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能量吗?柳月看了站在一旁,一直沉默的钱志一眼,站了起来说:“谢谢你提供给我这些材料,我该走了,再见。”
“我还有事,就不送了,你们慢走。”
出了工厂的大门,一直没说话的钱志突然对柳月说:“你现在知道当初我为什么不干干脆脆的毁掉51区,却要绕一个大圈子了?”
柳月点点头,没有说话。她还能说什么呢?赵科黯然神伤的表情已经说明了所有的问题。钱志从口袋里拿出记录了地址的纸,扫了一眼说:“走吧,下一个地点是新江机械制造厂。”
新江机械制造厂和柳月去的第一家工厂几乎一样,它本身和“超微子说”也没什么关系,只不过它是由一个研究所开办的。开办这家工厂的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国家对他们的补贴不足以供应消耗巨大的超微子实验,他们只好用这个办法解决。
新江制造厂的负责人对柳月的参观要求同样十分配合,而且他还亲自带领柳月和柳山参观他们的工厂,这让柳月十分满意。不过柳月到这个工厂来的两个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他们工厂主要经营的是机械制造。虽然偶尔也代别人装配机械,可是一般他们只收大批量的装配定单,像装配一台两台机器这种事让他们厂做起来费用高的惊人,柳月和钱志根本负担不起。两人只好在装模做样一番之后,向负责人告辞。
他们离开新江制造厂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饥饿的两人随便找了一家快餐店买了两盒快餐,到附近的公园里找了一条长凳,坐下吃起来。平时吃惯了食堂的钱志还没什么,总是自己做饭的柳月吃着加了无数花椒的快餐就抱怨起来:“唉,也不知道北京那些作快餐的人是怎么想的,一盒饭里放这么多花椒,还叫人怎么吃啊!”
“你就别抱怨了,只不过一顿饭而已。想想我,天天在食堂里吃的还不都是这玩意儿(其实这是我的心声——作者)。”
“是吗?真惨。”.
“知道就别抱怨了,吃饭吧。一会还要开工。”
“可是这东西我实在吃不下。哎,你也是,下次到我家来,我请你吃饭。”
“那太好了。嘿嘿,说真的,离开你家那么久还真的挺怀念你的手艺呢。对了,上次在林梅家里她也是自己做饭,我还真是搞不懂,为什么你们女人都喜欢自己做饭吃呢?”
“我只是因为吃不惯食堂里那些垃圾才自己做饭,至于林梅我就不知道了。还有,你看问题不要以偏盖全好不好?什么叫都喜欢自己做饭吃?”
看到柳月摆出一副要教训人的姿势,钱志赶紧转移话题:“对了,说道林梅我还真有点担心。今天我们两个都跑出来了,卡耳肯定是找不找我们,不知道他会不会又去为难林梅。他现在好像把林梅当成了爆炸的主使人,我觉得卡耳现在就像是一颗能走路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我或者林梅身边爆炸。”
面对钱志的担心,柳月沉吟了一会说:“恩,这的确是个问题。要是林梅把51区的事情泄露给卡耳知道,不但是你,恐怕连我都得遭殃。不然的话这样吧,卡耳怎么着也算个名人,我在报社里找几个喜欢名人花边新闻的兄弟盯着他。你看怎么样?”
“真是好主意!你以前怎么没提过这个建议呢?要是早点让人盯着卡耳,我们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钱志一脸惋惜。
“以前谁知道那家伙这么阴险,当然不会找人盯他啦!”
“你什么时候能让他们开始盯着卡耳呢?”
“马上就可以,只要我打个电话。这叫给他们提供新闻素材!你懂不懂啊。”柳月说着就拿出手机拨了报社电话总机的号码。
第二十四章
更新时间2003-11-8 13:10:00 字数:3206
柳月找到了专门搞花边新闻的记者,柳月就说她收到消息肯尼亚来的卡耳肯定要出大新闻。她对这种东西没兴趣,但是有题材不用又太浪费,干脆就把肯尼亚来的卡耳让给他们盯好了。那边的记者一听是现在报社的红人拜托他,而且还只是顺水人情,当然忙不迭答应下来,而且立刻就派了两个人轮班盯梢。钱志就坐在柳月身边,电话里听的很清楚。这下他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不少。他也是见识过这些专搞花边新闻的记者的。当年他刚刚提出“超微子说”的时候就被这种人盯上过。那真是甩也甩不掉,逃也逃不脱,这些人就像是闻着了香味的蜜蜂一样紧紧的盯着不放,最后他还是收到里特的邀请进51区工作才脱离了那些记者的魔爪。当时那种不胜其扰的感觉钱志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他相信卡耳在这种严密的监视下绝对玩不出什么花样。
放下心来的钱志心情大好,他催促着柳月吃完了盒饭。然后又拉着柳月上了公车。他们的下一站是几个工厂中唯一一个与“超微子说”有直接联系的。这个工厂采用了一种现在仍在实验阶段的技术:超微子测量。这项技术的主要用途在于提高加工精度。它可以让孔和轴之间的配合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唯一的缺点是经济。这项技术的使用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用这项技术制造的产品比同类产品的价格要高出60%-70%。不过凭借着它无与伦比的高精度,这家工厂仍然接到了不少定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