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小闲人_南希北庆【完结】(1334)

  王德俭激动道:“舅舅,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许敬宗忙道:“什么好消息?”

  王德俭将李义府的事告诉了许敬宗。

  许敬宗听后,一脸困惑,道:“这与我有何关系?”

  王德俭道:“舅舅,论身份,论地位,论名望,李义府皆是远不如舅舅,如今他要拼了性命去支持武昭仪,倘若他成功了,那就证明太尉还是非常忌惮的陛下的,舅舅何不见机行事?”

  许敬宗听得面泛愁色。

  王德俭继续劝说道:“舅舅,你如今已经得罪了太尉,想要缓和是很难的了,倘若此事让太尉平定下来,太尉一定会来找你算账的,如今有李义府冲锋陷阵,你还怕什么,不瞒舅舅,我反正是打算好了,如果李义府没有被贬,那我也上奏支持武昭仪为后。”

  许敬宗惊讶的看了王德俭,这王德俭向来非常谨慎,竟然说出这种话来。

  王德俭继续道:“舅舅,太尉在上面,咱们一辈子都别想出头,如今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许敬宗想想也是,那崔义玄与自己年纪差不都,就因为一道奏章当上了御史大夫,点头道:“好!就依你所言。”

  ……

  李义府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下午就将奏章写好,一直揣在怀里,守了半夜,终于让他等到一个机会,将奏章给李治递了上去。

  李治当时正陪着武媚娘这个孕妇坐在寝宫里面聊天,突然张德胜拿着一份奏章上来,说李义府上了一道急奏。

  “李义府?”李治皱眉下你想了想,突然一怔,自言自语道:“这里李义府不是马上就要调去壁州当司马了吗,怎么这时候上了一道奏章来。”

  虽然是长孙无忌那边的意思,但肯定是李治下得命令,好歹也是一个正五品上的大臣,又是中书舍人,平时要帮皇帝起草诏令的,李治也认识李义府,不可能长孙无忌一句话,就将李义府给弄走,必须还得皇帝批示。

  其实朝中文武大臣这么多人,皇帝哪里个个都认识,皇帝的任免权其实只局限三四品以上的官员,经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四品已下的任免大权,基本上是在吏部手里,因为吏部负责考核,通常来讲,吏部的建议,举荐或者调迁,皇帝通常不会细问,直接批阅,除非是认识的,可能会问上一两句。

  李治都快将李义府给忘记了,都没有怎么注意就是批示了,如果谁要任免韩艺的话,那他非得弄死你,带着一颗疑惑的心,打开奏章一看,不禁一怔,来来回回看了几遍,但随后就皱了皱眉头,并未像当时收到崔义玄那道奏章一样,兴奋的鞋都不穿,就跑去告诉武媚娘了。

  一旁的武媚娘见罢,好奇道:“陛下,出什么事呢?”

  李治将奏章递给武媚娘。

  武媚娘也是很疑惑的接过奏章一看,眼中光芒就如爆炸一般四射开来,双手微微颤抖着,但也就是瞬间的事,很快她就面如止水,带着一丝期待道:“陛下,你如何看?”

  李治有些犹豫道:“前面韩瑗上奏,请求朕将李义府调去壁州当司马,朕已经批准了。”

  韩瑗可是长孙无忌堂妹夫,同属一个集团,他的意思,估计也就是长孙无忌的意思,只是这些小事,犯不着长孙无忌亲自开口。

  武媚娘眸子一动,道:“陛下何不召韩艺来问问。”

  李治一番思考过后,嗯了一声,朝着外面道:“立刻宣韩艺入宫议事。”

  此时韩艺都已经睡下了,被张德胜这个太监给叫了起来,急急忙忙跟着张德胜入宫。

  韩艺没有去两仪殿,而是来到书房,里面坐在二人,正是李治和武媚娘。

  韩艺见武媚娘也在,大概猜到是什么事了。

  李治就将李义府的这一道奏章给了韩艺看。

  韩艺打开奏章一看,故作惊喜道:“陛下,这是好事啊!”

  李治犹豫道:“前日韩侍中曾上奏,弹劾李义府品行不正,好搬弄是非,与同僚不睦,建议将他调往壁州做司马,朕当时已经批准了。”

第638章 投名状

  相比起崔义玄而言,这一回李治显得非常慎重的多,主要是前面韩瑗才建议调李义府去壁州,他也答应了,而且他知道这肯定是长孙无忌的意思,如今再反悔的话,那就是直接驳回了长孙无忌的建议,这其实倒也无所谓,反正现在两边在拉锯战,碰撞是难免的。关键在于那崔义玄是出身清河崔氏,而且又立下大功,威望高,对于李治而言,这是一个强援,他必须得留住,而李义府出身寒门,在朝中没有半点势力,为了他去直面驳回长孙无忌的建议,这是否划算。

  说来说去,就是李义府是否有这个价值。

  这是李治考虑的问题。

  韩艺心里清楚的很,道:“陛下,微臣认为,李义府是非留不可。”

  李治听他说的恁地肯定,好奇道:“为何?”

  韩艺道:“陛下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治愣了愣,没有做声。

  太尉是皇帝的敌人吗?

  谁人敢说!

  韩艺忙道:“微臣失言,还请陛下恕罪。”

  李治哪里不明白,这家伙是故意的,装作别没有听见,道:“你继续说下去。”

  “遵命!”

  韩艺一抱拳,道:“陛下,李义府这一道奏章,令微臣想到了另一条路。崔大夫毕竟还有崔氏在后面,对他有所限制,他心中始终有些顾虑,但是李义府不同,李义府出身寒门,他不需要顾忌什么,而且朝中肯定还有许多像李义府这样的人,这些人皆是出身寒门,其中不乏有才之士,但却受尽打压,不得重要,陛下若能借用李义府,将这些人招揽过来,集中起来,这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