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盗墓史_王子今【完结】(98)

  以上的一切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被文物部门保护的珍贵古墓正在一座又一座地被盗掘,盗墓手段日益专业化,无数珍贵文物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从这个意义可以说,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在被盗、流失,并且愈演愈烈。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面对这种境况,不能不担心,也不得不叹息。

  ------------

  附录1:形形色色的盗墓人

  ------------

  中国的盗墓之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使得形形色色的人,都加入到盗墓者行列中。从封建帝王到普通平民,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从管理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至肩负守墓职责的守墓人,无一不在中国盗墓史上充当角色,演出了一幕幕盗墓的丑剧。

  古来王侯多盗墓

  自古以来,王侯就是身份地位和荣华富贵的代名词。因此不难想像,王侯公子去盗墓,很少有为了钱财的,毕竟,财钱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多了。他们挖掘陵墓,大部分是为了泄私愤,小部分是满足私欲。

  军将也做盗墓人

  我国古代较大规模的盗掘陵墓,大都发生在战乱时期,盗墓的主使或指挥者,主要是那些军事统帅和将领。前面所介绍的从事过盗墓活动的帝王,如项羽、曹操等等,事实上也都是军事统帅。所以历史上大规模的盗墓活动,主要都是由军事统帅或将领策动的。古代的伍子胥、董卓、温韬,近代的张宗昌、孙殿英、党玉琨是较有名气的代表。

  如前所述,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的盗墓大都发生在战乱时期,因此,一些农民起义中发生大规模的盗掘陵墓也就很正常了。所不同的是,农民起义中的盗掘陵墓的对象,主要是封建皇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藐视封建皇权,与封建统治集团势不两立的革命精神。

  地方官监守自盗

  中国古代法律视盗墓为严重的犯罪行为,因此,防止盗墓行为、纠举和制裁盗墓者自然也是地方官的职责。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官与盗墓贼沆瀣一气,不仅纵容盗墓贼,还与他们坐地分赃,有的干脆监守自盗,亲手干起了盗墓的勾当,可谓是古代官场之中诸多怪现象之一了。

  蚂蚁一样的民间盗墓贼

  虽说每朝每代也许都有王侯盗墓、将军掘冢或是地方官监守自盗,但是中国盗墓史上数量最多、最为普遍的仍是民间盗墓。民间盗墓者数量庞大而且活动隐秘,因此历史上鲜有记载。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的盗墓活动仍是民间盗墓者所为。

  总体来说,民间盗墓虽然多如牛毛,民间盗墓者的身份更是五花八门,但是因其目的明确,规模较小,因此对陵墓的损害并不是很大。

  名称 朝代 盗墓者 盗墓时间

  商汤冢 商 张恩 北魏

  比干墓 商 李朝儒 北宋

  周幽王墓 周 刘去 西汉

  晋灵公墓 春秋 刘去 西汉

  楚平王墓 春秋 伍子胥 春秋

  阖闾墓 春秋春秋

  管仲墓 春秋晋

  齐桓公墓 春秋春秋

  齐景公墓 春秋晋

  赵简子墓 春秋 石虎 晋

  魏襄王墓 战国晋

  秦始皇陵 秦 项羽 秦末

  名称 朝代 盗墓者 盗墓时间

  西汉诸皇陵 西汉 赤眉军 西汉末

  吴芮墓 西汉 孙权 三国

  梁孝王墓 西汉 曹操 三国

  东汉诸皇陵 东汉 董卓 东汉末

  孙策墓 三国

  刘表墓 三国晋

  刘备墓 三国唐

  鲁肃墓 三国 王伯阳

  谢安墓 东晋 陈叔宝 后陈

  唐诸皇陵 唐 温韬 五代

  陈武帝墓 陈 王颁 隋

  南唐二陵 后唐现代

  北宋诸皇陵 北宋 刘豫 金

  南宋诸皇陵 南宋 杨琏真枷 元

  康熙景陵 清 王绍义 民国

  乾隆裕陵 清 孙殿英 民国

  同治惠陵 清 王绍义 民国

  慈喜定东陵 清 孙殿英 民国

  光绪崇陵 清民国

  ------------

  后记:墓葬制度的演变(1)

  ------------

  上古时代,人们尚无灵魂观念,再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死后不埋不葬,通常情况下,都是弄到野外让野兽吃掉,也就是所谓的天葬,故《孟子·滕文公上》说:“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的灵魂观念也随之产生,于是出现了最初的墓葬,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商朝之葬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了商代,商人信奉鬼神,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墓葬有了较大的发展。墓道、墓室、椁室和地面建筑都已出现。在墓地制度上,也出现了严格的阶级和等级区别。王墓区、贵族家族墓地、一般氏族组织墓地、平民墓地各自分开。

  商王的墓有“亚”字形和“中”字形两种,都规模宏大。如安阳侯家庄最大的“亚”字形墓葬,深度15米以上,墓室面积330平方米,加上四面的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商王和各级贵族墓室用木棺椁,随葬品丰富而精美,有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器、骨角器等,并大量使用人和牲畜殉葬。而当时的平民墓只有3~4平方米,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