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小闲人_南希北庆【完结】(2548)

  李绩又向李治道:“陛下,高句丽历来就是狼子野心,他此番联合百济攻伐新罗,一旦新罗被灭,百济必定将步其后尘,其时高句丽实力必将大增,就能够威胁到我们的辽东地区,甚至于山东腹地。而且,新罗与我们向来交往密切,于情于理,我们都已经立刻发兵救援新罗。”

  契苾何力道:“与其发兵救新罗,还不如顺势将高句丽给灭了,方才李司空也说,高句丽是咱们大唐的世仇,如今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

  薛仁贵官职比较小,辈分低,躲在后面一个劲的点头。

  许敬宗突然道:“李司空之言虽不无道理,可是如今我大唐的国策乃是休养生息,并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国力是与日俱增,百姓安居乐业,此时不宜大动干戈。而且,百姓也不会愿意为了新罗去打仗,这师出之名,都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贸然出兵,绝非上策。”

  李义府也道:“臣支持许侍中的看法,高句丽那不过弹丸之地,穷山恶水,就算它消灭了新罗和百济,也无力与我大唐相抗衡,如今他们自相残杀,肯定损耗不少国力,而我大唐可趁机发展国力,等到西北地区彻底稳定下来,再取高句丽,易如反掌。”

  韩艺头一回想支持李义府的看法。

  契苾何力道:“李中书,你说得倒是简单,当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可是隋朝最强盛的时候,可也没有你说得易如反掌,这行军打仗非你所长。”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懂就别妄开尊口。

  许敬宗立刻道:“隋炀帝之所以惨败,就是因为当时国内百姓已经厌战了,军心涣散,如今也是如此,为了新罗去征伐高句丽,百姓岂会支持,老夫虽未带兵打仗过,但也懂得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许圉师抚须道:“许侍中言之有理呀,臣也以为攻伐高句丽该慎重行事,毕竟前朝与我朝都讨伐了数次,但结果却都不是很乐观,只是无意义的损耗国力。”

  卢承庆、任雅相均是点头。

  李治也稍稍点头。

  李绩见李治又偏向了文臣,顾不得太多,急忙道:“此事可危机我大唐安危,虽说我大唐如今国泰民安,但是古语有云,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当年隋炀帝为何讨伐高句丽,绝非是好大喜功,亦或者师出无名,是高句丽一直觊觎我辽东地区,不断的骚扰边民,国内也是治兵积谷,而且是高句丽先出兵的,隋炀帝才决定出兵讨伐高句丽,这是绝对正确的,只不过隋炀帝没有取得战略目的,甚至后来惨败而归。而且,高句丽一直都非常忌惮后方的新罗和百济,做梦都想稳固后方,这样一来,它就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我大唐,如此此时不出兵,到时会给我大唐来带来极大的威胁。”

  许敬宗笑道:“记得贞观末年,也是司空建议太宗圣上出兵高句丽的。”

  李绩一怔,黯然无语。

  李治轻咳一声,道:“当初那一战我大唐还是狠狠的重创了高句丽,只是没有彻底消灭高句丽,绝非无用之功。这些年来高句丽可一直都在疗伤,换得辽东地区几年的安定,朕也是深受其益,因此司空当时的建议出兵是非常正确的。”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不过兴兵攻打高句丽,的确要慎重行事,毕竟隋朝的惨败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

第1219章 令人纠结

  战,还是不战。

  这永远都是文武之争的主旋律。

  当然,也不是说所为的文臣都是反战派,但是这一回除了许敬宗、李义府之外,就连许圉师、卢承庆等人也都表现的非常谨慎。首先,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争霸,本就从未断过,又不是第一回了,早已经见惯不怪了,你救得过来么。其次,高句丽也确实难啃,只要大唐宣战,遣派大军去进攻,高句丽就往后缩,只要坚持到冬天,这战可就非常难打了,那地方真是太冷了,大唐最能征善战的关中子弟,不适应在那么冷的天气作战,而且离中原地区比较远,路况也不好,粮食补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两边是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而且,这番战火,并非是因大唐而起,因此这对于大唐而言,就显得比较突然一点。

  李治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依李绩的意思,反正迟早要灭高句丽的,就趁着这一次机会兴兵消灭高句丽,以报世仇。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等于是要消灭百济和高句丽两个国家,至少至少也得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大军得消耗多少粮食,这真不是开玩笑。

  故此直到最后,李治也没有下定决心,到底出不出兵。

  韩艺倒是没有参与他们的争论,因为他知道李治是肯定要打高句丽的,但是他是真不想在这时候开战,可如今机会似乎已经来了,因此他也左右不定。

  别说他左右不定,这消息传出来后,几乎每个人左右不定,不去打吧,但是仇恨就摆在那里,并且李世民都曾抛出报仇言论,等于是继承了隋朝的血海深仇,你要敢反战,那你就妄为中国子弟。可要说去打吧,你除了能够报仇,你得不到任何东西,并且打了几回,也没有消灭高句丽政权,反而总是令国力大损,这有点跟美帝国打阿富汗像似,你一直在揍别人,但是揍着揍着,把自己都给揍得茫然。

  这跟颉利有点不一样,李世民攻伐颉利前,心里是真的害怕,因为颉利也很强的,没有说谁一定能够取胜,但是高句丽的话,连进攻大唐的资本都没有,只能骚扰一下边民,就那水平,唐朝怎么可能会害怕,那高句丽就是一个挨揍的乞丐,你心情不好就可以上去踹他一脚,发泄一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