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艺突然问道:“对了,你上回不是说你们张家也想做买卖么?”
张大象道:“怎么?你有好主意?”
韩艺道:“你们张家可以去建一个木坊。”
“木坊?”张大象道:“你凤飞楼不是有一个木坊么?”
韩艺道:“我的木坊如今走的自主研发的路线,我是让你搞代工。”
张大象愣了愣,“不明白。”
韩艺道:“简单来说,我们发明一种东西,我们去跟客户签订契约,但是由你们来造。正好,贤者六院发明了一个插秧机,元家一直想购买这种插秧机,但是其中链条是属于国家机密级别的,你们就专门生产链条以外的部件,贤者六院就专门负责生产链条,我去跟元家谈,另外,还有自行车,也可以你们交给你们做,我就负责卖,反正你们是接到订单才动工,不会亏钱的。”
张大象道:“万一没有订单呢?”
脑子转得还挺快的。韩艺道:“这你放心,有得是订单,你知道如今工商业是一个什么情况,很多买卖都需要木具的,但是自己开一条生产线,这得多费钱,为什么元家不自己做,就是这样不划算,买的话更划得来,还有铁器,你也可以包揽下来,就凭咱们的关系,你还怕没有买卖做么。”
张大象听着这规模可不小呀,道:“这得要多少钱?”
韩艺道:“你可以从金行贷款,你家这么多田地、宅院,贷款没有一点问题。”
张大象道:“我堂堂户部侍郎,你让我去借钱?”
韩艺啧了一声,道:“谁让你去做了,不是你张家想做买卖么。而且,你身为户部侍郎,也清楚,现在哪个商人不从金行那里借点钱,这已经非常平常了,不会有人认为你借了钱,就你说得了绝症。”
张大象皱眉道:“你才得绝症了。”
韩艺道:“那你做不做,你不做我找别人去了。”
“我没有说不做,你得然给我考虑一下。”
“我送钱到你手中了,你还考虑?你还真好意思。别考虑了,就这么定了,我坑谁也不会坑你啊!”
“这你可别骗我,我们张家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有钱,你给我弄个这么大的买卖,我这点家底经不起折腾,万一亏了,我这一大家子人可就得住你家去了。”
“我就是让你们张家变得我想象中的那么有钱。”
第1478章 金票
张大象还真不是在低调,他在韩艺面前,那就是一个穷人,虽然他是户部侍郎,最有油水部门的二把手,但其实他在长安已经算不得顶级富人。如果仅仅从财富上来判断贵贱的话,那么长安的贵族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许多富商比贵族都要有钱。
因为唐初时代的贵族,再有钱的放到如今,其实也就那样,因为当时国家都不怎么富裕,他们只是旧地主,他们有自己的土地,故此他发展起来就很快,但是后继乏力,想要做大就必须兼并土地,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商人没有受到土地的限制,现在工商业发展的太快,商人是奋起直追,很快就超越了他们。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以前长安最富裕的人就是长孙家,而如今已经被韩艺给取代。
没有人可以计算出韩艺的财富,即便是桑木也算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张家想做买卖,因为时代改变了,商业能够迅速的累积财富,如今张大象作为户部侍郎,这就是优势,应该将这优势转化为财富。
秋收在忙忙碌碌中,很快就过去了,这秋收一过,李治和武媚娘立即动身,前往并州文水祭祖,其实李治早就想出去散散心,待在朝中隔三岔五就来烦心事,勾心斗角得事太多了,实在是秋收大于天,皇帝要敢在秋收出行,那会被百姓骂死去,大臣也肯定会反对的。
不过他们夫妇此番出行的仪仗队那真是规模空前,武媚娘这回就是要回去显摆的,你们当初将我们母女赶出来,如今我们又回来了,而且还是作为天下第一夫人。其实这就是去打脸的,那必须带足人马,阵仗一定要齐全,而且祭祖就难免修庙,这么多人吃吃喝喝,这个支出可是不小。
而唐朝讲究的自给自足,皇帝也是如此,长安最好的地一定是皇帝的,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国库的钱,是属于国家的,不是属于皇帝的,皇帝要动国库的钱,这是需要审批的,皇后祭祖这种事,大半费用应该是皇帝自己出钱,因为这是属于内廷的事务,也归少府去管,不是属于国家的事务,国家最多补贴一点,要是皇帝祭祖那就是国库全包,李治的小金库是很有压力的,好在韩艺是他的心腹,就答应户部支出七成,皇帝自己只出三成。
随行官员中,枢要大臣有黄门侍郎许圉师,武将就是薛仁贵。
薛仁贵是李治重点提拔的对象,看这情形就应该是李绩的接班人,因为薛仁贵上位的时机好,赶上了废王立武,在那个时期提拔上来的大臣,如今个个都活得非常滋润,没有一个混得差的。
李治、武媚娘就是希望大臣明白,这年头必须得跟着我们夫妇混,才有前途。
而就在李治离开的第三日,元家园林的那些年轻官员也都去西北赴任了,他们是充满了自信,而且充满了期待,他们不再惧怕挑战,反而非常期待挑战,因为他们在韩艺那里学到了许多本事,就人性而言,刚刚学业有成,当然想立刻就学以致用,就好像学车一样,刚刚学会开车,总想着开车去溜达几圈,不管是单车,还是汽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