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脸如锅底:“相公您确定可以和王雱那不良子弟讲理?”
“为什么不可以?”王安石介入道,“我儿子有毛病这不假,但你要说他完全不懂道理,我老王不服。”
包拯客观的道:“总体上,在一些关键问题他并不糊涂,会讲理的。但冲动违法的事,他也的确没少干,说他不良子弟没毛病。”
“嘿,包黑炭你厉害了,出来低估一番,却等于啥都没说。”韩琦道。
鉴于可以领军、有战争经验的人死的死老的老,对此司马光也不能无视,现在的形势吵不过他们,便又道:“下官坚持吕公弼无辜被伤害结论,鉴于皇帝病重不理事,军阵非天子令不散原则,下官可以接受不临阵换帅,但这笔账不能抹除,须记录在案,于适当时候进行严厉追究。”
王安石的好友韩绛也很无奈,从细节看吕公弼真的无错,至少在军法上是正确的,刚刚是被富弼拉偏架偷换概念了。所以现在面临司马光的“秋后算账”要求,韩琦只能给予默认。
富弼则感觉正和心意,先让他小子把军事利润扩大,到时候鸟尽弓藏过河拆桥才是政治正确,没毛病,于是大大的点头支持。
事关儿子王安石需要避嫌,于是只得皱着眉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说话。
参知政事韩绛还有个属性是和吕公弼不对付,于是再次神色古怪的道:“你们……你们这样会伤他心的,不论如何,他对大宋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
“身为皇帝的臣工,大宋的子民,朝廷的官员,干的好是应该干不好是失职。”
富弼韩琦司马光同声这样回应韩绛,话说这正是王雱他自己的理论……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举国震惊!
遥远的东北更冷。
现在辽国上京城也被阴云笼罩着,一时间寂静得可怕。
这是一场幻觉。就算是亲手操作了澶渊之盟的寇老西儿,他也不敢讲不怕辽国铁骑。竟然在司马光的联合申明后没了下文,宋军迟迟不撤离河潢地区?
这是不给大辽国面子!上次出类似这样不给面子的事,乃是富弼老头拒绝出嫁福康帝姬给辽国宗室。
但就在这个辽国朝廷义愤填膺,扬言要对两面三刀的宋国做出回应之际,从遥远的西面,再次传来的宋国志愿军的神战绩:王雱以区区两千五百抚宁军,夹黑科技火龙,于民和地区打残瓦刺兵团,又全歼南通密兵团于通潢地区夹角口。
且他们意外的把卓洛兰部“吓得”后退七十里,成功和唃厮啰的游击队会师,成功和两万之众的积石军会师了。
眼看宋国已经基本不会输掉这场战争的情况下,又传出漫咩血洗西宁州的消息。辽国内部震惊,猪队友漫咩犯下了如此愚蠢的错误,拉足了天下仇恨。
这等于打脸,给足了宋军继续于河潢军事存在的理由,同时也让辽国再也没有理由要求宋国撤军了。
当时宋国司马光、西夏多吃己,辽国参知政事萧慧的三方会谈申明,成了一纸废话屁话。
大朝之上,耶律洪基的脸色难看的厉害,虽然他也号称义气洪基,但毕竟是一国统治者,必须为辽国的利益进行谋划,而宋军一旦全面占领河潢,宋国实力和纵深得到大幅加强,那虽然不是辽国的噩梦,却绝对是影响到利益和国格的事件。
“毕竟做出回应,不能让宋国轻轻松松的占领河潢利益。”
耶律洪基起身,下达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道圣旨:“北府参政萧慧立即出访宋国,传达朕之意志。另,萧炎珊帅珊军之右司开出上京,至于中京道后开过古长城,驻扎于我大辽南京,静观其变。”
萧炎珊微微色变道:“陛下……南京距离宋辽缓冲区只一河之隔,距离宋国边防重镇河间府与真定府不过数日之路程,于这个不利于行军打仗的时节,于宋国上下鸡血的现在,距离过近会有些误会……”
耶律洪基打断道:“朕未说要开战,仍旧采取的外交路线。珊军右司部署于南京,这只是我辽国内部防务的调整,外人无权说三道四,爱怎么理解那是宋国的事。”
萧炎珊道:“就算调整换防,一般也会绕开冬季严寒,且会现有外交行文知会,除非陛下大帐巡视南京,否则一般没有珊军换防宋辽边境的先例,这是澶渊之盟后形成的默契。若轻易颠覆多项上述默契,臣担心会引发宋国的猜忌和忌讳。”
“这就是朕的目的!另,研发我大辽自己的燧发枪要抓紧进行,我朝野上下的造不如买的思维言论,要进行压制!”
耶律洪基说完后自顾离开,散了朝议。
预留下来的辽臣不禁面面相视了起来。
参知政事萧慧谨慎的凑近耶律重元道:“自己造枪起初以为是玩笑,尝试了才知道非常困难,摸不到头脑,又费钱又低效,西夏好歹还能不计代价的有些成品出来,但我朝努力了两月却一无所获。自己造真的好吗?”
耶律重元低声道:“你就听他吹吧,当然是造的不如买的好,能租就最好了。前期的燧发枪交易中,萧炎珊那龟儿子也不知道吃了宋国的多少回扣,买来的枪质量又好又便宜,方便快捷,还有不错的回扣。你此行宋国必须做出最大努力,维持我大辽和宋国的贸易,签订更多的订单。相信我,宋辽打不起来。最多能讹诈到一笔钱,辽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辽国了,现在没几个人愿意跟着去和宋人开战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