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苦笑录_陈公博【完结】(39)

  第二件大事就是济南的事变,当《革命评论》出版至第二期,日本军队即攻挤南,蒋先生连夜混出了城,我们军队直撤到韩庄的南面。本来这件事是无可批评的,但我当时实在痛恨黄郛。因为黄膺白表示,南京北伐,必要攻济南.日本田中或者要出兵山东,以阻北伐之路。所以北伐必须先要打通B本一条路,而打通日本又非他出马不可,这是他攫取外交部长的终南捷径,但黄膺白虽然做了外交部长,田中还要出兵,黄膺白说了大话不算数,在济南曰军攻打城门之时,还在威胁之下.签字承认是由我方启衅。这种外交实在太丢脸了。《革命评论》焉可以不攻击?膺白先生是蒋先生的把兄,而又是蒋先生的亲信,我们的言论攻击政府已经是了不起+若攻击黄膺白更是了不起;这更使蟬命评论》早日夭折了。: .

  第三件大事不止使《革命评沦》无疾而终,尤其促成抂蒋合作的破裂。五中全会开会不久,胡先生:已动程由海外归来。胡先生之出国是在四中全会开会之后,同行的还有孙哲生多人,胡先生这次归来,蒋先生感觉十二分的恐怖。有一天宋子文先生打一个电话来:

  。蒋先生今早由南京到上海,说立刻来看你,请你不要出门。”子文先生的声音很迫急.

  “我去见蒋先生罢.我的地方太小。。我推辞着,因为蒋先

  125 ,生那时每次来上海都约我在孔庸之家会面,而我的地方太隘,确不敢届尊.

  。蒋先生是必要来.就让他来好了.’子文已经挂起电话。

  .不一刻蒋先生果然和子文同来了,蒋先生照例问。你还好吗。之后,说:

  。胡展堂就要回来了,你知道吗?,

  。我不过从报纸得些消息,还不知详细情形.,我莫名其妙。

  “你觉得他回来会怎样?。蒋先生询问我的意见。

  。我看也没有什么罢.。的确我看不出什么。

  “唔,他回来一定要动兵的.我们应该要准备.。蒋先生突然的说。

  。胡先生回来也不见得有办法,我看不用兵还是不用兵好……。我还摸不着头脑.

  。你认识刘铁夫吗?。蒋先生又转过别一千题目.

  ‘我认识他的.。我知道这和军事有关.

  。那很好.请你下午三点钟到西摩路子文家里再谈.。蒋先生再闲谈了一阵便走了。

  下午三点钟到西摩路,蒋先生让我坐在饭厅。那时刘峙也到了,我们只是四个人谈话.

  。你立刻回去,把你的军队预备好,等命令.。蒋先生对刘经符说.

  。是.。刘经符便起身辞退,大约他们已经在早上谈过话了.

  。请你把刘铁夫找到,叫他秘密到天津塘沽把白健生的军

  'z‘队抢过来尸。蒋先生向我说.他知道塘沽的军队是唐孟潇的旧部.

  。这样.我要通知唐盂潇不要?。我问,因为刘铁夫是盂潇的部将.似乎非通知孟潇不行。

  。暂时不要告诉孟潇,你告诉铁夫,如果可以把健生捉住,便杀了他。。蒋先生有点紧张神气,。你们要赶快作宜传工作,所需经费多少,拢子文商量罢了..

  我们又谈了一阵便散去,蒋先生当夜回南京.我回家打了一个电报给巴黎的玨先生,并且把上项消息告诉了孟余和励斋各位.然而聪明的胡先生这次回来倒不是为用兵而是上尊号的;他知道不能和蒋争,只想在南京分尝一脔的滋味。他在欧洲已起草了一个改革国府的方案,上设主席,而下设五院,藉名是实行建国大纲,而对于大纲所规定的条件,倒不注意它是否已成立.胡先生所要的仅是立法院,而把国府主席让之蒋先生.这个方案是蒋先生所需要的.蒋胡既已合作.所谓动兵固然不成问题,蒋先生要表示示好于胡,自然对于嬋命评论净要它立刻停版丫。

  《革命评论》和《前进>>的补助费于无缘无故中突然中止,在蒋先生或宋先生的意思,以为两个刊物没有资源,一定要自动停版,然而这两个刊物决不会因为中止补助费就会停刊的.即以《革命评论》而言,每期销售一万五千本,每本卖价是一角,而批发是五分,如果能收足的话,每月也有三千多元,我们的基本执笔者只是每月支生活费一百五十元,似这样努力维持下去.实在毋须乎停版.

  《革命评论净停止了补助费还在出版么?蒋先生有些气

  2 27了.于是由军誓机关警告承印的印刷馆.如果再代我们印底革命评论》的话.一律封闭.更恐有人贪利秘密印眉o,于是再来警告承镐《革命评址>)69.书坊,见有卖《革命评论净的.便指挥流氓拿石块击坏书店的玻璃窗.你想书店的大玻璃宙每块都值十几二十元,而卖《革命评论》的利益,每本仅赚五分的微利.会打算和胆小的书店老板们.自然见着《革命评觔,都敬鬼神面远之.一律婉词谢绝了.我们见书店不肯代卖.又散发给马路的书摊,在南京指挥下的流氓,见摆有《革命评论》的书摊,逐一捣乱.把报贩和书sE大打一:顿,这班可怜的书贩报贩,所得《革命评论》的余利,实在不够医药和养伤,于是对于我们也只好抱歉,避之则吉了。南京的手段还不止此,以政府的命令通告上海邮政局,扣留《革命评话>),这样,我们风行一时的周刊半本也寄不出上海以外.在这次雷厉风行的命令之下,只有一个人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上海市党部的厨子。因为那位厨子先生是管包饭的,他的消耗自然以煤柴为人宗,邮局把扣留的《革命评沦》都抬到市党部,除极少数给党老爷无偿的过癮之外,都由厨子拿去作煮饭之用,省却了一笔煤柴费.那位厨于先生是否对我私衷感激,不得而知.但在这次风潮动荡之中,他确实受其益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