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中层军职少的问题,李腾在龙虎将军下设统军三名(屈世卿、上官良辅、梁子岩)、将中郎将扩充到十二名、郎将扩充到三十名、校尉扩充到九十名(其中有部分象傅元鼎一样虽然有校尉军职但统兵极少。一般这些人负责西域各地的城防。只有调到一线部队或紧急扩充兵力时才满员统兵)。但相比虎贲军十万人的兵员基数,这些官职还是少,所以,虎贲军出现了一个基层升迁到中层容易,中层到高层升迁极难的局面。
一般士卒只要能进虎贲军的一线部队,表现出色的不过五六年就能升到校尉,但这一级是个大坎,能从校尉升到郎将的,这二十年来屈指可数。至于郎将以上,二十年来只动了不到五个人。无他,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那些统军、中郎将、郎将离职或战死才能腾出地方来,否则根本不可能有空缺。而那些统军、中郎将、郎将又很少亲自上战场,离职的就更少了,所以空缺极少。
傅元鼎自从入了府中,除了教导李渊之外,根本没机会带兵,自然也一直没有军功。没有军功累积,日后即便有郎将出缺,他的军功不足也难以升迁。所以傅元鼎才想与李渊一块去前线。一来可以保护李渊,二来也积攒些军功。傅轲知道他的想法,所以同意了他的要求。
李清今天的心情很郁闷。刚刚他的上司告诉他,他被选中到一线部队去,要他回家安顿一下,做好准备随时出发。
现在已经入秋,天气寒冷而且很快就要下雪。虽然他不知道前线在哪里,但无论在哪里,终究不如留在敦煌猫冬的好。再说,万一下了雪或者战事一时半会停不了,整个冬天可就得在野外度过了。西域的风雪有多大?那罪是人能受得了的吗?他在府里当值时经常看到一个扫地的仆役,右脚的脚掌没了,而且整天咳嗽。听说他就是因为冬天在外执行队伍,结果遇到了大风雪迷失了方向,被埋在雪地里整整一天!等同伴找到他时,他的右脚全都冻坏了,而且还冻伤了肺。武威公可怜他,让他在府里做些杂活。每月还多给他一倍的薪俸。
李清不想领那多一倍的薪俸,更不想自己也变成那个样子。他没结婚,好日子还长着呢。可不去行吗?不行!服从军令是虎贲军的铁律,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
下了值,交了军械,李清垂头丧气地走冷风肆虐的街道上。他大哥李浑还没回来,自己家里冷冷清清的,他也不想回去。放在平日,他肯定会与几个关系好的同僚一块去喝酒,消磨下漫漫长夜。但今天因为知道要去一线部队,他心情极度不佳,婉言谢绝了同僚的邀请。
走了没多久,正低着头想心事的李清察觉到迎面走来一人,他本能横着让了两步,谁知那人也横着走了两步,继续堵在他面前。李清立刻退后两步,摆了个防御姿势,一边抬头观望,一边伸手按住腰畔的刀柄。
看到来人的面目,李清立刻放开刀柄,拱手道:“属下拜见傅大人。”
来人正是傅元鼎。他双目如电望着李清道:“刚才,若是有人想对你不利的话,你早横尸街头了。平素里看你挺机灵的,怎么今天如此迟钝?”
李清大为惭愧,道:“属下……”
傅元鼎一摆手,道:“行了。不用解释了。不就是因为被抽到一线去,心里不舒坦吗?不过,你若是这个样子,一辈子就做个小行正吧。武威公曾多次讲过,军人要无条件服从命令。武威公还说过,无论什么环境下,军人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有一丝懈怠。这两条你做到了吗?”
被傅元鼎训斥了一通,李清立刻挺胸抬头,用力答道:“属下知错了,属下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傅元鼎满意地点点头,拍拍李清的肩膀,道:“很好。走,跟我去吃酒。”说着扭头便走。
李清按捺住心中的纳闷,快走两步跟上傅元鼎。
两人来到撒马尔罕酒馆。这是一家康居人开的酒馆,已经营了十多年。在敦煌,有很多来自昭武九国甚至更西的大食国的商人。对于这些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沿着丝绸之路来到西域的异国人来说,这里是他们最放心的地方。用他们的话来说,整个西方甚至连他们的国家在内,再也没有比武威公的城市更安全的了。对于这些人,武威公的态度是,无论来自哪里,只要做生意照章纳税,一律一视同仁。不过,想要长期定居(一年以上),对不起,得申请长期户籍。持有长期户籍,可在税收上享受与汉人一样的待遇。没有长期户籍,从事商业经营的,税率比汉人高一倍(汉人的税率是二十取一,胡人税率十取一)。没有长期户籍而且滞留一年以上的,一经查出直接驱逐出境。虽然税收只有十取一,比西域外的很多城市的税率要低很多,但一年累积下来也不是个小数,很多胡人都算透了这笔账,纷纷申请长期户籍。比如这家酒馆的掌柜。
酒馆掌柜看到傅元鼎立刻小跑着迎出来,满脸堆笑,手抚胸口,深鞠一躬,用带着胡音的汉语道:“傅大人,您请,里面有不少人在等您。”
李清听了暗自诧异,原来傅元鼎还请了别人,而且请的人还不少。他要干吗?发大财了吗?
在掌柜的带领下,傅元鼎与李清穿过院子来到北屋。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嗡嗡的说话声。掌柜的挑开门帘,傅元鼎对李清道:“你先进去,我去去就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