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扶起萧先生,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眼下可有妙计?”
萧先生捻着胡须思忖良久,才道:“萧某有一策,只是耗时日久,恐殿下难以接受。”
少年皱眉,“多久?”
萧先生伸出一根手指,“十年。”
少年微微吃惊,“这么久?先生应知父皇有意三五年内立太子,若立了我两个兄长,岂有我的活路?”
萧先生叹道:“只是殿下身边得力的人太少,若是仓促行事,恐适得其反。”
少年道:“先生且说说看。”
“高祖立国不久,曾重新颁布《平田法》,并制定《百族谱》,此事殿下可知?”
“高祖重新颁布《平田法》限定门阀田亩上限一事我知道,只是百族谱是什么?”少年诧异。
萧先生解释道,“百族谱乃是高祖立国之初,遍查天下门阀世家,从中选出六十三家门阀,又从勋贵国戚中选出三十六家,加上皇室,共百家的谱系。高祖曾规定,后世门阀贵戚不得出自这百家之外。皇室子弟,三代后无军功者除爵。”
少年奇道:“竟有此事,我怎么不知?”
萧先生面露诡秘之色,“殿下还记得萧某曾在弘文馆任职检校郎吗?萧某曾有幸见过弘文馆秘藏的百族谱原本和一份高祖留下的手谕。这份手谕是写在百族谱后,原文是这样的,汤武革命,吊伐桀纣,虽灭其国,不绝其祀。”
少年低声沉吟道:“虽灭其国,不绝其祀。”
萧先生道:“这份手谕大有文章可做。萧某曾查过百族谱,发现其中一些家族已经绝迹,而这些家族的财产,全部被其姻亲吞并。世家门阀本来就相互结亲,为的是巩固其势力,但很多名列百族谱的世家本来就人丁不旺盛,互相结亲后,这些门阀渐渐被其姻亲所蚕食,最终消亡。就拿公孙阀来说,其吞并的姻亲不下三家,有案可查的原本名列百族谱涂、乐、靳三家全被其吞并。”
少年立刻明白了萧先生的意思,“先生的意思是说,要恢复这些已经消失的世家门阀?”
萧先生点点头,“没错。高祖既然在百族谱上写了汤武革命,吊伐桀纣,虽灭其国,不绝其祀这样的话,就是希望这百族永远有后人,而很多顶级门阀吞并了百族谱上的世家,显然不符合高祖手谕的旨意。”
少年沉吟道:“此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第四十七章 爱与理智
听到少年的问题,萧先生微笑道:“若公子让这些家族恢复了,那么这些家族将站这哪一边?”
少年摇头,“若是那些门阀故意放出个傀儡呢?毕竟这些消失的世家早已经不存在,是否能找到他们的后人还未可知。再者,即便找到了他们的后人,他们能否真的对我死心塌地?”
萧先生道:“萧某曾经仔细查过,除了年代久远确无后人加上犯了十恶不赦重罪的七家,剩下的二十二家没有问题。另外,此事必须由殿下最信赖而且能力出众的人去做。一则,可方便控制这些家族,使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殿下效命。二则,也可防备那些世家在交割财产时偷梁换柱,把负担转嫁到百姓头上。不然好事办成坏事,不仅不能让殿下获益,反而对殿下的声望是个致命的打击。”
少年沉吟片刻,道:“如何向父皇提起此事?”
萧先生道:“殿下自然不能直接出面。毕竟您的两个兄长可都盯着您。”
少年皱眉,“那怎么办?朝堂之上我根本没有可用的人。”
萧先生露出智珠在握的微笑,“此时没有,并不代表以后没有,而且应是很快就有。”
少年惊讶,追问道:“先生,计将安出?”
萧先生掩不住得意地说:“徐大人久在朝堂,且是士林领袖,朝堂上的庶族官员一向以他马首是瞻。虽现在被陛下贬官,但影响力依旧在。如果殿下能折节相交,定然能让他效命,通过他也可以将其他庶族官员聚拢到殿下身边。”
少年迟疑道:“徐诚朴一向清高自守,且从不与皇子交往,如何让他为我所用?”
“此刻徐大人已被贬官,若殿下能亲往视之,态度恳切,抚之慰之,回京之后,再寻机向陛下进言,让其官复原职,徐大人定对殿下感激不尽,自然能为殿下所用。”
少年茅塞顿开,欣然问道:“此计有几分把握?”
萧先生道:“万无一失。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徐大人此刻乃是雪上加霜,殿下与之相交,乃是雪中送炭,若能助他官复原职,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少年欣然点头,“如此甚好。若得诚朴先生相助,此计可成。只是不知道诚朴先生被贬到哪里做驿丞?”
萧先生笑道:“说来也巧,正是凉州城外的胜方驿。”
少年笑道:“果然是巧。那有趣的家伙去了凉州,诚朴先生也要去凉州,若是能将两件事一块办了,就不虚此行了。”
萧先生点点头,“如此当是天助殿下也。”
笑了一会,少年道:“诚朴先生到了哪里?”
“昨日得的消息,徐大人已经到兰州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