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又有粮食,如今市面上的酒可都是出自他的酒坊。
朝廷的酒肯定贵,毕竟朝廷干什么都成本高,效率又慢,跟私人的没法比。
再加上走私集团跟士绅的关系,士绅也得买他们的酒,还得掩护他们卖酒。
赵四甲试探道:“老钱,是不是韩小哥给你支了什么妙招啊!”
“我来的时候,韩小哥正在守孝,自家的买卖都顾不来,哪里还顾得了我啊!”钱大方说着话锋一转,道:“但是我一直都相信,韩小哥去哪,我就去哪,这一定没错。所以自从韩小哥去旅行,我这心里倒是有些不安了。”
赵四甲他们听的很不是滋味呀,三年前,他们几乎还都在一个层面,而如今可不在一个层面上了,他们这几年都没有赚什么钱。
当初他们还是舍不得长安这个大市场,没有跟钱大方一样,一看情况不对,就马上来扬州找韩艺,这效果立刻体现出来,人家都开始住庄园了,而且在扬州大有名气,那官员见到他,都得客客气气。
没有办法,钱大方捐了不少钱给政府,因为扬州的大富商心里都很清楚,官府暗中帮了他们很大的忙,所以杨展飞好,他们就更好,不就是钱么,所以杨展飞干什么,资金立刻到位,光扬州城内就有八所昭仪学院,全部都是免费入读,非常的夸张,比长安的都多,这就是因为扬州有钱人太多了,他们当然想自己的子女能够读上书,而且不缺人才,大量的人才往扬州跑。
那这周边环境、设施都得跟上去。
游乐园也在建造当中。
扬州的消费早已经打破了长安的消费记录,很多人因为走私发了财,其实韩艺只是一个领头人,他手下是谭洞,谭洞下面又有人,是一层一层下去的,而且他没有垄断这一行,扬州兴起很多走私集团,这些走私的人,钱来的太快了,而且今日不知明日事,有钱就花,这有消费,经济当然好。
这经济好,那人才、人力都往这边跑,扬州周边的那些士绅再也拦不住乡民往城里跑,要是我住太远,我不知道这是,那就算了,可我就是扬州的人,我去城里随便干个活,也比在家里赚得多啊!
甚至于乐浪州那边的原料都是直接走海路到扬州来,去长安,长安谁买得起啊?
而且走海上,连关税都不用缴,扬州官府根本不管,这么长的海岸线,我哪有这么多人啊。
这就导致扬州拥有生产力,资金,生产资料。
发展起来是非常迅速的。
相对扬州而言,睦州就比较低调一些,睦州其实很有钱,毕竟作坊都集中睦州,扬州只是灰色市场,不过睦州的百姓都在努力的干活,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生产商品都被销售到那里去了,他们也不管,他们只想挣钱,不要再回到以前的那种生活。
扬州官府。
“杨刺史,卑职奉陛下之命召韩艺立刻回长安。”
“韩艺他早就去旅行了,如今不在扬州。”
“不知韩艺是哪里旅行呢?”
“这我也不清楚,因为他只是说想去看看我大唐壮丽的河山。”
第1802章 都是渣渣
乱了!
全都乱套了!
这一场经济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全国,物价上涨,朝廷胡乱征税,这要都还不乱,那就真成怪事了。
这官营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你要搞官营,首先,中央对地方上要有极强的控制力,但是就唐朝的制度而言,那是非常宽松的,而且地大人稀,一般州县的官府,那都是小政府,衙役也就那么几个,征税都是由当地士绅去征税,讲究的官民合作,这朝廷突然要官营,那只能从外面招人,而这些人又都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他们也只是混口饭吃,不是那种有抱负的专业人士。
这些草包,遇到那些走私精英,不就是被玩弄的份,士绅自己都走私,官府更加是无能为力。
百姓一看,走私这么赚钱,那我也去搏一搏,留在这里也没有饭吃,朝廷又要征税,物价又上涨。
大量的百姓开始逃亡,这样一来,逃税、漏税的反而就更多了,朝廷就更加征不上税,官府又养着这么多人,官府也被逼得运作不下去,你不发工资,大家就都不干活,他们不但不干活,反而还跟走私集团勾结,跟这边勾结,至少有钱赚,到最后他们直接都拿着官盐去走私,这走私就更加猖獗,地方官府基本上面临关门的窘境。
这就是在不断的恶性循环。
但是最最最严重的,还是国家财政的赤字。
这国库一旦没钱,就没有办法支援地方政府,那地方政府就只能自己干,也不顾什么朝堂制度,怎么干有钱,那就怎么干呗。
一些盐产地的官府,自己也从事走私。
等于从长安发出去的盐和其它的货物,以及地方上所剩的资产,都落入私人的腰包里面,有些官员直接携款出逃,他知道管不了了,留在这里,怎么都是死,这真是雪上加霜啊。
“憨厚”的李义府还不知道外面已经乱成这样,他心中只有他自己,他才不会管那些百姓的死活,他还在不断的下令,催各地缴税上来,可惜那些地方官员都不知道去哪里了。
……
自由之美。
“公子,有人想从咱们这里购买一万件货物。”
徐九很小声说道,就跟做贼似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