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灌道:“松赞干布在位时,我们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好,这几年的争斗都是因为禄东赞为人狡猾,且狼子野心,如今禄东赞已经去世,吐蕃要改变禄东赞的政策,也是极有可能,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贸然拒绝呢。”
武媚娘道:“但还是禄东赞家族控制着吐蕃,另外,吐蕃人都是一群野蛮人,他们没有读过书,不知何为诚信,我们怎能尽信。”
郑善行突然道:“如果我们不答应的话,吐蕃方面肯定会认为我们要对他们用兵,那他们可能会会先发制人,向我们发起战争的。”
武媚娘道:“那就与他们一战,对付野兽,唯有将它杀死,方能换得永久平安,想以谈判促使和平,我看这是不可能的。”
李治听得眼中闪过一抹不快。
契苾何力一看有人带头,于是道:“臣认为皇后所言,也不无道理。”
武媚娘心中一紧,不是说没有人支持我的么?余光稍稍瞥了眼韩艺,见那厮很淡定,莫名得放宽心来。
郝处俊见契苾何力跳了出来,顿时急了,立刻道:“皇后,契苾将军,你们可不要忘记,如今太原计划才刚刚展开,南海那边还不知成败,这边贸然又与吐蕃开战,而且是在吐蕃如此有诚意和解的情况下,到时我们如何跟西北地区和吐谷浑交代?如今吐蕃愿意退去西北,这可一直都是西北百姓愿意见到的。”
李治点点头,道:“是呀!如果我不答应的话,那势必就会引发战争,而西北和吐谷浑一定会成为主要战场,他们心里一定不会支持这一场战争的,也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今西北百姓已经彻底融入我中原,稍有不慎,这十几年来的努力,可能就会付诸东流。朕看此事就这么决定,尚书令,此事还是由你去与钦陵谈判,你们谈完之后,朕再与他见上一面。”
韩艺抱拳道:“微臣遵命。”
张文灌他们是长出一口气。
武媚娘嗫嚅几回,最终还是忍住没有做声。
散会之后,李治刚出两仪殿,就冲着身边的武媚娘道:“你知道你方才在说什么吗?”
他真是气得不轻,因为他是再三考虑过的,权衡利弊,还是认为此时和解对于大唐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他的身体情况,也让他的锐气减少不少,要倾尽全力去消灭吐蕃,始终不符合大唐的利益,防止吐蕃往这边扩张,这才符合大唐的最终利益,吐蕃要去天竺,想拦也拦不住,天竺又不是属于大唐的势力范围,那就由他们去吧。这原本谈得也好好的,一切都如李治预想中的在进行,就是武媚娘方才插了那么一句嘴,差点就将武将给动乱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又会有很多变数。
武媚娘道:“陛下,臣妾当然知道臣妾在说什么,臣妾始终认为吐蕃人是决计不能相信的,陛下只能将此事作为缓兵之计,而不能当做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如何消灭吐蕃。”
“真是妇人之见,这事不用你操心。”
李治说完就快步离开了,他本来就不希望武媚娘干预军国大事,他让武媚娘坐在这里,只是让她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当个哑巴,没想到武媚娘不但出声,而且意见还跟他相左,事先又没有跟他商量过,这可是令他很不爽,夫妻不能共事,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以前他可不敢这么说武媚娘,他还是有些惧内的,但是因为红尘,因为那场危机,什么难听的话,他都已经说过了,有了第一回,就肯定会有第二回,另外,武媚娘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被粉碎,所以他也不是那么害怕武媚娘。
武媚娘看着李治气冲冲离开的背影,不但没有丝毫的不快,眼中还藏着一抹笑意。
……
“唉……”契苾何力一声长叹,朝着阿史那弥射、薛仁贵等一干将军道:“各位,其实我是赞成皇后的建议,这吐蕃不能相信啊!”
薛仁贵道:“话虽如此,但是中书令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如今国内发展的这么好,现阶段与吐蕃和解,对于我大唐是更加有利的,贸然开战,只要不能速战速决,我们也难以向天下百姓交代,陛下这般考虑,也是能够理解的。”
阿史那弥射道:“其实中原百姓对于吐蕃没有什么好感,关中将士也想打仗,只不过如果出兵的话,吐谷浑和西北地区就成为第一战线,那两边都在全力发展,他们肯定不想发起战争的,要得不到他们全力支持,我们还真不一定打得赢。”
契苾何力道:“这我当然明白,不然的话,一开始我就会反对。”
种种的一切迹象也反应出大唐对于吐蕃复杂的心情,别说平原,哪怕是山地,大唐也早就动手,偏偏是高原,而且这么高,要打上去,成本太大,获利太少,偏偏此时吐蕃还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将所有风险摊开来看,和要远胜于打,就是这么简单。
在李治做出决定之后,韩艺开始与钦陵展开更为深入的谈判。
经过三日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的互信友好协定。
首先一点,吐蕃还是属于大唐的藩国,维持原有的进贡与册封体系,吐蕃要换赞普,必须李治册封。
其次,吐蕃减少在吐谷浑边境的驻军,不能超过两万,而大唐方面不能增加在吐谷浑的驻军,维持原有的四万驻军。
这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