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雱有自己的担忧,大宋的气候,红线不是贪污,而是判决。这是从大宋开朝就延续的规矩,太宗皇帝真因这些处理过重臣,执政失误甚至贪污一些在大宋没人管,算错不算罪。但如果在判决书上签字、真造成了什么冤案,在大宋就是丢官的理由。
这个案子明显有人带节奏,借着王雱“穷人没饭吃去田里吃不算偷”的指导思想,想在其中浑水摸鱼,甚至是想借此把王雱搞下去,想借用司法上的错漏,否定此番的严打整治。
这就是被迫害妄想大雱审核文书的第一印象。
加上极端法制派包拯在大名府督查,一旦签了字出现纰漏,那就祸闯大了……
三日后是公审。
之所以拖延三日,是大魔王连耿天骘的话也不全信,亲自带穆桂英微服私访三日,方方面面的了解了此番案件所涉及的人的背景和为人口碑,收集了大量的民众意见和观点。
公审现场除了有无数的地主,还有无数百姓围观,因为这个事现在太热门了。
司法泰斗包拯也都到场列席旁听,这又是大魔王上任大名府以来第一次升堂问案,所以真有压力。
在耿天骘陪同下,王雱歪戴着官帽走入上坐,对包拯抱拳道:“明府需要上位联审否?”
这在大宋是可以的,张方平就这么干过,不过包拯不太喜欢这一套,拒绝道:“你自便,本部司旁听。”
于是王雱不在客气,一拍惊堂木道:“大名府升堂!”
“威武——”
张方平调教出来的老猥琐差人们、稀里哗啦的在地上敲响杀威棒。这个声势真是杀威的,把那索赔的盗贼家属吓得心口薄凉薄凉的样子,险些尿裤子。可惜现在想撤诉也不行了,知府老爷已经正式升堂重审。
至于那个地主因为有功名之身,于公堂上免跪。
差不多杀威棒声响落下,王雱环视了一圈,缓缓说道:“关于盗贼王小波偷窃粮食致自身死亡、其父要求赔偿一千贯一案,本府于三日驳回判院之裁决,现开堂重审。”
盗贼的父亲一听,看似知府大人屁股在这边,便有得意了起来,觉得赔偿应该是稳了。不说真的一千贯么,能弄到个五六百贯折中一下,养老也就不愁了。
同在堂上的地主秀才方唐静,不禁满脸黑线的怒视着王雱。可惜他懂规矩,公堂上知府老爷不问话,是不能开口的。
盗贼王小波的父亲则跪在地上磕头道:“青天大老爷,您果然是青天大老……”
“未经许可打断公堂,掌嘴!”王雱拍下惊堂木,大昏官的样子。
这不是普通的掌嘴,差人原本就恨这家刁民,于是过去用板子噼里啪啦几下打了满嘴冒血。现在,老头又开始想尿裤子了。
包拯略微皱眉,却也没过问,继续旁听。
判官杨佳明是可以说话的,他出列质疑道:“明府驳回我判院之合理判决,此举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王小波乃公认混混,平日里好吃懒做,惯犯奸科。他的偷盗行为致使了自身死亡,其父就是老混混,公认之刁民也,抱着尸体去方秀才家堵门讹诈,此行为官府不能支持,如此简单的案情,明府的不同意见在哪里?”
包相爷不禁大皱眉头,看着大名府首席判官寻思:大名府判院就这水平的话,证明张方平是个棒槌。
“是啊,知府老爷给句话!”
“我百姓家还能不能自我防卫?难道以后有贼人入侵,我等只能伸着脖子等?”
“官府收了公关贼多少钱,还不许报纸报导意图掩盖真相。”
堂外围观的无数百姓跟着起哄了。鉴于大魔王对百姓戾气不重,也拿他们没办法,因为他们不算在“公堂上”,只算堂外,所以没有咆哮公堂概念。
王雱微微抬手,就此各处的声音又慢慢落了下来。
环视一圈之后王雱道:“书记官注意记录,大家都注意听,我接下来的话是解释,也是此番案件之定案全过程。”
顿了顿道:“本府亲自走访了解三日,已知王小波是惯贼,王小波之父亲确是刁民无疑。从这里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本府感谢你们的意见,且我已经权衡考虑过你们的想法和利益。现本府断案如下。”
“一,本案被盗者方唐静、该不该赔偿盗贼王小波一家,这和王小波父亲是不是刁民无关。只和是否因方秀才的不当行为、造成了王小波死亡有关。”
“二,王小波该不该死,和他是不是贼无关,这里要看谁造成了他的非正常死亡。偷盗当然不对,但自有大宋律裁决。有一点可以确认:王小波罪不至死。”
“三,罪不该死的情况下盗贼王小波之死亡,和被盗者方唐静的防御行为形成因果关系,本府多番调查后确认:若非方秀才的防御设施,王小波不会死亡。”
听到这里,反应很快的王小波父亲,再次哭诉道:“青天老爷英明,我两家素有矛盾,现在老朽要……改控方家秀才谋杀我儿!请青天老爷为苦民做主。”
王雱看着他少顷,没掌嘴了,“本府驳回王家诉求,继续安静的听,否则还会掌嘴。”
接着道:“四,方秀才属不属于谋杀,要看他是否对王小波的死亡有主观思维和行为。王小波是职业贼人,粮食是低价值物资,方秀才甚至不知道王小波会偷粮,更不知道王小波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会去偷粮。在有其他线索前,方唐静之行为属被动防御,而非主观。至此,本府认定王小波之死亡算意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