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想不通这个地方竟会有人来,而且是德国人,更加奇特的是他们竟然是坐着木筏从地下的河水中而来。如果每一条木筏最少坐两个人的话,也就是说至少有4个德国人来到了这里,除去上面死的那个外,那么还有3个人呢?他们去了哪里或者说他们死在了哪里。李志远之所以这样想,这是因为从上面的尸骨来判断,至少死了有几年,5年还是10年?一时很难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冲着那6车国宝来的,而且他们是一去没有再回头,否则也不会留下这两只木筏啦。
李志远突然想起了什么,他马上返回到桥面,又在死人的骨头里找了一下,果然他找到了一个小小的铁牌子,上面用德文写着“哲科”。李志远知道只有士兵的身上才会有这种铁牌,再联想到所见的武器,可以确切地说有一小队德国士兵曾来到了这里,他们必定带着某种特别的使命来到了这里。
那么他们是来寻找宝藏的吗?是什么宝藏这么吸引人呢?李志远心中隐隐地感觉到,事情可能并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五、迷失的世界(2)
李志远再一次回到木筏,他检查了一下,发现木筏之所以能够稳稳地停在桥边那么多年,除了这里的水流可能一直很安静外,德国人所用的绳子也特别牢固外,而且还用长长的铁链将一个铁锚沉在水里。那木筏也不知是用的是什么木做的,上面涂了一些好像防水的材料,泡在水里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一点被腐蚀的迹象。
李志远费了很大的气力,花了约半个钟头的时间才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放着六件相同的行囊,李志远拿出一个检查了一下,里面是一整套的野外生存装备,跟李志远以前在德国接受特别训练时的野外生存装备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区别,按照标准,至少可以在野外支持上15天,只是里面多了一套国民党士兵服和一件特制手电筒及6节电池罢了。
李志远不禁一怔,心想:“这些德国人竟还想到要冒充中国军人,那么他们的行动看来是带有一定的军事或政治目的,并且不愿任何人知道的。嗯,这件事是越来越有趣啦,无论如何,我都要搞个明白才行。不管如何,这里怎么说也是中国的土地,怎么能够任由德国人,苏联人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自己如果不幸,没有机会去赶走日本鬼子,那么在这里,他一样可以捍卫国家的尊严,只要活着一天,他就绝不允许那么外国侵略者在这里乱来。”
李志远没有去看别的箱子,他认为里面装的应该都差不多。本来李志远在没看到那套国民党士兵服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可以利用那些工具,至少可以重新回到摔下来时的那个地方,但是现在他改变了主意,虽说他只是孤单的一个人,但是他已有了充足的食物和武器,更重要的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军人,所以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那些德国人,找到伊万上尉和马化藤他们,如果他们活着,消灭他们!如果他们死了,就埋葬他们。
李志远在饱餐了一顿后,在河水里洗干净了身体,然后重新换上了一套国民党士兵服。
按照手电筒上的简单提示,手电筒可装三节电池,连续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所以李志远在他的行囊里加上了一支备用手电筒和24节电池,每一个电池都沉甸甸的,似乎里面注满了液体。
李志远背上沉重的行囊,口袋里装满了弹夹,然后在手电筒的照亮下,走向那个看起来比较高些的山体,因为他想,这样会离着地面更近些。
上了二十多个石阶后,因为左边的台阶的方向向上,李志远便向左手转去。
为了节约电,李志远将手电筒的亮灯调至最低,同时也最快的速度向上攀登着。沉重的行囊将李志远的腰都压低了,而且他发现自己的体力明显不及当年啦。
李志远自嘲地叹了口气:“唉!老了!岁月不饶人啊!”
除了处于黑暗中外,李志远觉得和平时爬山并没有什么区别,石阶的左侧是深不可测的深沟,李志远之所以用了“深不可测”这个词来形容,这是因为从手电筒所发出的光来看,李志远根本不能判断出下面有多深,而石阶的右边是最低也有十几米高的山体。
向上走了十多分钟后,石阶没有了,眼前出现了一条沙石路,仅有半米宽,靠深沟的一侧出现了护栏,每隔七八米就有一个石柱,石柱间用铁链条连接着,但是大部分地方,不是石柱断裂,就是铁链条没有啦。走在上面,风骤然变得猛烈起来,一阵一阵地,如果不是背了那么重的行囊,李志远怀疑自己随时会被吹下深沟去。
李志远不禁想起秦岭的栈道,古人为了解决崇山峻岭里的交通问题,尤其像秦岭这样的天然屏障而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桩,最后铺上木板而成的供行人和车辆通行的“专用”道路。为了保障安全,在栈道靠河身一侧及拐弯处,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不慎坠入河中。为了防止崖壁上土石下坠砸伤来往人畜,还在有些地方的栈道上加盖顶棚。
这里的情景就和那些修在崇山峻岭里的栈道一样,十分的险恶,不过有一点好处,因为看不见下面有多高有多深,反而心理上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在连续转了几道弯后,走了可能有三四个小时后,李志远发现栈道越来越窄,必须身子紧贴着石壁才能通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