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钱志站在能源炉前,久久没有动作。陪钱志一同前来的柳月又忍不住出言讽刺:“就是激动你也找个地方啊,现在不是想事情的时候!说吧,我们要拿它怎么办?”
“不,我不是在激动。我是在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东西怎么会没有变大呢?没有道理啊!除了这次我控制了传送方向和位置以外,和上次51区的爆炸可以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原因让它在同样的物理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呢?”
“你的理论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是吧?”柳月听了钱志的话之后,突然反问钱志。
“是的,我有些地方还算不出来。”
“那你站在这里就能想明白了吗?它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只有你的理论可以解释吗?现在既然你的理论需要它来帮助你完善,那你就去做你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你站在这里想又有什么用?”
钱志猛的转过头来看着柳月,看的柳月有些不自在了。“你看着我干什么?”
“我在想,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聪明了!刚才你的话竟然这么有道理!”
“你是想说我以前很苯是吧?”柳月轻松的说出前面的话之后就爆发了,“混蛋!你知道我说的有道理还站在那里想什么?”
钱志把柳月气了个半死,自己呵呵笑着走到能源炉开始拆起来。
“这个东西其实手工拆也很简单,不过要想装起来就比较难了。你看,这些地方都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按顺序来就可以简单的卸下。……”钱志一边拆一边对柳月解释着能源炉的各个部分的拆卸方式。柳月则在一边津津有味的看着,虽然她并没有听懂钱志所说的,但看钱志熟练的拆开要用机械手才能装上的能源炉,的确是一种享受。能源炉外很快就堆了一堆零件,看了看零件的数量,钱志停下手里的动作。
“这些一次应该可以运回去,先放在你家吧。”
“恩,没问题。”
一切似乎都按照钱志的计划进行着,可是前一天的晚上,就在钱志他们决定要去庆祝胜利的时候,北京飞机场出现了一个黑人。北京飞机场每天都会出现成百上千的黑人,但与本书有联系却只有这一个。他就是肯尼亚的上校,现任肯尼亚特别行动组组长的卡耳•莫伊。
在经过反复的研究之后,卡耳发现在所有的科学家只中这个叫“柳山”的曾经和能源炉单独在一起,而且还曾经在爆炸的前一天拖延过离开实验室的时间,再加上他所谓的中国功夫——这三点让卡耳相信,即使大爆炸不是这个柳山做的,也和他有密切的关系。按照卡耳的原意是由肯尼亚政府的特工秘密将这个并非什么大人物的家伙弄回肯尼亚,再仔细询问。但是肯尼亚的军队上层却受到美国人的说法影响——他们认为钱志如果不是外星人,那就是和外星人之间有联系。他们并不希望与外星人敌对,所以他们要求卡耳先调查清楚这个叫“柳山”的家伙的底细,再决定是与他合作还是把他干掉。于是卡耳就接受了调查“柳山”这个任务而来到中国。
他走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从身后开来。车上的人对他作了一个手势之后打开了车门。卡耳上了车,往车座上一躺,用英语说道:“是肯尼吗?”
车上的人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驾驶,把车开到了一个车库内之后示意卡耳下车。卡耳满意的看了那人一眼,缓缓的说:“很好,那么你就是派来接应我的人是吗?”
“是的。”那人回答的很简短。他递给卡耳一个牛皮纸袋,接着说:“这是你的签证和居住地点。拿好,我走了。”卡耳目送着那人坐上汽车远去,这才打开纸袋。里面有各种证件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西帆宾馆214房——这就是他在中国完成任务期间的住处了。
好!明天就先去那个报社看看吧。卡耳想着。
第十九章
更新时间2003-10-11 20:10:00 字数:3149
柳山,男,26岁。出生地点不明。最初在美国出现,声称自己是偷渡而被遣返回国,之后辗转来到北京,不知何时与《京城日报》记者柳月相识。在柳月帮助下在《京城日报》谋得保安工作,曾因与歹徒搏斗而负伤。又由于柳月的要求,调到报社担任见习记者。卡耳把手里的资料扔在桌上。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和那个人本人接触——这是卡耳的一贯想法。他既然接到了调查“柳山”的任务,那他就要和这个“柳山”面对面的坐下来谈一谈。抱着这样的态度,卡耳在他到中国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来到了《京城日报》的崇文区分社。
“我想见贵社的柳山先生。”卡耳坐在主编室里,很有礼貌的对张军说着。
“今天是星期六,柳山今天休息。您到报社来找他恐怕是找错了地方。”张军的回答并不友好。张军多年在报社工作,接触过社会上的各式人物,长期的经验给了他一种直觉。现在他的直觉告诉他,对面坐着的这个黑人并不像他说话的语气那么友善。
“是吗?那贵社的著名记者柳月小姐我有没有见一面的荣幸呢?”卡耳听到不礼貌的回答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礼貌的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