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牛逼的是,陪着团队一直看着这个怪物运行至下午,它哐啷哐啷的声音相反有所减小,震感不如之前那么强烈了。
大多数人对此不明觉厉。
王雱一拍手道:“各位,这就叫磨合。工艺缺陷越大的东西越需要磨合,部件和部件间存在冲突,就需要扭着来,但你们的精工锻造,造成了它的整体强度不那么容易散架,于是就局部进行磨合妥协,就像政治一样,虽然带着病,却会一定程度进行相互妥协,抹去各自的棱角后,冲突就不强烈了。”
老罗爹一想是这个道理,点头道:“大人英明,说的是,不过这却代表相互间的间隙误差更大,效率指标再一次大幅降低。”
王雱点头道:“这是肯定的。但是我没有完美强迫症,能用就行,且我敢肯定继续磨合下去,多部件间的冲突会越来越小,效率还会逐步降低,但它就是可以运行。”
众人又面面相视了起来。
又观察了半个时辰,王雱再道:“诸位不要泄气,我确定这东西它不叫工业化,因为除了你们合力外,它不可能被别人造出来,也就是说不可复制,却真是一项咱们手里的黑科技。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降低磨损、提高效率。”
老罗爹眼睛一亮道:“该怎么做请大人示下?”
王雱道:“降低转速,扩大机器规模,这两个措施都是立竿见影的。”
具体解释了一下,老罗爹也就完全理解了。假设手工精加工的误差是一个恒定值,那么放大部件也就等于缩小误差。
所以但凡这类东西的早期形态,都会是傻大粗,东西越小,需要的精细程度才越高。
另外,过高的转速运行也会降低容错,在工艺不成熟的时急速增加磨损。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快跑的时候肯定比慢走容易摔跤,小铃铛都有体会。
这些都要慢慢的来,通过积累,都能逐步改进工艺解决掉。话说后世土共的工业,也是从低转速拖拉机头都造不好起步的,慢慢过渡到中高转速机器,又过渡到四代战机用的涡扇发动机出炉。英特尔芯片工艺也是从频率33起步,过渡到第三代14纳米的5000+赫兹的。
至于现在,能用就行,成本和热效率都不考虑。
那么王雱心里也比谁都清楚,头几代工艺大抵都会是这德行,无法小型化也无法精细化,震动过高效率太低,注定了不能用于精加工行业。譬如大雱最早期的设想是,若能把这东西作为机械动力带动钻头加工枪管就牛了。
现在看显然不行,它只会通过那牛逼的“威震天”技能,毁掉全部枪管和钻头。
不过用于水泥生产上的碎石环节,或是城墙项目上的大型吊,又或者是矿井内部的开采、传输带运行,完全是可以的,真能很大程度释放出人力来。
不过这东西可以用来发电,再用电机带动造枪流程的自动化是没问题的。技术来说暂时没门槛。当然,能量的转化效率会低劣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暂时来说没有商用前景,但可以作为技术储备、作为进入全面性国战时期不计成本的战争潜力来爆发。
然并卵,想到这里也仅仅是大雱的YY,天下事还都是钱的问题,现在钱太少,抚宁县体量也不太小,贪多嚼不烂,王雱其实没那个打算乱搞,耗费过多的资金精力而点歪了科技树。
这些YY都是将来的事,现在有限的精力和资源,仍旧只能围绕冶金材料和蒸汽机两个项目进行集火公关。
抚宁县的人都知道不能和大雱谈钱,但大魔王发奖状却从不吝啬,很奇怪,在大雱治下这些家伙就是对奖状很感冒。
“你们都是国朝栋梁,民族英雄。现在国朝内忧外患满目疮斑,没太多能力对你们进行实质奖励。我会授予蒸汽机团队集体一等功,每人的名字都会记录在奖状上,这是荣耀簿,这份荣耀会伴随你们一生,也会算你们对帝国的入股,二十年后这个团队中的人许多会作古,但只要我大雱还没死,那时你们的后代一定能获得这份‘股权’的兑现。”
把他们忽悠的怀着虔诚又发亮的目光全体立正后,大雱便溜走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伟大的时刻
回到县衙后,大雱开始思考往后蒸汽机的出路。
很不幸这一代机器毛病太多,也因为差少一些关键材料达不到,导致效率也太低,造价太过丧心病狂了。从商业角度说当然是不能用的,所以暂时不抱有指望能卖给叶无双。
如果西北联合投行仍旧是大雱执掌,那当然没问题,会左右倒右手,政务层面进行统筹,作为验证,为水泥生产线和矿井采购第一代蒸汽机,进行不算利益的产业升级。
但叶家应该不会这么干。
机械厂内,造枪生产线暂时用不了。炒钢流程倒是能用上,那要经过一些设计磨合,然后涡轮加氧装置上也能释放不少的人力和马力。另外城外的城墙项目大型吊上可以使用。
这些如果讲利益,当然不划算,却是一个必须有的过程。就像小孩子要喂奶给他吃、他才能长大一样,也像当初大雱给整个抚宁县的粮食补贴,现在这些姑且算是工业补贴。
于是计算下来,王雱做出了对蒸汽机项目组的批示:
对首机进行为期两月的密集型测试,顺便研发蒸汽机配套的应用土壤,譬如设计用于炒钢和大型吊的传动系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