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胜仔细的观察了赵丹的神色一会,试探性地说道:“不知齐国能否在此事上帮助大王一二?不过大王之赵国兵锋盛极诸侯,想来亦是无需他国帮助也。”
“不不不。”赵丹大摇其头,对后胜说道:“自从前年长平之战以来,寡人接连对匈奴、河东用兵,又如何再有兵力去参与这燕国之事呢?但是燕后乃是寡人之姊妹,燕后之事寡人又无法置之不理,实在是令寡人忧心啊。”
赵丹这一副长吁短叹的模样落在后胜的眼里,立刻就让后胜眼中的光芒开始亮了,赶忙说道:“若是赵王不嫌弃,齐国尚有二十万技击之士,想来可助赵王完成此心愿。”
赵丹一听似乎非常惊喜:“此事当真?”
后胜用力点头,道:“回大王,此事的确当真!”
赵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突然从怀中掏出了一份信笺。
“后卿啊,燕后曾在此信中所言,若是有人愿助公子轲继位,则事成之后燕后当以三百里之地赠予行此义举之国。寡人觉得齐王颇有桓公之风,正是行此义举之最佳人选,不知后卿以为如何?”
后胜不敢怠慢,慌忙上前朝着接过了赵丹手中的密信,拍着胸脯作出了保证:“还请大王放心,齐国素来以仁义为天下所知,此事自当是义不容辞!”
两人相视大笑。
第337章 成长的代价
等到后胜离去之后,虞信和李伯就从大厅后方的隔间里走了出来。
李伯的脸上还带着几分明显的疑惑:“大王为何要将此事交给齐国?”
根据原先的计划,帮助燕后和公子轲夺得燕国王位这件事情应该是由庞煖率领着北方五郡的边军完成的。
赵丹笑了笑,道:“交给齐国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寡人的士兵就不会白白的因为这场赵国不会获得任何土地的战争而流血牺牲,寡人也不会因为一场几乎没有任何好处的战争而付出大笔的金钱和土地来赏赐将士们。”
李伯看上去对于这个答案还算认同,但马上又发出了疑问:“可是齐国人未必就能够击败公子安和荣蚠的部队……”
赵丹不以为意的一挥手:“如果齐国人不行的话,那么寡人再命令庞煖发兵便是。”
李伯道:“但是那可是三百里土地啊大王……”
赵丹看上去并不在意:“不过区区三百里土地罢了,终有一天,寡人要统治的将是这华夏大地的万里江山!李卿,眼光要长远一些啊。”
李伯道:“可齐国未来必将是赵国之敌人,若是让齐国凭空得了这三百里土地,岂非是让齐国又变得更加强大?”
“不,汝错了李卿。”赵丹正色道:“齐国人想要这三百里土地,除了要付出士兵的伤亡之外,还会付出另外一样事物。”
李伯问道:“敢问大王是何事物?”
赵丹答道:“齐国和燕国之间的关系必将因此而结怨数十年!”
“……”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一脸无语的李伯,赵丹忍不住再一次笑了起来。
他突然发现一点,那就是这位中尉或许对于如何考校官员的功绩,如何治理一方百姓有着足够的心得,但是对于外交方面的这些弯来绕去的东西却又显得不是那么了解。
这很不错。
于是赵丹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虞信。
虞信朝着身边仍旧有些不明所以的李伯道:“若是燕齐之间结怨,那么在日后必定会相互攻伐,如此一来的话赵国便可居中调度甚至推波助澜,对于赵国来说乃是好事一件!”
李伯道:“虞卿此言差矣,若是齐国出兵拥立公子轲,燕后和公子轲照理应当感激齐国,又怎会因此而对齐国结怨?”
虞信道:“欲要让燕后和公子轲感激齐国,前提是燕国不会割让土地给齐国。既然土地已经割让,那么双方便是两清,又有何感激可言?而且割地求位之事毕竟是很不好听的,因此一旦燕后坐稳了太后之位,必定会想办法收回这三百里土地!”
李伯道:“所以虞卿觉得,燕齐之间迟早会因为这三百里土地爆发战争?”
“正是!”
李伯摇头:“吾还是认为,与其让齐国人得了这三百里之地,倒不如吾赵国取之,反正谅那燕国也不敢将赵国如何。”
赵丹看着一脸不爽的李伯,其实是能够理解这位中尉为什么不爽的。
燕国和齐国之间的土地,正是黄河汇入渤海的最后一段平原流域,也是赵国以来一直垂涎三尺的一片土地。
如果以后世的地理观念来看,这里简直就是一片绝佳的出海口啊。
眼睁睁的将这样的土地让出去给齐国人,对于李伯来说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赵丹对着李伯正色道:“李卿,汝需要明白如今赵国之重心乃是在西方而非东方,这就是为何寡人希望燕国和齐国仇怨更加深刻一些的原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寡人发兵西方的时候相互牵制,不至于联合起来攻击寡人的邯郸!”
李伯终于被说服了。
和区区三百里地比起来,邯郸的安危无疑是更加重要的。
再说了,这三百里地又不是赵国割让给齐国的,而是燕国割让给齐国的。
能够用燕国的三百里土地让燕后和公子轲上位,并且让燕国和齐国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之内没有任何联合的可能性,赵丹觉得自己赚得太大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