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是拍马屁吗?
这当然是。
但是妙在王玄道下面立刻引出精益求精的治国思想,从国家各种发展来论证精益求精,结合的非常好。
而且这恰恰又是李治最为需要的,他接过来的就是盛世,他也经常在考虑,如何做得更好。
李治看到如此对胃口的文章竟然落选了,心里如何能不生气,难道守成之君就不能强于开国之君吗?
你们这些家伙是谁的臣子。
但是武媚娘知道,这都是王玄道故意为之。
王玄道心里能不知道李义府、许敬宗肯定不会让他及第的,单凭他是太原王氏出身,而且他当时没有选择站在李治这边,因此他得写一篇李治无法拒绝的文章。
武媚娘看到一半,基本上就没有怎么看了,但还是故意装成看得是非常入神,看罢,她将考卷一放,道:“陛下,这张试卷一定是前三名,而且臣妾知道一定李义府他们从中作梗。”
不等李治开口,她话锋一转道:“但是情有可原。”
李治愠色道:“这还情有可原?”
武媚娘道:“陛下,你可还记得,当初王玄道曾凭门荫入得御史台,但又是谁让王玄道走出御史台的?”
李治皱了皱眉头。
武媚娘道:“以李义府的才华,他如何看不出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可是,他敢呈上来给陛下看么?这王玄道毕竟是陛下赶出官场的,倘若陛下不愿王玄道再入官场,那李义府将文章呈上来,只会让陛下左右为难,因此臣妾认为李义府这么做,完全是出自忠心。”
李治沉默半晌,脸色稍稍缓和了几分,叹道:“难道你也认为朕乃心胸狭隘之辈吗?”
王皇后的惨死,让他非常愧疚,他哪里还会迁怒于王玄道,早就没有在意这事了。
武媚娘道:“既然陛下没有这般想法,那就将王玄道列为前三名,李义府知道了圣意,我看他也决计不敢乱来的,陛下犯不着为此生气。”
李治道:“这倒还只是其次,你可知道到递到李义府手中的试卷,高门大姓子弟的名额才两成左右,这可是从未有过的,而且文章也都很一般,其中缘由,朕就不多说了,你应该明白。可朕为何要大兴科举,不就是希望能够招纳一些贤士来辅助朕,他李义府清楚的很,可他还敢乱来,可见他根本没有将朕放在眼里。”
武媚娘笑道:“臣妾倒是觉得李义府这般做,是为科举着想,是为了迎合陛下的政策。”
李治听得很是纳闷了,“你这话又从何说起?”
武媚娘道:“科举自隋朝创建之后,一直未有断过,但也未得重视,这不就是因为以前的主考官都是以高门大姓优先为原则么?导致寒门子弟对于科举心灰意冷,许多人都不愿意来参加科考,更愿意借科考之名去投靠朝中大臣,想当初马周也未参加科考,是在常何家做门客,这才被太宗圣上给发现了。
而这一回陛下大兴科举,意在为朝廷招纳更多的贤才,那么首先,要有更多的贤才前来参加科举。如果这一回陛下给予寒门子弟更多的名额,天下寒门子弟才会相信陛下是真的求贤若渴,那么等到下回科考,就会有更多贤才前来参加科考,如此科举才能得以重视,陛下的目的才能达到。”
枕边风也得吹得有理可循,武媚娘的口才那也是一等一的。
李治耳根子又软,点点头道:“你说得也不无道理。”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只可惜……罢了,罢了。”
武媚娘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笑意。
第1259章 本无公平
二更时分,在静悄悄的街道上,一辆紫色的豪华缓缓行驶着,行得一炷香功夫,马车在李府门前停了下来。
只见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从马车上下来,正是武媚娘的生母,魏国夫人杨氏。
她一下车,这李府的门就打开了,李义府领着妻子站在门内迎接,“夫人来了,快快请进。”
杨氏笑着点点头,她对李义府的印象一直都很不错,因为李义府这人非常乖巧,杨氏又有极强的虚荣心,这挨了大半辈子,终于翻了身,内心肯定是非常膨胀的,李义府的马屁拍的她是非常受用。
来到屋内,李义府夫妻亲自帮杨氏斟茶递水,伺候的是无微不至。
杨氏非常享受,笑道:“李中书,皇后让我来给你传话,不要受到影响,除王玄道以外,其余的照做就是了。”
李义府闻言,登时大喜过望,忙道:“劳烦夫人转告皇后,李义府决计不会令皇后失望的。”
杨氏点点头。
……
……
经过考官们日以继夜的仔细“阅卷”,终于审阅完所有的试卷。
但是在这期间,朝中重臣一直对此争论不休,哪怕到了放榜的前一刻,许多大臣还是不服。
阅卷室。
“陛下,纵使将王玄道列入三甲之中,臣觉得还是不公平,臣以为应改派一些人重新阅卷。”
杜正伦站在李治面前是激动的口沫横飞。
李义府道:“不公平?你凭什么说不公平?”
杜正伦拿起一份试卷道:“就凭这个,这等文章凭什么能够及第,还是因为这人是李中书你的门生。”
李义府怒道:“杜正伦,你这话什么意思。”
杜正伦道:“我什么意思,你自己心里明白,这古语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