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宝迷踪之争:大漠伏龙_乔峰【完结】(390)

  三个放牧人喊了几声,李志远都没有反应,三个人看着李志远有些可怜,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李志远同他们一起住一晚。

  那个较长的牧羊人策马上前,朗声说:“这位兄弟,天色已晚,再说你身上还有伤,今晚就和我们一起过一夜吧。”

  李志远这才回过神来,他随口道:“也好!”然后突然问道:“那么,共产党好吗?”

  三个放牧人不禁一怔,那个最小的放牧人十分的机灵,他马上回答道:“当然好啦!”然后用有些生硬的汉语唱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呼儿咳呀,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咳呀,哪里人民得解放。”

  李志远淡淡地道:“小兄弟,不用害怕。我不是什么告发人,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是谁嘴巴说说,就能将坏的说成好的啦。”

  那个最小的放牧人说:“我说的是实话。”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斟酌了一下说:“确实如此。我们老百姓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睡就心满意足啦。解放这几年来,我只知道我的生活比起以前好多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睡,多少还有些剩,而且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贵族来欺负我们啦,我们也有了说话的权利,那个新名词叫什么来着,噢,对了,叫做民主自由的权利。如果以后还是这样,我想共产党那是真正地为人民。”

  李志远“噢”了一声道:“这样啊。”心想:“看来共产党确实厉害,知道获取民心的根本是什么,这一点国民党远远不及。”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不知道李志远究竟是什么人,并且感觉到李志远不是很相信,就说:“眼见为实!这位朋友,你完全可以到处走走,看看,就可以确定我说的话是真是假啦。”

  李志远说:“嗯,我会的。那么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说:“芳草湖地区的东南边缘。”

  李志远自言自语地说:“芳草湖?那么不是离着昌吉挺近啦。”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笑道:“你想去昌吉啊,好极!我们正准备回那里呢。”

  二、陌生的世界(5)

  两天后,李志远到了昌吉,此时他已换了一身回族人常见的服装,甚至头上也戴上了一顶白色回族小帽。

  在郊区和三个放牧人分手时,李志远对那三个放牧人说:“这两天来,你们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我实在是无以为报。现在到了昌吉,对我来说,这匹马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啦,我就将它送给你们吧。”

  那三个放牧人又惊又喜,因为这两天来,李志远并不和他们说什么,只有默默地帮他们做一些放牧的事,然后就是心事重重的想着心事,既不说他自己的事,也不问他们的事,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李志远是什么人。

  考虑再三,那个较长的放牧人说:“这匹实在是太贵了,我们实在不敢收。再说,帮助别人是我们穆斯林的使命。”

  李志远想了一下说:“那么这样吧,这马就由你们暂时替我保管吧,过一段时间我会派人来取的。”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有些疑惑,他迟疑了一下问道:“可是你的记忆?”

  李志远笑道:“既然到了家,哪里还有什么想不起的呢?你放心吧,我全都记起啦。”

  那个较长的放牧人说:“那么好吧,你随时可以派人到马大胡子牧场来取,从这里向西越过前面那座高坡,向前三里路就到了,再不知道的话,你只要随便找个人问一下,就可以知道牧场在哪里啦。”

  李志远不觉向三人的下巴望去,那个较长的放牧人笑道:“我们可没有什么大胡子,要看大胡子那可得找我爷爷。”

  李志远不禁也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向着镇里走去。

  昌吉自以来就是一座重镇,这众所周知,但说起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乡,这只怕没几个人知道啦。相传很早以前西域有个劫国(今新疆昌吉县北),劫王叫庄严。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后来南迁到遂宁定居,建立城邦国,劫王改名妙庄。遂宁便是妙庄王建在涪江边的城垣妙庄王先后养育了三个女儿,长女名妙书,次女名妙音,三女名妙善。她们便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观音三姊妹。妙善的出生十分传奇,其母在怀孕之初就有金莲盛开、明珠投怀之吉兆;妙善降生时又有珍禽齐鸣,鲜花盛开,异香扑鼻之喜庆;妙善的修行更是充满传奇色彩,传说妙善公主从小便吃素念佛,乐善好施,一日在灵泉山“忽见释迦牟尼佛,遂潜心修行”,“克服重重魔障,终成观音菩萨。”

  李志远在街道上徐徐走着,除了古老的清真寺还依稀不变外,往昔的街道已变得是那么的陌生。

  李志远站在一个十字街口,茫然地四下张望,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向何处,所有的人,所有的街道在他的面前晃动着、旋转着,直到一个小巴朗(小孩子)跑着撞到他身上时,他才清醒过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