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赵豹的这座府邸,是赵丹穿越以来所见过的最雅致的一座府邸,甚至隐约给赵丹一种前世去苏州旅游时候见到了那些苏州园林的感觉。
很显然,这位平阳君赵豹虽然以铁面无情著称赵国,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当然了,赵丹今天特地来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单纯来吃赵豹这一顿饭而已,只见赵丹走着走着突然笑问了一句:“叔父大人,那人可是来了?”
赵豹微微点头,道:“回大王,人已是到了。”
顿了一顿之后,赵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王,此人不过一逐利之人罢了,身为王族之后,却自甘卑贱操商贾之业,大王又何必如此重视此人?”
作为国君叔父,赵国公子,赵豹今天的这顿宴席,其实还是在赵丹的授意下准备的。根据赵丹事先对赵豹的说法,这一次的宴会,其实是一个“考察”。
考察一个商人?赵豹显然对此难以理解。
正所谓春秋尚礼义,战国重功利。到了如今的战国后期,整个统治阶级的功利程度可以说已经近乎达到了极致,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之一商人阶层,当然也就借此登上了战国舞台,成为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之一。
当然了,即便如此,商人因为习惯性逐利的缘故,在这个年代仍然是不为统治阶级所喜的,战国七雄几乎无一例外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大名鼎鼎的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就规定“缪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驽。”
这条规定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干农活干得好,能够让田地丰收布帛增产,那么官府可以免你一定的赋税,但如果你去经商然后因为经营不善变成了一个穷鬼,那么不好意思,你的老婆将替你背锅,直接被带走成为官府的女奴。
一言不合就直接从老板娘变成女奴隶,由此可见商鞅以及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于商人的敌视程度。
但在这个奴隶制还并没有完全废除的世界,这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如同马克思所说,商人是一个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的阶层,心中是根本没有什么爱国概念的,甚至为了赚钱还会在某些时候囤积居奇,狠狠的坑国家一把。
就比如现在,前线的赵国大军和秦国决战,赵国国库之内粮草不足,而邯郸城之中有不少大粮商的主家以及分号,可当赵丹派人找这些商贾们要粮食的时候,别说是借了,人家根本连卖都不卖给你。
为啥?还不是都等着赵国粮绝,邯郸城内粮价高企的时候再用比之前要高上几倍乃至数十倍的价钱把自己手里的粮食卖出去,好狠狠的赚一大笔么。
所以赵丹都已经决定了,等到长平事了,自己一定要抽出空来,狠狠的跟这些家伙来一次秋后算账。
也正是因此,身为赵国高层之一的赵豹,对于自家国君居然要单独设宴召见一名商人的举动显得不解甚至隐隐露出了一丝不满,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了。
对于赵豹的不满,赵丹只是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赵豹府的大厅之中,果然如同赵豹所说,已经有一名商人在此等候了。
这名商人显然很懂礼数,当看到走在前面领路的赵豹之时,他就马上站了起来,在脸上堆起了一脸的恭敬笑容。
但在下一瞬间,当他看到走到赵豹之后的赵丹时,这名商人完全震惊了,整个人就是一脸的懵逼,显然根本没有想到赵丹竟然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不过很显然这商人的城府还不错,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他立刻起身离席,朝着赵丹无比恭敬的一礼。
“卫人吕不韦,见过大王!”
……
PS:公子在这个年代属于非常尊贵的称呼,春秋时期的意思是“公爵之子”,战国这个时候则用来代指诸侯国的王子。而且这个公子可以不是现任国王的儿子,前任乃至前前任国王的也行。所以赵豹可以称为公子豹,赵胜也可以称为公子胜。
第24章 赵王丹问吕不韦(一)
见礼完毕之后,三人各自落座。
赵丹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最上首,战国时代以右为尊,因此平阳君赵豹自然坐在了下首右侧,而吕不韦则坐在了下首左侧。
赵丹十分好奇的打量着吕不韦,发现这是一名身材瘦削,脸庞狭长似马,鼻子弯曲如鹰,唇上八字胡,颌下络腮胡,双眼之中精光闪烁的家伙。
任谁看到这么一个人,绝对都会第一时间把他和“精明”两个字画上等号,当然或许后面还会加上“狡诈”、“猥琐”之类的形容词。
这就是吕不韦,整个春秋战国,甚至是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中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甚至很可能没有之一。
到了战国这个时代,商业的发展已经大大加速了,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大批富商巨贾的出现,比如说魏国的白圭,赵国的郭纵、猗顿,甚至是秦国也有乌氏倮和寡妇清等人,这些无一不是“与王者埒富”,堪称富可敌国的存在。
这些家伙,或囤积居奇,或采矿冶铁,或养殖牲畜,或贩卖食盐,总之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财富也是同样的让人眼红。
但是所有的这些大富商们,他们的成就加起来,可能都比不上吕不韦的一根手指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