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冬天,其实远远没有去年冷。
去年是陈二狗懂事以来最担心的一次,连续的大雪下得让人心惊肉跳,不过自来河东的运粮队伍却没有被风雪阻挡住,那是军人在运粮。然后抚宁军的士兵挨家挨户突击抢修,帮助民家修补透风的地方。
所以在这个很少看到军人的地方,这两次是陈二狗对军人的印象留存。
河东运来的军粮需要钱购买,那时买得起的人不多。不过县衙的施粥虽然掺杂了泥沙,标准却大幅高于以往。陈二狗会很机灵的多次排队拿粥,为此和别人起争执打了几次架,就被全光头挂上号了。
听说当时形势很严峻,为了稳定民情维护秩序,领导集体中有人建议判陈二狗死刑。
但全光头上报情况后王雱不同意,且亲自做出批示:这种时候想多吃一些的,算错但不算罪,更不是什么死罪。特么的瞎扯淡,肚子饿了想多吃两口就是死罪,那么掏空了抚宁县且逍遥在绥德军饮酒观雪作诗的那群权贵、又该咋整?
当时王雱没说怎么处理陈二狗,但已经有了“算过却不罪”的基准,全光头也只能把二狗爆扁一顿后放了。
那时候是最冷的冬天,前所未有的冷。抚宁县还困难,县衙给了炭火辅助却很少,远远不够。于是陈二狗灵机一动、脚一滑,背着老娘混入水泥厂里。因为那里是烧火最多的地方,大烟囱始终冒着浓烟,在那个范围内,把身体贴在墙壁上感觉是温暖的。
其他老百姓有样学样,纷纷像陈二狗一样的聚集在炼焦厂和水泥厂取暖。后来二狗又被抓起来了。
当心核心工艺技术机密泄露,便又有声音要敲山震虎,再次建议判处陈二狗死刑,驱赶百姓离开两个厂区。
那个时候王雱召见全柏林询问。全柏林没心没肺的回答:“陈二狗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但他肯定不是什么刺探机密煽动百姓的奸细!”
这是实事求是深入基层的好处,哪家什么情况,谁是个什么尿性全光头还真的基本清楚。理论上老全这个论调当然存在误判的几率,但微乎其微,于是王雱再次批示:像光头同志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的瞎几把扯淡。人们冷了,朝有暖气的地方聚集而突破了规矩的,算错,但不算罪。
于是那次时间又以陈二狗又被打了一顿了事。许多时候若不是担心老娘饿死,其实二狗更愿意在号子里,号子里有吃的。但光头大队长知道二狗的尿性,通常都不关他,都是几巴掌把脑壳打肿后就放回去,下次再有问题又捉来殴打。
所以大雱的法官做的还算轻松,上任起,基本没有需要“开庭审判”的案子,多数是治安问题和民事问题,下面的人很快就能解决。
许多经验丰富的大法官们都说王雱的刑案政绩是维稳维出来的,也许吧,都是做事而已,王雱宁愿主动出击,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把许多问题扼杀在摇篮或者初期就很快解决,而不想像司马圣人似的呐喊着自由口号,把问题放任到不可调和后升堂杀人。
以上这些,就是陈二狗一年来的经历。
募兵政令被王雱确认后,全光头去把二狗捉来让他签字按手印。二狗稀里糊涂的问“按了手印可以干啥”。老全给他后脑勺一掌说“可以领取一套军服,可以吃皇粮”。
“好啊。”当时陈二狗就被忽悠了。
报道后的确领取到了粮食和衣服,却被老马指挥使虐的死去活来。但初期几天适应过后二狗觉得还行,老娘也可以吃那种工人才吃得起的军粮了,听人说吃这种东西病痛会少些,活的长久些。陈二狗也就此安定了下来。
问题人物都有个特点是,工厂不太愿意要这些家伙,不去做工的话,这些家伙未必有多坏却就是能添乱,他们的存在能让全柏林感觉很销魂,整天就要管控着这些人。于是这次,武装部长老全把他们全部忽悠进来、交给军方调教了。
臭味相投的情况下,陈二狗显然是他们这群新流氓的头领,也的确因素质过硬被马金偲委任为了新兵营领队,看其表现,新兵营解散后会正式授予职务。
陈二狗最没想到的是,这个午后,亲眼目睹了那个几次和陈家命运息息相关的知县小爷王雱。
午后王雱来视察新兵营。乃是临时突击,老马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急忙下达了紧急集合的命令。
训练是很有效的,事实证明这些个流氓领悟军规的悟性高于寻常人,于是全体列队后等候着王雱视察,全部人都站的笔直。
犹如阅兵,王雱走在前方挥手问好时,这群新兵蛋子大声回答“大人辛苦了”之类的酱油话。
理论上这样不太好,但这就是传销,大雱需要这样的东西,大雱作为这只部队的创始人、旗帜,一定要形成他们心目中的信仰,要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凝聚力。
要达到这个过程有许多方式,无疑喊口号也是其中之一,一千次不行就十万次,那就行了。
然后多线并进,过组织生活除了让他们有归属感有凝聚力外,其实也是让他们从老兵的口里慢慢去了解大雱的不败战绩和英明神武,在加上王雱现在的民望,还给了他们不错的待遇,重新定义了他们家人的“军属”的属性。
这就是三维立体化的塑造,是信仰的一种。最终大雱会是他们心中的神,只要大雱的理念还在,这只部队的血统就一定不会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