晋的时候,赵国因为早早就把老巢搬到北边晋阳的缘故没有捞到河东地的一分一毫,但是作为从晋国分出来的诸侯,赵国同样也是从河东地发家的,对于这块地方也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尤其像赵胜和赵豹这样的赵国公子更是如此。
也不仅仅是赵胜赵豹,虞信一看这种情形,哪里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于是虞信也马上开口了。
“以吾之见,李卿所言甚是!若能从秦国手中夺得河东郡,则秦赵并立之势不复矣,赵将独霸于世也!”
说着虞信转过身来,朝着赵丹行了一礼,言辞恳切:“大王,切莫放过如此良机啊!”
楼昌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完全无法理解。
明明楼昌可是公族派这边的啊,虞信喷楼昌也就算了,怎么公族派的赵胜和赵豹喷起楼昌这个自己人来还比虞信喷得更凶呢?
……
坐在王位之上的赵丹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有着感慨。
不管什么布衣派也好,公族派也罢,首先你得是赵国派!
在大是大非上,不应该去考虑什么派系之争,而应该站在赵国的角度,为了赵国的利益去考虑,这才是真正的赵国好臣子!
在赵丹看来,这件事上赵胜赵豹李伯虞信四个人可以说都做到了这一点,都尽到了臣子的本色。
至于楼昌嘛……
经过了这件事情,楼昌在赵丹心中的地位已经是跌到了谷底,底得不能再底的那一种。
赵丹敲了敲桌案,缓缓开口了。
“既然诸卿都已经同意了,那么寡人宣布,从今天开始便将‘围秦救楚’列入国家机密,一应事项皆需保密,诸卿不得将此事泄露于他人,否则寡人必严惩不贷,明白了吗?”
众大臣纷纷俯身,恭敬道:“唯。”
但气氛热烈的赵国君臣们并没有发现的是,今天被当成反派来批斗的上大夫楼昌神情显得有些阴鸷,俯身的时候双眼乌溜溜的转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229章 楼昌的决心
赵国上大夫楼昌是带着一副要吃人的神情回到自己的府邸之中的。
刚刚回到自己的书房,楼昌就忍不住大发雷霆,将面前一切所能够砸的东西统统的扔到了地上,狠狠的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赵胜、赵豹,尔等安敢如此欺吾!”
楼昌的牙咬得紧紧的,满脸的愤恨,满心的不甘。
对于虞信这个政敌,楼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见,毕竟大家都是不同派别,有机会就肯定会打压一下对方,这也算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赵胜和赵豹,原本可是和楼昌一派的,却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背后狠狠的捅了楼昌一刀,让楼昌丢尽了脸!
经过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楼昌可以说是颜面大失,对楼昌的声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还好是赵丹要求对今天的事情保密,否则这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楼昌以后还怎么在赵国政坛混?
楼昌端坐在书案之后,咬牙切齿神色狰狞,双眼之中不时闪过道道寒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门突然被敲响了,门外传来的是楼昌管家的声音。
“家主,老主人使者到了。”
楼昌一听这句话,下意识的就皱了一下眉头。
老主人,说的当然就是楼昌的父亲,如今在秦国为官的楼缓。
楼缓的使者来干什么,楼昌的心里可是非常清楚的,无非就是希望替秦国打探一些关于赵国的情报。
楼昌的脸色变幻不定,足足过了片刻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几分钟之后,一名年纪看上去比楼昌大约要小几岁,面目相貌和楼昌颇为相似的中年人走进了已经被重新收拾过的书房,朝着楼昌恭敬行礼:“见过伯兄。”
楼昌看清了来人的面貌,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仲弟?竟然是汝来了。”
伯仲叔季,伯为长,伯兄即是长兄,仲弟则为二弟,所以这个使者便是楼昌的二弟,楼盛。
楼盛在楼昌的面前坐了下来,小心的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密信,恭敬的放到了楼昌的面前:“弟此次携父亲之信而来,还请伯兄过目。”
正所谓长兄如父,再加上楼昌又是如今赵国楼氏的家主,因此楼盛对于自己的这位伯兄自然是不敢怠慢,礼数十分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