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
元鹫横目一瞪,但随后又笑道:“一言为定。”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也不想这么做,这也不是我的作风,但你这一回实在是将逼我到了绝境,我才会这么做,因此说起来,我还是输了。”
韩艺笑道:“如果你的认输,是希望我帮你解决这困境,门都没有,这情债哪有叫别人来还的道理。”
“要不是你——”
“吼——!”
一声嘶吼,让二人同时望向园内。
只见柳如风趴在假山上,那头雄狮围着假山正耀武扬威。
“真是没出息!”
元鹫摇摇头,拿起边上的一盆肉走了过去,几块大肉扔出去,雄狮吃完就跑了,毕竟这扔肉的家伙比它还要疯狂。
……
“啊——!”
柳如风坐在围栏外面,忍着疼,自行处理着自己被狮子抓伤的伤口,不是元家没有好郎中,只是这家伙独来独往惯了。
坐在他边上的韩艺,很是不解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不知道?”
“我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此。”
“那你的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娶几个貌美娇妻,打败长孙无忌、李义府等人,然后做到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可是——两者有区别吗?”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曾今的我也是如此。韩艺苦笑一声:“也许最近当导师当上瘾了,老爱唠叨别人几句。不管怎么样,我得跟你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三番五次保护我。”
“怕以后没有机会说了吗?”
“有这方面的原因。”
“其实真正保护你的是元堡主。”
“我知道,但是那家伙也非常的可恶,不是吗?”
“强者总是会令人感到厌恶的。”
“我想我终于找到我为什么这么被人讨厌的原因了,无关乎出身。”
第1244章 非仁义之师
营州,也就是后世辽宁朝阳市一代。
但是如今居住在这里的人多半可都是契丹人,在唐初的时候,契丹族还是比较强大的,为了稳定住契丹族,李世民采取他的外交政策,以德服人,在这里设立了松漠都督府,任命大贺氏长窟哥为松漠都督府的都督。
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攻伐高句丽的大本营。
李绩他们是披星戴月的赶路,因为他必须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就结束战斗,沿途州县都将粮食马匹备好,因为李绩他们并未带什么人来,目前还不需要大规模的征集粮饷,因此李绩他们日夜兼程,很快就来到了营州,与营州的将军程名振汇合了。
而根据此番作战的计划,是不征调中原士兵的,直接从契丹、黑水靺鞨征集一万五千名士兵,再加上程名振的五千军队,凑足两万将士。其实唐朝没有秦汉那么多军队,毕竟人口不多,如今全国上下拢共也就五十万军队,而且这五十万只是代表着有军籍的农夫,平时都在家耕地,正规军更是少得可怜,其实出兵十万对于唐朝而言,就已经算是最大规模的了,动辄出兵几十万,在唐初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唐朝马多呀,马场多不胜数,扬言有百万战马,因此唐朝作战跟游牧民族倒是很像,以精兵长途奔袭作战,也不需要太多的军队。
“大帅,我契丹八千勇士已经准备就绪,供大帅驱使。”
只见一个五十来岁,身披貂皮的老者一脸敬意的向李绩行礼。此人名叫长窟哥,是大贺氏首领,统领着契丹八部,也是松漠都督府的都督,这可是李世民当初钦封的,对于东北,李世民一般都是任命当地首领为地方长官,其实唐朝不具有实际管辖权。
同时又有两个裹着兽皮的男子起身表示将全力支持大唐。
这两人分别是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的首领,阿布达利和阿吾儿。靺鞨主要一共有七部,其中五部跟高丽比较亲,唯有这两部是忠于大唐的,其实他们就是满族人的先祖。若是韩艺在的话,他一定会觉得这个场景非常搞笑,那边一个契丹,这边一个满族,这可都是以后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但是如今他们都臣服于大唐,可见大唐之强盛。
一个国家军事能力是否强大,关键不在于兵马的多少,而是在于它投送兵力的能力,唐朝在这方面是要胜于大汉的,汉朝虽强,但是一般都是必须从中原出兵,这就是汉朝的外交政策所至,而唐朝的话,重兵虽然都在关中地区,但如果不是大规模出兵,就可以从任何潜在敌人的周边直接发兵,以最快的速度对敌人进行打击,这就是因为许多少数民族臣服大唐,非常崇尚天可汗,而且这些少数民族都是上马便可战,因此动员起来也是非常快。
李绩点点头,又与一干将领来到非常简陋的“沙盘”的边上来。
程名振道:“大帅,那高句丽王泉盖苏文虽统重兵攻伐新罗,但是他也防着我们大唐,在新城一代布有重兵防守,约莫有三万大军,由高句丽的大将豆娄方镇守新城,如果我们进攻辽东地区,首先得突破新城的防守。”
长窟哥忧虑道:“我们一共才两万大军,而高句丽的城池多半都是依山而建,想要攻下新城,绝非易事啊!”
“根据前两次我大军攻伐高句丽来看,攻城拔寨,只会让我军陷入苦战之战,因此末将认为集中兵力攻伐新城,绝非上策。”薛仁贵突然站出来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