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小闲人_南希北庆【完结】(2934)

  想那王方翼也真是可怜,他本因堂妹王皇后升为肃州刺史,自己也非常争气,将肃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功绩斐然,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正是大展拳脚之时,王皇后就突然倒下,武媚娘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他立刻就被降职了,而且是三年三调,这都是因为王方翼出身太原王氏,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他与裴行俭都是关陇集团最闪耀的新星,要再过两年的话,长孙无忌就会将他调到中央来,出将入相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李义府、许敬宗是不可能任由其发展的,因为他与王皇后的关系实在是太近了,不是一般的人,而且又这么年轻,如今都还不到四十岁,熬都熬不过他,如果让他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他还是能够出头的,这脑子里面的东西他们可是拿不走,因此李义府就想出一个坏点子,就是一年给你调一次,这样王方翼就无法发挥,就拿不到功绩,那么永远没法得到晋升。

  当然,长孙无忌也暗中授意唐临他们保王方翼,其实李义府一开始准备将王方翼调去剑南道,唐临作为户部尚书是坚决不答应,人家有功无过,你凭什么贬人家,两边就争呀,但是唐临还是没有李义府、许敬宗他们有权力,但不管怎么调派,王方翼都还是在关中地区,可这关中地区离皇帝近,以王方翼的才能,只要李治没瞎,还是有机会升上去的,总比领兵去吐谷浑驻扎要来的强,那真是又苦又危险的地方。李义府甚至还幻想着最好让禄东赞给弄死,借刀杀人。

  韩艺听得一喜,神助攻啊!

  其实关于这个人选,他没有上奏李治,因为他也不知道谁合适,故此他想先听听别人意见,然后再做决定,他的意见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没有想到李义府将王方翼给推上去,这让他很开心,他也想过王方翼,但是王方翼身份特殊,如果他推荐王方翼领兵前去,这有些敏感。

  “陛下,此任务事关重大,臣以为王县令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唐临是硬着披头站了出来,吐谷浑已经奄奄一息,吐蕃随时可能上去踹上一脚,这是非常危险的任务,这可不是驻扎在伏俟城,而是驻扎在边界上面。

  韩艺看得却是皱眉头,你个蠢货,你让王方翼待在文臣行列中,李义府要整他太多机会了,弄去军中,多稳啊!

  李义府笑道:“唐尚书此言差矣,我的意思是让王方翼去做副将,看中的也正是他年轻,可以在那里得到历练,朝廷应该还可以派一位经验丰富的主将前去。”

  唐临听得都想骂人了,弄了半个天都还只是一个副将。

  李义府又不傻,不可能让王方翼去当主将,万一他立功了,让他做一个副将,这就万无一失了。

  李治点点头,表示认同,可他并不是想贬王方翼,他也知道王方翼的才干,以前老婆的哥哥,他能不清楚么,他觉得这个由王方翼前往,非常合适,可是这个担子也不轻,他觉得李义府说得很有道理,还得派一人前去压阵,于是又道:“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合适的人选?”

  卢承庆突然站出来道:“启禀圣上,臣有一人选,兴许合适。”

  “何人?”

  “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

  群臣听罢面色各异。

  韩艺未有听过此人的大名,可见群臣面色各异,心中有些好奇。

  殊不知这王玄策本曾几番出使,并且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外交家,并且深得晚年的李世民的看重,准备提拔他上来,可惜当时王玄策去了印度那边,礼尚往来的带了一些天竺和尚来中原,其中有一些和尚深得李世民信任,因为当时李世民迷恋长生不老之术,这些和尚就忽悠李世民,拿一些丹药给李世民吃,反正后来李世民去世跟炼丹又很大的关系。

  李治是最不信这些了,他认为就是这些人害死了李世民,因此一即位,就将那些天竺和尚、方士、道士全部秘密处死,之所以没有公开,也是害怕引起佛道二教的不满,那王玄策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毕竟这人是他带回来的,就调去黄水县做县令去了。

  “王玄策?”李治还愣了愣。

  卢承庆道:“正是,王玄策曾两次去得玛卡达国等地,一路上途径吐谷浑、吐蕃,对于两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文武兼备,最适合不过了。”

  许圉师也站出来道:“臣也以为此人适合。”

  李治差点还忘记这人了,如今经卢承庆提起,这才想起来,虽然此人毕竟与李世民的死有关系,但其实关系不大,不然的话,不可能还能做县令呀,是李世民让他出使印度,理应接一些天竺特产来,这天竺和尚就是特产啊,不得不说一句,王玄策确实非常适合,他对那边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他并未思索好半晌,就点头道:“好吧!就让王玄策与王方翼前去。”

  一个大王,一个小王,王炸啊!韩艺虽一句话未说,但是这比他预计的要好得多,心里能不高兴吗。

第1412章 后果很严重

  禄东赞到底还是小觑了李治,以为李治生性懦弱,又优柔寡断,远不如李世民,认为送一封谢罪信,送点钱给李义府,就能够麻痹李治。殊不知李治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能忍,他就是凭借忍,才登上皇位的,不管怎么说,唐朝两百多年来,最大的版图就是李治奠定的。只不过李治有着他自己的计划,最先一步肯定是先消灭高句丽,因为在周边国家中,唯独高句丽是明目张胆跟大唐作对,吐蕃再怎么说也是搞阴谋诡计,表面上还是再向大唐俯首称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