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事不同,这新政可都是她弄出来,这要是出了问题,她可得负全部责任啊!
而且,这乱子似乎大了那么一点点,她能否负担得起,都还是一个问题。
大唐王朝仿佛一夜之间就要崩塌。
“立刻去扬州请韩艺回来。”
李治扔下这句话便立即动身赶往长安,长安可是他的大本营,他的根都在那里,长安若是垮了,那他就完了。
至于武媚娘?
你去死吧。
说到底,在李治心里,这权力才是最重要的,当初废王立武,其实也是权力争夺,而不是单纯的因为一个女人,王萱之事,他是可以忍住的,但是这事他忍不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的皇位。
而且,李治还一直都希望走出他父亲的阴影,结果阴影都还未走出来,就掉沟里去了,这对他的伤害太大了,如果说这事挽不回,武媚娘估计都是死路一条。
当爱情遇到了权力,那就是渣渣。
李治都还没有出洛阳,洛阳就跟着爆发了经济危机。
因为在韩艺当初的经济计划中,长安一直都是国家的中心,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如今长安都陷入瘫痪,洛阳岂能置身事外,洛阳的金行也正在面临挤兑危机。
这长安的资金链一断,金行又自身难保,这洛阳立刻就爆发经济危机,因为两都联系太过密切,就连青楼都是开连锁的,洛阳也有很多官营作坊,同样也发不出工资,因为资金都没有回笼。
洛阳的百姓一看长安都这样了,别说花钱,连门都不敢出了,市场就更加萧条,商人也都干不下去了,商人就只能出走,商人一走,工人失业,官营原本在长安、洛阳都还能够盈利的,如这两都都乱了,大家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陷入混乱之中,这不是说杀了谁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是没有钱了,大家都不知道钱去哪里了,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造成百姓变得非常恐慌。
而百姓在这事上面的恐慌心理,无疑是进一步促使了危机的爆发,以及让危机变得更加恐怖和凶猛。
第1801章 全面崩盘
其实情况远比李治想象中的还要严重的多,因为他只是看到了两都的情况,这地方上他都还不清楚,否则的话,他恐怕会吐血身亡,这都不是影响他的皇位,这弄不好,国家都会垮了。
若只是中央财政赤字,地方上还比较安定的话,其实还是可以补救的,毕竟如今还是小农经济为主,不会跟后世一样,一个地方的经济危机可以瞬间蔓延全世界。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李义府当初采纳了那个玄机道长的建议,让地方州县提前征税,别小看这一道政令,这可是非常非常致命,等于就是在变本加厉,加速这一场危机,直接导致州县比两都的情况要更加糟糕,等于就是将全国都给搞乱了。
因为在朝廷确定建立官营体质之后,各地官府立刻就变得非常腐败,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的问题。这李义府他可是让地方上先用税收先垫着开支,那这税都不用上缴了,而且是让你花出去,不是让你存着,那这里面的油水是可想而知的,而李义府根本没有这么多人手去监督各地州县,他派出去的人,也都是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和当地官府勾结着一块捞钱,没有办法,他们的老大就是这德行,这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故此,各地地方州县的前期投入其实是非常大的,基本上将钱都用光了,道理很简单,谁会帮朝廷省钱,这钱在仓库里面,那就是朝廷,用出去就是自己的,换谁都会用出去。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但是那些官员都认为,只要盐酒一到,这价格卖高一点,钱很快就会回来的,不可能会被查到,自然就往死里捞。
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盐价刚刚才开始上涨,盐贩子就都冒出来了,百姓都买了私盐,谁还去买官盐,官府的盐都屯在仓库里面。
这资金就周转不过来,他们还不敢上报,因为这真要查起来,他们个个都自身难保,财政亏空的这么厉害,正当没有办法的时候,李义府派人来暗示他们可以提前征税。
李义府让他们征税,那是为了弥补中央的债务,这各地官府自身还有债务的,许多州县的官府都是拿着鸡毛当令牌,提前征收两年的税,反正是上面吩咐的,他也不怕。同时,也筹备严厉打击走私贩。
但是想要严厉,是比较困难的,唐朝的官府那都是小官府,没有太多的人手,因为他们以前要干得事也不多,这要打击走私贩需要人手,一下子也招不到那么多人来,他们就跑去跟士绅商量,咱们一同打击走私贩。
然而,他们根本没有料到,那些士绅、地主都已经跟韩艺为首的走私集团捆绑上了,因为之前朝廷没有料到会有走私的情况,就没有出台这方面的律法,还是比较宽松的。
同样的,当时那些士绅、地主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时他们认为那些人是在送钱给他们,他们也不觉得这是犯法,就被韩艺给忽悠进去了。
如今朝廷要严厉打击走私贩,他们就是走私贩,就是他们害得官府两头不着岸,他们是想下船,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条道走到黑,等于都被韩艺给绑架了。
也就是说这官府是在跟走私贩商量着如何打击走私。
这怎么可能会有效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