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四人都是一脸困惑的看着韩艺,你根细竹,笔都不是,连个圈圈都画不出来。
“这是市场啊!”
韩艺翻了翻白眼,道:“如今你们的业务,基本上就集中在一些上州上面,而忽略了这些小市场,如果将这些小市场给整合起来,其中利益可是巨大的。不管是造船,还是运输,其根本还是在于市场,市场越大,你们的利润就越高,而且这也能为你们节约成本。
当你的货物从扬州运往长安,如果只是两点一线的话,这一笔运费会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这期间的还有许多点的话,那么每两点之间都能够产生利益,故此,当你们走到一半的时候,这成本就已经回来了,那么成本自然也会降低。这也是漕运的一大弊端,漕运为什么在劳役百姓的情况下,还要耗费如此多的钱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两点一线。
而我的这个计划,就是细分更多的点来,商人拥有了更大的市场,必将会造出更多的货物来,所运送的货物也会越多,而且这些新的点,必将也会产生货物,你们的运输货量将会成倍增加,等到三年之后,你们每年的所得盈利,将会庞大到的你们如今无法想象的地步。”
如今站在这里的商人,可都是有名的富商,经验丰富,经韩艺这么一点拨,他们自然能够理解,眼中不禁都透着兴奋的光芒,彼此用眼神交流着。
元哲兴奋道:“韩尚书的这个计划,真是令人惊叹,我等也愿意参与其中,只不过,这事不是我们四人就可以决定的,我们还得回去商量一下。”
其余三人也是纷纷点头。
话虽如此,但是从他们的神情来看,韩艺知道他们已经动心了,只要他们动心,那么问题不大,因为他们的合作者,都是一些土豪,对于买卖方面,倒不是很精通。韩艺笑道:“这是当然,不过我希望你们能够尽快给我答复,因为我还有许多事要筹划。”
“一定。”
这谈完之后,几人都顾不得在这里吃饭,立刻就赶了回去。
因为这可是一超级大计划,韩艺说是三年,但这三年只是取代漕运而已,如果要在全国各地都落实的话,这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的,那边还有西北地区,因为这是管理模式,不是河道工程的技术发展,故此同样也可以应用于西北贸易。
而往大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时代的计划。
如果全国通商,那么小农经济必将瓦解,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商业文明。
韩艺没有骗他们,其中利益是他们无法想象的,普天之下,也只有韩艺知道其中利益究竟有多少。
但是作为一个大臣,一个官员,必须要具备下要忽悠百姓,上要忽悠皇帝的口才,这样才能成功。
在与四大集团谈过之后,那么接下来就该跟皇帝谈谈了,之所以先前韩艺没有跟皇帝谈,那是因为他手中没有筹码,你说窦衡愿意私人出钱修那二十里路,我就要信?跟商人接洽后,就有了合作的基础,韩艺就有足够的筹码去跟皇帝,进一步谈一些实质性的问题。
今日李治召集了枢要大臣议事,这就不包括那洛州三巨头,因为朝廷还是有规章制度的,枢要会议只能是枢要大臣参与,不然的话,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前些日子的会议,只是商议三门山事故的,不是属于枢要会议级别的,李治也没有想到韩艺一上来就会放大招,而这回是有目的的,而且是最高别级别的会议,再者说,李治也不想洛州官员与枢要大臣又爆发出新得矛盾。
“这就是臣得整个计划。”
韩艺站在演示图旁,将细竹放下。
李治、李义府等人纷纷起身,走上前来,几乎都将脸给凑到演示图上面了。
“妙啊!真是妙啊!”
卢承庆不禁摇头自语着,当然,他并没有考虑到什么成本问题,他夸赞得是这一种管理模式,这绝对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比以前的要先进许多。
许圉师更是道:“陛下,此法虽是为漕运而生,但是臣以为亦可用于朝廷的管理。”
李治看着那演示图,连连点头,道:“爱卿所言不错,朕方才也是受到不少启发,哈哈!”
韩艺道:“陛下,诸位,除此之前,这一套管理模式,还能够为朝廷带来五大益处。”
“是吗?你快说来听听。”
“遵命。”
韩艺道:“其一,仓库。在这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下,仓库都将由朝廷建立,并且是公私两用,不但供朝廷使用,还再出租一些给商人。这一笔受益将是具有持久性的,甚至于永久,而且随着货物往来的越密切,朝廷从中受益也将会越高,朝廷又可以将这一笔费用用于漕粮押送上面,抵消对于漕运的支出。
其二,在这一套管理模式下,可以将平仓法发挥到极致的地步,而不仅仅限于粮食。仓库既然是属于朝廷的,那么朝廷自然要在各大码头上设立监管机制,甚至于关税体系。根据各地的情况,调解关税,保护当地的经济。不需要屯粮来实行平仓法,直接可以选择用关税来调解,在粮食产量较多的州县,抬高关税,阻止其他地方的粮食运送进来,防止进一步降低粮价,保证农夫的利益,而在一些粮食歉收的地方,不但免除关税,还给予补助,那么外地的粮食很快就会进入当地。如此一来,长安就不需要四处调集粮食,可以以最快的方法,降低粮价所带来的伤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