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潜也不再勉强,顺势直起腰来。
小公子松开李潜的胳膊,望着他笑道:“冒昧请李公子前来,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李潜不知如何称呼他,正迟疑间,小公子已经看出了他的尴尬,连忙歉然道:“哦,忘记向李公子自我介绍了,在下姓项,李公子如不嫌弃,叫在下一声项公子就是。”
李潜拱手道:“李某惶恐,失礼之处,还请项公子海涵。”
项公子笑容更加灿烂,道:“李公子太客气了。请。”
进了房间,李潜才觉得房间很大。比上次在武都公孙恒请客的房间还要大上一倍。不过,房间的摆设很普通,应该是酒楼自带的。看得出这位尊贵的项公子并没有公孙恒那么招摇。
三人分宾主落座。主人自然是项公子,客人是李潜,作陪的就是萧瑜。而那位在走廊上让李潜吃了点小亏的大汉并没进来,依然在外面尽职尽责的担任门卫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等三人落座,仆役上酒菜。酒是葡萄美酒,菜是生羊脍、剔缕鸡、浑羊殁忽、汤洛绣丸四样。酒过三巡,三人说了几句客套话,萧瑜突然把话题引道了春风楼上,道:“刚才萧某在楼下见李公子对这春风楼的匾额很感兴趣,不知可得佳句?”
项公子听了立刻也来了兴趣,道:“前日听了李公子的送别诗,在下惊叹不已,非常佩服李公子的才学。今日,在下极想听李公子再作一首传世好诗。”
李潜暗忖,这诗哪是说作就能作的?就凭我这点功底,写个“江上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的打油诗还差不多。要想让我作出好诗,除非剽窃。但剽窃也是要付出劳动的。就拿那首送别诗来说,虽然是我剽窃李白的,但也浪费了我好多脑细胞,才从无数送别诗中好不容易找到的能够贴合当时场景的一首。再者,我又想作诗人,也不指望作诗混饭吃,你们怎么老是逼我剽窃呢?
但李潜也只是如此想想而已。他沉吟片刻,道:“回项公子,刚才在楼下看到春风楼的匾额,在下的确有了几句,只是不成诗。”
项公子笑道:“无妨无妨,纵然不成诗,有佳句也可佐酒。”
李潜便拱手道:“如此,在下便献丑了,还望项公子和萧先生多多指教。”于是,李潜便吟出了那首在后世无比著名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吟完此词,项公子和萧先生立刻惊呆了。李潜心中暗笑,虽然这首词脱胎于王之涣的《凉州词》,比原来的四句诗只少了一个“间”字,但经过重新断句,其意境不输于原诗,而且切合韵律,可作为独立的一首词。即便王之涣本人来了,李潜也不怕,因为他根本就没剽窃嘛,谁敢说他剽窃,他跟谁急。虽然此词与那首诗差不多,只是少了一个“间”字,但由诗变词叫再创作,懂不懂?再创作怎么能叫剽窃呢?类似的再创作还有杜牧的清明诗,也可断句成词,李潜记得应该是这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许久,项公子从震惊中反应过来,击掌道:“好,好,好。李公子的长短句果然绝妙。特别是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更是妙不可言,称的上是传世妙句。李公子,在下敬你一杯。”
李潜客气两句,与他同饮一杯酒。
等他们喝完酒,萧瑜拱手道:“公子大才,萧某佩服。”
项公子笑道:“萧先生难得说声佩服,原本普天之下,能让萧先生说佩服的只有徐诚朴先生,如今又多了一个李公子。”
李潜做惭愧状,“萧先生折煞这下了。在下不过山野村夫,岂能与萧先生相提并论。”
萧瑜正色道:“萧某虽然狂傲,但从不虚伪,佩服就是佩服,不服就是不服,从不虚言。这佩服二字,李公子当得起。”
第七十五章 烦恼
这是今天多发的一章,全当道歉。
--------------------------------
第七十五章烦恼
“当得起”三个字在李潜看来从不同的人说出来有不同的意义。如果田究这样对李潜这样说,李潜只当他是在放屁;如果是公孙恒对李潜这样说,李潜只是认为公孙恒是为了拉拢他而微微一笑;如果紫澜对李潜这样说,李潜会认为那是她对自己的无私鼓励;如果徐简对李潜这样说,李潜会认为那是他对自己的期许,同时也是自己的责任。但萧瑜这样对李潜说,李潜就不得不三思。萧瑜虽然看上去象个教书先生,但其实文武双全,而且是五皇子身边的人。这个身边的人并非是五皇子身边的奸佞小人,只知道讨好五皇子。相反,他是五皇子身边的智者,是五皇子的引路人,从某种程度来讲,他就是五皇子的老师。这样一个人对李潜说你当得起,其中的意味颇让人寻味。但李潜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相反,他听到萧瑜如此说,反而很惶恐,长揖道:“萧先生谬赞,在下不胜惶恐。”
萧瑜与项公子交换了个眼色,项公子笑道:“今日,没有外人,李兄不必拘束。在下对李兄亦是佩服的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