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从野人到帝王_流浪星辰1【完结】(394)

  但是,当大军折向西北,渡过黄河,踏上内蒙大地的时候,智慧他们居然遇到了一个难缠的的敌手!

  匈奴!

  我的记性不太好,但是,至少,匈奴是秦汉时期出现在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那以前,商周时代,还有北戎,犬戎等,不知道为什么,匈奴出现在了北戎与犬戎之前!或许三者是同时并存,但是我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这些匈奴的主要武力是骑兵!

  难道历史确实因为蝴蝶效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不知道这对我是福是祸。

  ----------------------------------

  长期以来,龙族的对手都是步兵。

  无论是敌强我弱时的据城而守,还是我强敌弱时的强攻,我军的对手机动性都不强。就算我们没有牛骑兵,双方也在一个高度上,但是,遇到骑兵就不同了。

  骑兵,来如闪电去如风,可以用最强的力量冲击对方的薄弱点,所向披靡,龙族军队虽然很强,但是面对着这种敌人,也还是非常不适应,尤其是偷袭,往往连火药箭都没来得及点燃,对方已经到了跟前,近身厮杀,热兵器占不了什么便宜,等战况不利,对方一声唿哨就跑了,手榴弹扔过去,只是给对方送行,火枪的杀伤力虽大,但是装药麻烦,只能开一枪,骑兵速度快,体积大,虽然容易中招,可是前面的敌人也能有效的掩护后者,所以很令人头痛。

  当然,我们也有机动部队,尤其是智慧这一路,考虑到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特地配备了一千牛骑兵,但是,一方面,北方天气干燥,让水牛很不适应,所以这些水牛都有点病怏怏的样子,另一方面,水牛的耐力比较好,但是爆发力不能持久,假如持续奔跑几百米上千米,就会气喘吁吁,难以为继,所以想追上马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开始的时候,因为装备了火枪,所以匈奴人吃了点小亏,但是他们很快调整战术,化整为零,加上骑兵速度快,火枪虽然是面杀伤,但是威力不够,装药困难,因此战果不大,而冷兵器对敌,骑兵肯定比步兵占优。

  所以,智慧他们在遇到真正的骑兵后,损失惨重,几天功夫就损失了几百人,照这么下去,不到一个月,麾下部队就会消耗殆尽。

  至于对方,虽然伤亡更大些,但是他们好像并不在乎,本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比较彪悍,打起来悍不畏死,这让历代人口数量是对方几十倍几百倍的汉民族都很头痛,甚至被对方入主江山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虽然这年头气候远比现代湿润,但是南方人进入草原沙漠夹杂地带作战还是很不适应,所以智慧他们被迫后退,在有水源处安营扎寨,与对方抗衡。

  然而,就算是有营寨,对方的骚扰还是没有停止,或者几人,或十数骑,或更多,利用速度优势,在营寨前后出没,虽然智慧他们有营寨保护,但是不能不出寨啊,给养是有限的,需要就地狩猎解决一点,还有野菜与燃料,也需要出外觅取,但是,这种事情,人太多没有效率,人太少,很容易遭到袭击,等大队人马赶去支援,对方早跑了,追又追不上,只留下龙族的伤员与战死士兵,这样过了几天,双方的伤亡比反而逆转过来,龙族的损失甚至比进攻还要大!

  ---------------------------

  可以说,龙族军队自从诞生以来,从来都是以弱胜强,但是,遇到这样的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还一直缠着你,实在是让人头痛。

  当然,期间智慧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伏击战也搞过几次,晚上先派人出去潜伏,然后白天再派诱饵出去狩猎什么的,但是,这个却不能保证,对方会在潜伏地点发动袭击,而且骑兵来去如风,一发觉苗头不对,就会很快撤退,所以,很难给予毁灭性打击,而且一旦发现我方采用的战术,很快就会加倍提高警惕,成功率就更低了。

  不过,现在对方想要袭击营地也没有这么容易,两人分了工,风行主要负责攻,设置各种陷阱消灭敌人,智慧负责守,不让敌人轻易占到便宜,智慧已经将所有火枪手集中起来,三班倒,这样,一个火枪手就有三支装好药的火枪,现在打火的火枪发射快,又是面杀伤,骑兵速度再快也占不了便宜,果然这样一来,匈奴方面数次吃了大亏,也学乖了,不敢再过于靠近营地,但是龙族军队也拿对方没有办法,双方形成了胶着状态,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知道了智慧他们的情况,我也是一筹莫展,事实上,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在军事对抗中,骑兵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直到坦克出现之前,骑兵一直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他们的对手,只有骑兵,虽然步兵可以用钩镰枪绊马索之类对抗骑兵,但是对方打不过可以跑,所以,要消灭对方,只有同样装备了骑兵才行。

  当然,这里说的骑兵,是骑马的士兵,而不是我们这种骑着水牛的伪骑兵。

  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耐心乘船,回到了马鞍山。

  现在的马鞍山,与我出征时大为不同,从各个前线运来的奴隶与归顺部族,人数已经超过了原来的人口,其中,越族百越族占了四分之一,阿根送来的一百零八族奴隶,归顺的豫族与其它部族人口占百分之三十,智慧送回来的人口占四分之一,其余的就是木牛与我在湖北搜刮的人口了,加上马鞍山原来的人口大量调出,纷纷前往各地“掺沙子”(送回来的只是得到人口的一半,主要是青壮年与大孩子),所以,现在的马鞍山,其实已经与原来完全不同了,加上还没有到达的四川的奴隶,总人口超过了六十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