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一听,不对呀,我是要抹黑韩艺的,怎么反倒帮了韩艺一把,金行不就是韩艺的么。忙道:“陛下,官商勾结也不是没有的。”
韩艺笑道:“金行凭的就是信誉,靠信誉赚钱,如果金行要贪钱的话,何不直接将别人存进金行的钱据为己有就是了,犯得着去跟官员同流合污么,如果此事让朝廷知道,那金行就彻底完了,想当初那些乡绅要整垮金行,金行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不敢损害自己的信誉,一文钱也不少的将钱给了百姓。”
许敬宗心想如果这么做的话,户部就不能故意拖延俸禄,那么户部的权力不增反减,立刻道:“老臣也觉得这非常有道理,朝廷可以将官员的俸禄也交予金行拨发。”
李治却有这意思,这样也可以监督户部。
韩艺心里哪能不明白许敬宗在打什么主意,道:“许大学士说得,我也其实想过,但是目前金行的规模还做不到。”
许敬宗笑道:“是做不到,还是韩侍郎不想做。”
“是真做不到。”
韩艺道:“这么做的话,首先一点,朝廷得先将钱拨入金行,金行才能准时将钱发给官员,可问题是官员是调动的,或增多,或减少,或升,或降,升一级俸禄差很多,除非朝廷一次性拨两倍于俸禄的钱给金行,然后每一次调动,都得派人来金行告诉金行的人员,这样才能保证良好运转起来,但是这太麻烦了。而且官员的钱,一般谁敢动,关键在于文吏和劳役,如果陛下准许的话,可以将这部分人的钱由金行代发,因为他们的钱不多,调动也少,而且可以减少户部的压力。”
李治点点头,道:“这倒是值得考虑,你回去之后上一道详细的奏章上来。”
“微臣遵命。”韩艺拱手道。
许敬宗也郁闷了,他本来是借此要削弱户部的权力,结果不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又帮了韩艺一把,和李义府相觑一眼,那神情别提多搞笑了。
第1036章 股份制度
虽然唐朝的官营要比私营强大N倍,但不是说官营都是垄断的,只是私营没有形成而已,唐朝对于商品是不垄断的,都是采取开放式,唐朝开放到什么地步,哪怕是铜矿,也只是官府有优先权,官府不做的话,那么百姓也可以搞,所谓的官营就是为皇室和朝廷准备的,产品都是内销的,与私营是两条平行线。
这是韩艺最欣赏的一点,因为朝廷只要垄断,私营就不可能发展的起,私营不可能干的过朝廷的。
他的北巷没有李治的支持,恐怕倒了一万遍了。
韩艺之所以不赞成官营,倒也不是说他痛恨官营,他只是站在财政的角度上来看这一点,官营确实难以盈利,这钱是国家的,不捞那是傻子,可这笔糊涂账又会令户部非常难堪。好比皇帝要盖个宫殿,户部出钱,这钱出了也就出了,也看不到任何利益,各个有关部门都会借着皇帝的威名,索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户部能不给吗,这又不是买卖,这是政治,这是官场,韩艺也不能做主。可是到时皇帝一看账目,挖槽,户部一片赤字,又怪户部,财政怎么这么糟糕,你丫会不会管钱。
弄到最后,反倒是户部遭罪。
官营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国家,而是统治阶层,他们可以从中捞很多,而且极大的阻碍了私营的发展。
因此韩艺一早就打算,将船坞给私人去弄,等到他们发展起来,再来收他们的税,那户部就是稳赚不赔,只是韩艺没有想到会这么突然,他预计的是西北工程结束之后,再来专注搞这船坞的事。
李治答应的理由也很简单,避免隋炀帝的悲剧,而且也不想官员变得腐败,因为他自身没有什么爱好,他不需要花什么钱。
……
“阎尚书,真是抱歉,我方才不是含沙射影,只是这事是存在的,我也是为国家考虑,还请阎尚书多多见谅。”
等到李治他们走后,韩艺就向阎立本道歉,方才他那么说,最委屈就是工部。
阎立本何许人也,岂会在乎这些,笑着摇头道:“无妨,无妨,韩侍郎尽心尽力为国家着想,而且这也是事实,我怎会怪罪韩侍郎。”
二人说话间,忽听得一阵爽朗的笑声,二人回头一看,只见李淳风走了过来,他朝着韩艺道:“韩侍郎,你没有忘记我这位徒弟吧!”
韩艺赶忙拱手道:“岂敢,岂敢,这韩艺可担待不起。”
阎立本道:“这船坞能够造成,李太史可也是功不可没。”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李太史高风亮节,不让阎某人提及此事,阎某真是汗颜。”
他是工程方面厉害,但是数学的话,那还是李淳风厉害,李淳风帮了很大的忙。
李淳风风轻云淡道:“阎尚书言重了,我只是怕有人弹劾我逾制之罪,毕竟这可是你们工部的职权,只要成功了,李某人就心满意足了。”说着,他又向韩艺道:“不过韩侍郎,贤者六院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
“天啊!”
韩艺一拍脑门,很是抱歉道:“李太史勿怪,我这一回来实在是太忙了,恐怕要过些天,我才有空去看看。”
李淳风笑道:“这我明白。”
阎立本又道:“韩侍郎,如果将船坞出售的话,那么工部又会多出一部分工匠,这些工匠又该如何安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