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星空绝症医院”因为涉及到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需要的环境非常的苛刻,所以虽然它的主体建筑可以在三个月之内完工,但是配套的道路、绿化、活动场所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完善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星空绝症医院”虽然比这些新工厂开建的时间要早,但是却要比它们后开门营业。
这些新建设的工厂和建筑之中,除了“星空绝症医院”是固定在“星空之城”规划好的医疗卫生区域,不能移动之外,其它的工厂都是建设在可以自由拆卸的活动海上平台上面,它们会随着“星空之城”建设进度的进展而逐渐的向外推移。等到这些工厂全部搬离之后,这个区域就只会剩下“星空绝症医院”和其他的一些和医疗卫生相关的建筑而已,到时候这里也会变得非常的漂亮和干净,适合修身养xìng,变成病人疗养身体的天堂。
“星空物流公司”也一改之前主要从事面对全世界物流业务的方向,开始将自己的主要运输能力用在了为“星空之城”输送物质上面。一时间,由“星空物流公司”控制的大量的远洋货轮、货运火车、载重汽车、运输飞机,都开足了马力,将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物资运回香港,然后运用在“星空之城”上面。
至此,刘辉在两年前就开始布局的两个看似和星空集团的主流业务没有任何关系的“星空物流公司”和“星空建筑公司”终于揭开了他们的真面目,他们根本就是刘辉为了修建“星空之城”而特意准备的。两个公司中,一个作为修建队伍,另外一个作为运输队伍。
因为“星空之城”的建设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所以就算刘辉已经有了多达十五万人的熟练建筑个人,但是这些人在庞大的“星空之城”面前还是显得略有不足,一时间“星空之城”的建设队伍上面出现了人员的短缺。刘辉虽然在继续扩充着自己建筑公司队伍的数量,但是这些新组建的队伍的磨合却需要一个时间,所有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于是刘辉开始从自己的盟友李家那里借调他们旗下的建筑队伍,这些李家的建筑队伍分到了“星空之城”上面大量的建设任务。因为这些建设任务量非常的巨大,所以李家可以在这个建筑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而这个建筑工程的工期非常的长。这个时候的李家才终于体会到了刘辉之前所说的可以满足他们李家平稳发展二十年的真正意思了。
在“星空之城”开始大规模动工之后,需要的各种物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星空物流公司”马上就体现出了自己的运输能力不足的缺点来。虽然它已经发展了两年的时间,期间兼并了很多的物流公司,但是在面对这么庞大的运输计划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刘辉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能一边在全世界购买远洋货轮,一边联系世界上的大型运输公司帮助自己运输货物。正好在这个时候,国内的罗家找上门来,他们(毛)遂自荐的向刘辉推荐着自己刚刚组建的“罗氏远洋运输公司”来。
罗家在发现了刘辉的“星空之城”开始大量开工建设之后,他们马上就从这里面嗅到了商机。于是他们提前整合了国内的一些中小型的专门从事远洋运输的船运公司,将他们手里的船舶集中起来,从而组建了一个超大型的远洋运输公司。然后他们就带着这个运输公司找上门来,希望能够获得“星空集团”的运输订单。
刘辉现在正是缺乏运力的时候,而且鉴于罗家还是是自己的政治盟友,他们之前也帮助自己解决过几次危机,于是刘辉就将一部分的远洋运输业务交到了他们的手里。这样不但可以为罗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进一步巩固了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更是大大的缓解了“星空物流公司”现在遇见的运输难题。
不过现在运输上面出现的短板也给刘辉提了个醒,他知道如果按照现在“星空之城”的建设规模进行下去的话,自己东拉西扯的还勉强可以保证所需物质的运输量。但是如果“星空之城”进入真正的建设高峰期的话,那么现有的运输能力就不能满足建设的的需求了,看来自己应该想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解决这个海上运输难题了。
星空之城的建设逐渐进入(高)(潮),而星空集团在赚钱上面也丝毫没有停下他们的步伐。上一个月的“星空减肥灵”在市场上面大获成功,现在还在继续热销,这个产品的减肥效果相当的好,深受那些肥胖患者的欢迎。
“星空减肥灵”和之前上市的“保温冰爽丝袜(内ù)”全部都是放在星空集团自己开设的专卖店里面进行销售的,这样可以保证让星空集团获得足够的利益,但是因为星空专卖店的布局太少,全世界现在也只有三千家星空专卖店而已,所以根本就无法覆盖全世界的市场,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没有能够得到满足,从而使得那些消费者对星空集团有了一些怨言。
刘辉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马上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专卖店策略来,结果发现他又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又在开始自己吃独食了,用一个成语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刘辉有些贪得无厌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位面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