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李参写了两封私信给曹首义,让他退兵。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当初李参刚不过抚宁县的纨绔子弟王雱,又没有明面上的指挥权,导致李参威望直线下降,现在曹首义不撤军,且曹首义能够拿出绥德县委托调查“临夏三百命案”的文书搪塞,至此,陷入了僵持阶段……
种鄂作为永兴军路都总管,也接到了李参的私信,且监控到了曹首义的部署。
但是很无奈,绥德军不过大里河种鄂也无法干涉。首先绥德军没有违背戒严令,其次,恰好就是因为前期王安石相爷的天下兵马戒严令,打散了一切大集团军的指挥权,所以种鄂将军哪怕知道曹首义的做法绝对有猫腻和问题,但无法干涉。
这不奇怪,永兴军路帅司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单位,只是战区指挥部。也就是集团军概念,由各个有一定自主权的作战模块组成。曹首义就是模块,种鄂就是指挥部。
在特殊时候、军事上不会允许集权,各模块会收到“不许接受军事命令”的要求,进行枢密院直管。这就是王安石的天马兵马戒严令导致的。
所以在这个当口,没有枢密院的特别授权,种鄂就不具备针对曹首义的指挥权。
与此同时,前期国战气氛紧张的那阵子,种鄂被王雱的奸臣书弹劾,被老司马收拾的不要不要的,一口老气憋在胸口,现在也就不想管王雱的事了。
因为在种鄂看来,王雱的这个剿匪行动是多余的,可以避免的,这不仅仅是针对国内利益集团的问题,还有很大可能会再次引发宋夏的军事对持。这是种鄂反感的地方,他也觉得王雱疯了……
同一时间八方云动,吕惠卿紧急进入京兆府周旋,正在对永兴军路提刑司的官员周旋公关。
吕惠卿利用王安石的名头,说的很严重的样子,把这些胆子极其小的提刑司官僚吓得不要不要的。
吕惠卿想干什么呢,想围绕当初那一群人联手贱卖抚宁县事件,强势公关提刑司,想要拿到抓捕曹首义的司法授权。
这就显得非常难办了,一边是涉及了一大群权贵夹在屁股里的屎,还面临朝中老王相爷的威压。另外一边,曹首义可不是一般武将,他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堂叔,西北重将。
前阵子京城的乱局那是大家都顾忌的,倘若再来一次,而皇帝没缓过气来真的大行了,那天下相当于就是曹家的天下了。
所以吕惠卿的周旋也是等于攻坚,轻易是拿不下来的,导致了永兴军路提刑司乱做一团,分为两种观点无法平衡,一些人认为不得得罪曹家,一些人又认为不能得罪王家。
看似僵持不下来,其实王雱派吕惠卿前往京兆府公关的用意,根本不是真的要拿到授权抓捕曹首义。王雱的真实用意是把这事假戏真做,这么一来,提刑司必然透露出消息。
当曹首义知道王雱打算从政治层面上要“跨区抓捕曹首义”,那么他老曹的心态必然被影响,也必然被放在聚光灯下面。那个时候,抚宁军就能放心剿匪,吓唬人曹首义敢,但在各方的聚光灯下,他绝对不敢真的做什么。
这就是整体战术的部署……
第三百九十七章 把此贼斩了
临近了通牒日期,原本各怀心病的三山七寨临时组成联盟,还排除了统一的代表到抚宁县,和王雱谈判。
抚宁县县衙大堂。
那个被困起了手脚的脸上有刀疤的家伙,进来后就仰头哈哈大笑。
王雱就愕然了,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听三国故事话本听傻了,因为记忆中,似乎只有三国演义中那些个谋士被杀之前喜欢这样的。
仰头长笑了一下,却是也没人回应询问,唯独就是王雱在摸着下巴神色难明,这个来谈判的头领就有些尴尬了。
他叫杜庆,文绉绉的抱拳道:“小王大人请了。原本呢,我山寨是对你寄予厚望的,在你困难时期,我们不但没有骚扰你,还冒风险和你抚宁县交易,卖了不少牛马给你们。但是现在你却辜负了我山寨的期望,背信弃义。”
“你确定这叫背信弃义?”王雱眨了眨眼睛道。
“爷爷无比确定。你辜负了我们,当初接受了我们的牛马。”杜庆大声道。
“说的我没付钱似的。”王雱抬起茶碗喝了一口。
杜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道:“你这么无德无形,背信弃义,一定会遭遇天谴和神罚的。小王大人,你区区四个营靠近米脂和清边一线,且对我三山七寨同时威压,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王雱漫不经心的道:“不知道,有个小姑娘来血泪控诉,作为执政官,我在拯救她的母亲。”
“可她已经死了!她并非大宋子民,你这样掀开战争你到底能得到什么?”杜庆道。
“这个问题很深奥,你的智商理解不了。”王雱道。
“要不你还是说说,爷爷尝试性的理解一下。”杜庆皱眉问道。
“经由此时,我能得到帝国的荣耀和信念。”王雱道,“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假大空?”
杜庆很震惊,觉得这人的脑子的确生病了,想了想道:“你真的让人很失望,我们也不是真的没有底气战斗,现在看起来你根本无法投入更多的大规模军队,因为那会刺痛西夏边军神经,破坏你和西夏的外交协议。所以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有人告诉我山寨,你的真实目的是利益,你要谈判,开价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