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当时发展到赵祯这一代时,宗室“八旗子弟”已经较多,不集中起来管理不太好,于是吕夷简设立了大宗正寺这个著名机构。至于为什么是赵允让出任,谁知道赵允让和吕夷简私下有些什么屁眼交易。
吕夷简最牛的时候到了什么程度?
和另一个宰相王曾发生争执后,吕夷简当庭对赵祯施压,让皇帝在两个宰相中选择一个信任。
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等于对赵祯将军,遇到赵祯的尿性么当然是各打五十大板,两个一起罢相了。
不过实力摆在哪,当时的政客们就说“老吕迟早要回朝廷、且会很快”。果不其然,老吕不在时,导致赵祯理政很难,有许多势力不受控制阳奉阴违,于是一年后吕夷简回归,并且牛到了“判枢密院”。
在大宋这看似是一个职位,但用词“判”和用词“知”是不同的概念。判的意思是临机专断先斩后奏,判枢密院基本等于获得半个皇帝的权利,老吕执行军策不需要在朝廷讨论、甚至不需要请示皇帝。
好在夏竦那老猥琐和吕夷简不对付,于是老夏指示门生田况进谗言对皇帝说“用词判太重,开了很坏的先列,不利于皇帝的威严和大宋的政治安全”。
废话,对此老赵当然心中有数,这不就等着你们来反对,我好借坡下驴吗。
赵祯就这德行,就喜欢玩这套帝王之术。于是很赖皮的改口对吕夷简说:不是我小气不给你判枢密院,而是反对的人太多啦,不利于政治和谐,改为知枢密院吧。
大抵就这些事。
现在吕夷简不在了,而压着吕家的田况还在朝中,但因身体不好没出任具体要职,挂尚书右丞和观文殿大学士衔,在水疗院养病。
妈的又是水疗院那很玄幻的“高干病房”,王雱都还没享受过呢。因为大雱级别不够,就算自费人家都不要进去,也不知道这些孙子他们哪来的优越感?
于是经过奸臣大雱的煽风点火后,前阵子韩琦大喊“医改”,还要统一编修医书来羞辱太医局。且放狠话说“水疗是骗经费的玩意,要打掉水疗院的饭碗”。
汗,韩大脑壳那次又打在钢板上了,无法改下去,因为有无数“离休或在职老干部”去韩琦家门口集中散步、责问你要把咱们这些老头暴尸荒野吗?
那情况吓得大雱心口薄凉薄凉的,暂时装作不认识老韩。
最后韩琦也讲义气,没把大雱供出来,升白旗投降自己扛。老韩打不赢好水川,也打不过那些老头。大宋的钱主要就是花在了这些方方面面,留给抚宁军打仗的经费其实很少。
额扯远了。
现在的行营指挥部里,吕公弼尴尬,王雱也尴尬。
依早前设想,积石军过来就行,吕公弼完全不需要过来露面,派个手下军官领军就可以,因为他丢不起这个脸,王雱也丢不起威性。
可他偏偏就是来了,造成了大家尴尬。
尴尬是因为他们吕家是司马光党的人,反王家。
论官职他级别比王雱可就高太多了,但根据枢密院的《志愿军出兵细则》解读,王雱是志愿军最高领导人,积石军又归属志愿军节制。
这就是尴尬所在。这个老资格三代世家子、进士血统,高品位的官僚吕公弼,现在偏偏是年轻资历浅、低官位的王雱下属。
简单的说,有他吕公弼在这里,就变为了漫咩和卓洛兰间的情况,王雱对积石军的指挥恐怕很难有效。
之所以会发生“不该来的情况下他仍旧来了”,王雱认为是政治层面上出了问题,因司马光他们始终想停战止赢,这就出幺蛾子了。
此吕公弼知军,对于志愿军来说是个天大的麻烦……
第四百八十六章 问你怕不怕
指挥部中没人说话。除了王雱尴尬之外,包括穆桂英在内的众军官,还有唃厮啰在内的人也都尴尬,全部神色古怪,低着头等待着接下来的碰撞,因为他们也无法弄懂,接下来谁说了算?
“小王大人,怎么你连该有的说辞都没有吗?”
差不多时候,吕公弼道:“本官已完成了你部所要求的行军任务,现特来缴令,你却不给回应?”
王雱这才微微一笑,抱拳道:“下官见过吕大人,有些话当着外人也不好说,其余人先退下吧,下官有些细节和吕知军当面说。”
吕公弼大皱眉头,知道王雱的意思,所谓私下说无非就是想把我老吕弄回去,不想我老吕在这里影响他的威性。
有那么容易吗?
吕公弼当即拒绝,摇手道:“不不,本官不认同小王大人方式,事无不可对人言。这个天下也不是某一人的天下,小王大人想说什么,不妨就当着大家的面在这里说清楚。”
这下轮到了王雱大皱眉头。
“小王大人怎么不说话了?”吕公弼追问。
“行!”王雱起身:“那我直接一些,这里不需要你吕大人,积石军区仍旧有许多事务,你回去打理吧?”
“本官拒绝。”吕公弼顿时摆手道,“小王大人好大的官威。本官是皇帝钦点、朝廷委任的积石军主帅,接到志愿军部参与投入部署命令后,已依照要求行军于此,在朝廷另有说法前,小王大人要求皇帝任命的军队统帅离开这合理吗?”
王雱站在帅位上眯起眼睛道:“合理的。因你延误行军,迟迟不到,致使我志愿军丢失部分主动权,于是我这个志愿军统帅根据战场形势,判断你存在影响指挥和军心。我临机专断,现在解除你对积石军的指挥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