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小闲人_南希北庆【完结】(1917)

  关键是韩艺这么说,别人也不好去反对,毕竟律法上没有规定女人就不能读书,这只是风俗和传统,而且这事皇后对于孩子的关爱,又岂能分男女。

  “除此之外,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这教育慈善基金会将会如何运作,我认为这是大家怀着善意捐出来的钱,每一文钱都带有一份善意,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因此这钱一定不能乱用,包括皇后自己,这钱一定要用于教育事业,每一文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谁要敢在这里面中饱私囊,真的是丧尽天良之举。”

  大家听得一惊,这么严重。

  其实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他们都是认为这钱是捐给皇后的,皇后爱怎么用都行,他们管不着。

  韩艺话锋一转,道:“但是皇后要管理后宫,要辅助陛下,不可能照顾的面面俱到,皇后也没有开学院的经验,因为皇后打算委托金行来帮助她打理这一切。众所周知,这金行的前身便是钱号,是我与第一楼合作开办的,其实钱号的信誉已经非常好了,百姓都相信钱号,相信我的为人,但我还是请求必须让户部介入其中,由户部监督武皇后慈善教育基金会的善款,务必做到尽善尽美,也算是对于那些捐钱的人一个保证。”

  说到这里,他突然呵呵一笑,道:“皇后的目的是要让天下小孩都能够接受教育,而且是持续的,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也不是几百贯就能够解决的事,老是靠人来捐钱,这可不是一个办法,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是这样的话,永远都不能完成皇后成立武皇后慈善教育基金会的初衷。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过这个问题?”

  这么一说,大家想想好像也对哦,毕竟朝廷只是让他们捐两百贯,不是让他们年年捐两百贯,这钱总有一天要用完的,总不可能年年让他们捐吧。

  而一些聪明的人,开始打起精神来,知道这重头戏要来了。

  就是这金行。

  只是韩艺的口才太好了,上下链接的天衣无缝,让人浑然不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第913章 空手套白狼

  关于金行,大唐日报透露的非常少,而且知道的也不多,就是韩艺、沈笑、桑木三人知晓。

  大家也是万分好奇,如果要持久发展下去,靠捐款显然是不行的,但是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这可能皇后借此捞钱,但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女儿,你可清楚?”

  杨氏的好奇心也让韩艺给勾上来了。

  武媚娘笑道:“娘,你急什么,待会韩艺自然会说。”

  那些贵妇见武媚娘不说,于是又向萧无衣询问道。

  萧无衣笑道:“各位婶婶,舅母不都说了么,待会韩艺就会说。”心里却埋怨韩艺没有将这事告诉她。

  殊不知是她自己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事,她对于这买卖上的事,真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是韩艺这厮竟然在这时候喝起茶来,这惹得台下贵宾们是直翻白眼,什么时候喝茶不好,偏偏要在这节骨眼上喝,分明就是故意,呛死你这田舍儿。

  韩艺也注意到了,暗想,开始什么玩笑,这可关系我凤飞楼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当然要慎重对待。喝了两杯茶后,韩艺才回到台中间,全场一片鸦雀无声,他先是目光一扫,吐出两个字来,“借贷!”

  底下先是一怔,还以为你会讲出什么高明的办法,没有想到就是放高利贷。

  你拿着我们的钱,去放高利贷,这还不如你们中饱私囊了。

  “韩小哥,我认为此举不妥,利用借贷赚钱的商人,名声都不好,你怎能利用武皇后慈善教育基金会的钱去借贷了,此乃本末倒置之举。”一人起身高喊道,这人正是毛鑫,不用说,肯定就是托来的。

  现在韩艺是寒门的扛把子,当然不会落下寒门,因此他邀请了二十个寒门子弟作为代表来参加,其实这二十个人多半都是在当初争斗中,为他吆喝最凶猛的人。

  可他这么一喊,底下的人顿时发出阵阵议论。

  韩艺面对底下的议论纷纷,始终面带微笑。

  过了好半晌,台下贵宾见韩艺如此淡定的看着他们,不免一愣,也都睁大双眼看着他。

  等到议论声停止后,韩艺才道:“方才那位小哥说得非常不错,放贷之人在百姓眼中犹如吸血鬼一般,沾上他们一准没有好事,但是凡事都有两面,借贷的人为什么能够发财,为什么令人如此讨厌,主要就是有人问他们借钱,百姓总有缺钱的时候,但他们是逼于无奈,才跑去借钱的。我在这里向大家宣布,从今往后,长安那些放高利贷的人将会一去不复返。因为我们金行将会取代他们,我们会以一种低利息的贷款模式取代他们。而且我们会专门为商人和农夫、工匠量身订做借贷。”

  台下的商人纷纷打起精神来。

  “商人一般都放贷,为何要借钱?”这么套路的话,当然还是毛鑫说的。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商人为何要借钱?”

  韩艺笑道:“但是我相信底下坐着的商人应该都对此有深刻的领悟,我自身也是商人,商人常常面对周转不灵的时候,很多时候手中若是多一百贯钱,那将会多赚好几倍的钱。”

  有不少的商人点头。

  韩艺道:“当然,在这里坐着的可都是我长安有名的富商,缺钱的时候可能非常少。但是有一种商人更需要借钱,就是刚刚冒出头的小商人,可以拿我们淘宝大市场最为成功的商人来做比喻,就是那卖陶器的陶老伯。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他本来就是一个贫穷的老农,就在两年前,他都还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可是如今呢?人家有了自己的作坊,不但一家人都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还养活了好些人。如果当时我们淘宝大市场没有给他那么多帮助,他是不可能有今日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