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到现在,拖延下去明显对马贼军不利。因为三山七寨的物资毕竟有限,“造反”的边民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后勤面临空前的压力,但抚宁军方面正在逐步往回劣势,且抚宁军的兵似乎越打越多?
这是因为宣传工作到一定时候就等于播种完毕,反土匪的总体趋势已在边境地区形成,这除了有“雷达”外,也等于狄咏的两个混编营从宣传阵地撤军,正式以加力的姿态,投入了一线战场……
嘉佑二年六月初,预感拖不起、已经无比疲惫的马贼军二千三百主力打算速战速决,正式脱离榆林河区域深入,打算直扑抚宁县城。
若能拔除抚宁县城,他们觉得就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六月十一日,贼军主力兵临抚宁县城,却遭遇临时赶造出来的三十七门重炮狙击,军心大乱,遂溃!
始终藕断丝连如影随形的狄咏部,展昭部,马金偲部,共计四个营兵力借机痛打落水狗,紧紧咬住溃败的贼军主力追打,七战七捷。
六月十七日,贼军伤上加伤,士气几近崩溃,退至榆林河口企图渡河逃回老巢,随又遇全柏林陈二狗两营以逸待劳阻击。
马贼军主力无奈被阻于榆林河口无法顺渡,后方狄咏等四个营追至,前后夹击,残兵败将被全歼于榆林河口,河水红三日,尸横遍野……
“报——”
六月十八日,传信兵至抚宁县报吕惠卿,抚宁军榆林河口大捷,全歼马贼军主力一千九百许,缴获战马无数。
吕惠卿大喜,宣布全县大庆。为纪念剿匪战争基本胜利,二丫于当日宣布促销,如来神掌六脉神剑一阳指等秘籍低至三折售卖……
六月末,正式进入大反攻状态。王雱喊出了“去除暴政,解放边民”的口号,且保证分田,保证将缴获的物资全部用于边民身上,一时间夹威震天之势,组织了近九千边民组成民兵,在抚宁军六个营的带领和指挥下攻城拔寨,狂风扫落叶,一举连根拔除盘踞此地达四十年之久的三山七寨势力……
第四百零二章 老赵想歪了
六月末的京城大雨滂沱。
朝廷听闻抚宁军屡战屡败,榆林河口失守后人心惶惶。现在西北财税重镇抚宁县面临威胁,所以几乎乱做了一锅粥。精神不好的皇帝也坐立不安,不得已离开上清宫临朝听议。
此一时刻就连韩琦也感觉不自在,老韩当初对王雱有信心,没在朝廷层面干涉,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下令出兵时机。
没有第一时间解锁永兴军路帅司行动权让他们参战,除了是韩琦信任王雱外,还考虑到种鄂和曹首义与王雱苦大仇深的情况,认为相反容易造成给王雱拖后腿的局面。
此外,这个时期若大军调动,在政治上不是剿匪,而更有点挑衅西夏的意思,这不利于已经取得的外交成果,容易引发两国的摩擦甚至是战争。
这些就是韩琦和王安石在认可了王雱的剿匪战争后,未从朝廷层面做出部署的原因。
但也正因这样,朝议中王安石和韩琦的压力空前,遭遇了三司王拱辰为首的多为相公质问:“早有军报的时候,枢密院怎能尸位素餐不进行决策,榆林河口失守,绝对优势兵力的马贼军渡河后,我大宋第一经济重镇抚宁县就面临威胁,若最终出事导致财政崩溃,你枢密院难辞其咎。”
王安石对此感觉汗颜。
韩琦则没心没肺的在朝回应:“你吓唬呢,我大宋又不是没打过败仗,枢密院不在实地,不明情况下做出指挥就叫瞎指挥,当年老夫就是被这样坑了的。”
“嘿,你个韩大脑壳厉害了,不作为不说,现在都要为你当年好水川战败的事洗地?”连包拯都怒了,带领群官一起喷韩琦。
赵祯险些被韩琦气死,韩大脑壳脾气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没想到他恶劣到用这么牛的理由于大朝反驳?
韩琦也大为脸红,自知说错了话,所以被喷他也认了。不过等大家情绪略微平稳后,韩琦仍旧维持枢密院当时不干涉、不解锁永兴军路行动权乃是正确举动的结论。
有些事是潜规则,譬如王雱和曹首义的心病就不能拿出来在朝议中说,赵祯也还没有糊涂,知道韩琦大抵是这个意思,于是这才略过这节不提。
鉴于现在剿匪战争的形势真不妙,指责王雱和韩琦的人太多,抚宁县现在的财政能力,也真能让朝廷担忧了,于是在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依据大宋素来的规矩和尿性,朝议中出现了许多对三山七寨求和停战、进行诏安的论调……
上清宫,赵祯感觉很烦恼,手握着笔,然后眼看着“诏安大书”,却迟迟不能落笔签字。
宋军打仗的确就这样,赵祯是知道的,打西夏人肯定打不过,但在拥有燧发枪优势的情况下打马贼也打的这么辛苦,出现了“屡战屡败”的情况,这是赵祯始料未及的。
根据现有文报,以及狄青韩琦的客观分析,此番根本不像是散兵游勇的马贼。狄青更是说这次马贼军似乎深得兵法要义。
陈总管说:根据西夏兴庆府方面的情报看,这个时期西夏朝廷的观点较为统一:维持宋国内陆战火持续下去就是西夏的利益。
除此外皇城司有消息:抚宁军投入剿匪之战后,西夏除了抽调重兵往西防备吐蕃和回鸪,另有大将漫咩带铁鹞子骨干离开了兴庆府至边境地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