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道:“陛下,王、萧二人本就是戴罪之身,因陛下仁慈,才苟活于世上,如今还不知悔改,竟然纵火烧皇宫,万一火势没有扑灭,那可如何是好,连陛下都会置身于危险之中,她们有没有想过后果,臣妾认为应该要罪加一等。而且,她们偏偏选在昨日,摆明是想让陛下和臣妾难堪,她们可曾考虑陛下会因此受到多大的伤害?如今大臣们私下已经是议论纷纷,所以此事决不能姑息,必须严查。”
语气非常坚决,武媚娘在这一刻,表现的非常强势,都不给李治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她说的非常有道理,这事已经发生了,你要再来忏悔,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那只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必须用强权将此事压下来,不能让这事扩散。怎么压,当然是以罪论处,这样的话,谁敢乱说,就直接逮捕。
李治听得小抽一口冷气,他方才伤心过度,并未想到此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管怎么样,权力对于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没有权力的皇帝,那也不如当一个逍遥的亲王,如今这一切也是他费劲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相比起起来,王、萧二人就不值一提了,权衡再三,道:“你是皇后,此又是后庭之事,而且朕身体有些不适,就交由你去处理吧。”
武媚娘行礼道:“臣妾遵命。”
这种事李治真是不便出面,这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作为皇帝要表现的仁义为怀,踩两脚的事,当然是交给武媚娘去干,他也下不了这脚,这不叫虚伪、无情,这只是政治。
武媚娘就无所谓了,她恨王皇后要命,二人本就是天敌,大臣们都知道,如今这一把火令她如此难堪,她要报复,那也在情理之中。
这武媚娘走后,李治又将张德胜叫了进来,问道:“大臣们可都回去呢?”
张德胜道:“回禀陛下,大臣们如今正在太极宫的偏殿休息。”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都没有发话,谁敢先回去。
李治道:“让他们回去吧。”
“遵命!”
“等下。”
“陛下,还有其他的吩咐吗?”
“叫韩艺过来一趟。”
“是。”
张德胜跑去太极殿时,正好见到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韩艺从屋内走了出来,在前面带路的正是武媚娘身边的太监,心想,这新皇后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忙上前跟那太监嘀咕了几句,那当然是以皇帝的旨意为重,又朝着韩艺道:“特派使,陛下召你前去。”
韩艺一脸疲倦点点头,然后就跟着张德胜离开了。
韩艺跟着张德胜来到两仪殿内,只见李治半躺半坐在卧榻上,上前行了一礼。
“免了吧!坐吧!”
李治一脸疲惫,指了下边上的座位,又让张德胜去门外待着。
韩艺坐了下来,一看李治这神情,心知自己此番前来,估计是来当心理医生的。
等到张德胜走后,李治叹了口气,满面愧疚之色,道:“韩艺,在朝中大臣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有些话朕也只能跟你说,其实——其实看到她们二人落得如此下场,朕心里也是非常内疚的,这也非朕心中所愿啊。”
韩艺听得心里也觉内疚,这可是他一手策划的,道:“陛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陛下此时的心情,微臣心里也明白,这是在所难免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微臣认为陛下并没有做错什么,王氏和萧氏落得如此下场,这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难道她们自身就没有原因吗?陛下贵为天子,本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岂能只顾儿女私情,当初立武昭仪为后,乃是大势所趋,不是谁可以阻挡得了,陛下应该坚定的想法,不应该有所动摇。”
李治点点头,道:“皇后也是这般说的。”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朕担心朝中会因此变得人心惶惶。”
韩艺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微臣认为随着王氏和萧氏的离开,此事应该要翻篇了,再闹下去,只会加剧朝中的分裂,于江山社稷不利。陛下应该赶紧振作起来,让朝堂恢复以往的团结,众志成城,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这样大家也很快会忘记此事,而且,微臣始终相信陛下将会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强盛,开创一个前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来。”
这心理学家讲的话,就是不同一些。
李治听得只觉内心澎湃,突然想起来,如今他已经掌权了,该是一展身手的时候,在大唐的功绩簿上写上属于自己的恢宏一笔,怎么受儿女私情所羁绊,这可是他期望已久的,一下子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可又略显忐忑地问道:“你认为朕可以做到吗?”
他虽有雄心壮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信心还是有些缺乏。
韩艺非常肯定道:“绝对可以。”
可前面那位是谁,那可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呀,这话李治有些不太相信,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陛下,虽然我大唐国内已经四海升平,周边也无强敌,但并非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先帝只是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至于这楼房能够建多高,那可全凭陛下呀,地基可不能遮风挡雨的,这都还得依靠陛下。就国内而言,百姓还未完全的安居乐业,只能说不会饿死,可基本上百姓是无法抵御天灾的,这也是陈硕真造反的根本原因所在,南方还是一片荒地,而且各个族群又都在融合当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