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卖官鬻爵造成了吏治的腐败
卖官鬻爵的盛行造成了吏治的腐败。历史证明,凡是买官卖官猖獗之时,就是朝政腐败、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大量买官者充斥官场,必然会产生一批贪官、赃官、庸官、糊涂官、酒肉官,以及一大批尸位素餐者。而且,买官者一旦履任,大都要搜刮百姓,巧取豪夺,搞得民不聊生。
卖官鬻爵的盛行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严嵩以贿放官时,沈炼即指出:“贿赂彰,风俗坏。”古语云:“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买官卖官的盛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有钱买得鬼推磨,无钱却教人顶缸。”最为可悲的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众人对丑恶现象表现出的麻木,正如明末清初人计六奇所言:“举世尽醉梦于其中而不醒矣!”
卖官鬻爵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受到有识之士的鄙视和批判。崔烈在得意于买到司徒之位时,却遭到儿子崔钧的抨击,认为他令“天下失望”,崔烈不解,崔钧明确告之:“论者嫌其铜臭!”《后汉书》记录了此言,成为对买官者的经典批判之语,一直为后世所引用。清代的陆陇其专门上疏批判卖官鬻爵之弊:一是使名节大坏,失国家养廉之意,买官之人,“不能发愤自励,则其志趋卑陋甘于污下”;二是买官之人越多,百姓受害愈深,故多一买官之人,“即多一害民之人”。严嵩倒台时,三法司定其罪状,第一项就是私下卖官,称:“爵赏,国家之名器,乃敢鬻之以敛货于己。”其实,买官卖官是犯罪行为,这在封建社会也是人人皆知的,它只能是私下的肮脏交易。
卖官鬻爵的历史反思(2)
以史为鉴,我们应该严防“铜臭”在官场的蔓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买官卖官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从体制上加以限制、根除,切不可“举世尽醉梦于其中而不醒矣”!
资料链接
历史上七大“著名”贪官
★梁冀(?~159年),东汉外戚,顺帝时任大将军,专断朝政近20年。聚敛财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贿赂。建私家林苑,方圆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杀。其家产没收变卖合30余万万,相当于东汉政府一年租税收入之半。
★杨国忠(?~756年),唐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玄宗时任吏部尚书。因其妹杨贵妃有宠而权倾中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选任官吏均于私第暗定。安禄山以“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随玄宗奔蜀时,被士兵杀死。
★朱 (1075年~1126年),北宋苏州(今属江苏)人。因献媚蔡京、童贯而得官。投徽宗所好,以承办“花石纲”为名,捞取钱财,以至家藏甚富,置田30万亩。凡谄事之人即得官,不附己者则罢去,时称“东南小朝廷”。钦宗继位,被罢官处死。
★王振(?~1449年),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永乐时入官为宦官。英宗时因受宠而擅权,成为明代宦官专权之始。大兴土木,广收贿赂,操纵官吏选拔、升迁。土木之变,策动英宗亲征,于土木堡兵败,为乱军所杀。
★严嵩(1480年~1565年),明江西分宜人,弘治年间进士,嘉靖时任内阁首辅。与其子严世蕃狼狈为奸,贪财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后被弹劾罢官,抄其家所得金银、珍宝、字画,数以百万计。
★噶礼(?~1714年),清满洲正红旗人,由荫生任吏部主事,后升任两江总督。搜刮民财,广收贿赂,在江南有贪婪之名。康熙五十一年,因江南科场案发,事涉受贿被革职。
★和 (1750年~1799年),清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因办事干练,深得乾隆皇帝信赖,倚为腹心,任军机大臣20多年。专擅弄权,控制官员升迁,大肆贪污。嘉庆四年(1799年)定其20大罪状,赐死。查没金银、珍宝极多,时有“和 跌倒,嘉庆吃饱”之谚。
冷眼静观中国式“消费神话”(1)
吴 颖
100多万元的劳力士手表,30万元的卡地亚胸针,500万元的钻石……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火速进入中国。据报道,随着许多国际顶级品牌登陆中国,中国品牌战略协会发现,目前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据预计,与日本不相上下,中国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但从财富积累的角度看,目前的奢侈品消费带有某种畸形心态。
拎着BALLY公文包、身着阿玛尼套装出入各种高档俱乐部,掏出万宝龙笔签字,不经意间露出腕间的伯爵镶钻手表,这是在北京国贸写字楼里上班的孙小姐对金领阶层的业态素描。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有10%的人有能力消费奢侈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一、中国特色的“消费神话”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在中国,花在奢侈品上的钱大约有90%是出自男性之手,其中主要是私营企业主在上演“消费神话”。那么具体到消费人群分析,究竟是谁在消费这些奢侈品?这些人群的身份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顶级服装代理商了解到,这些人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特别有钱的一类人,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他们追求的是极度虚荣。第二类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知识、品位,追求品质和精致,收入不菲,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奢侈品消费支出。第三类是收入中等的白领阶层,他们的月收入也许只够买一条GUCCI的小丝巾,但是他们是奢侈品的崇拜者,甚至可以攒下几个月的工资去购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10%具有消费奢侈品能力的人口却产生出了占总人口13%的消费者,这就是中国式的奢侈品消费方式和理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