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剑:新视野下的中国大战略_贾立政【完结】(7)

  官僚特权阶层之所以集体背叛,完全是为了他们的私利。与此同时,由于蜕化变质,苏共也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执政能力。

  在剧变后的俄罗斯,那些掌权的政治精英和发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大都就是苏联时期的各级干部。据俄科学院社会学所1995年的调查,当时在俄总统周围和政府部门任职的政治精英,有74%~75%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而那些发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则有61%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特别是共青团干部和经济领导人。

  专家点评

  刘江永:王正泉教授的核心观点认为,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是官僚特权阶层的腐败与“西化”。这提醒我们:一个曾经崛起的大国也会走向衰落,和平解体。居安思危,这对中国来说,也堪称是一个国际警钟。

  当然,苏联解体的原因并不只如此,它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本质上讲,苏联解体是其国家发展模式的失败和必然结果,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在内部和外部都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西方势力的介入只是外因条件而非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在理论上,前苏联曾经是混乱的,曾过高估计自身力量,导致国家元气大伤。在国际上,前苏联对华约组织成员国的控制和影响,也使得前东欧的国家形态害上了苏联病,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中国奇迹”至少持续二十年(1)

  海 闻

  中国经济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长。展望发展前景,其动力来自四个方面:规模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潜在的市场规模产生的内需,中国深入改革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

  中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保持着近10%的高速发展并不多见,因此,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也并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成为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继续?能持续多久呢?

  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首先,从时间上看,战后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周期大多在30年左右。但日本奇迹到上世纪90年代初就结束了,之后日本经济出现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10年。“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也持续了30年左右。到了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导致一些国家在危机后都经历了长达4年~5年的经济调整。

  其次,从发展模式和经历上讲,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也非常相似,都是靠外贸带动经济起飞,且在外贸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如遭遇反倾销,还有日益增多的贸易纠纷。上世纪80年代,在日本对美贸易出现大量顺差后,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对日货的抵制以及要求日元升值。中国现在也面临类似问题,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持续不降,美国也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会不会像当年日本一样,人民币开始持续升值,逐渐失去出口竞争力并最终导致经济出现衰退?

  再看中国经济内部的问题,也同样让人担心,如银行里的坏账,社会分配问题,落后地区贫困问题等。这些情况又类似南美一些曾经高速发展国家的情况。考虑到这些因素,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发展产生怀疑。

  我国政府非常有信心。这在“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表示。我认为中国还有继续增长的动力,至少还可以高速增长20年。当然,这种高速是相对的,年增长率大概在6%~10%之间。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的人力资源、劳动力成本至少还有20年的竞争力

  为什么韩国,包括台湾等“亚洲四小龙”到后来失去制造业的竞争力了,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了。

  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仍有较长一段时间的竞争力,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口众多。中国有13亿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要达到4000美元~5000美元,需要比日本、韩国、台湾更长的时间。他们大概需要30年的时间就能富起来,我们则起码需要50年的时间。二是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从硬件上已经可以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相比,人均收入也会很快达到5000美元,但中西部、东北地区还相当落后。三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其他方面的管制,我们的农村人口远远超出目前这个经济水平所应该有的比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人口下降的过程。日本的农业人口在战后50年中,从50%下降到5%。韩国从63%降到11%。台湾地区从56%降到7.8%。而我们到2004年仍有70.8%的人口是以农业为主,有58%的人居住在农村。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想真正完成起飞,其农村人口一定要降到20%甚至以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多长时间,取决于我们的农村人口的转移有多长时间。如果我们还需要20年的时间把我们的农村人口从60%降到20%,那么我们在这20年中还有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在未来20年中,除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我国的主要产业仍是制造业,而且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

  二、国内市场规模产生的巨大内需将成为未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现代经济尤其在工业生产中,市场规模对企业和对整个经济来讲都非常重要。以前,要保证生产规模,可以采取专利保护的办法。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知识更新此起彼伏的情况下,单靠专利来保护企业的规模是远远不够的。你可能仍然持有某项专利,但其他企业已经发明了更好的产品,使得你的生产还没有达到需要的规模就已经落后了,就没有市场了,企业就会亏损甚至破产。一个产品的生产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也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其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提高国民的购买力。13亿人口的购买力提高了,我们的国内市场就自然形成了。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可以用国内市场带动经济的增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