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说的走苏州港的确是办法之一,那真能把女真和高丽海盗拖至劳师远征地步,海盗效率低了,当然就代表进大宋的白银比例高了,这是个简单的算术题,二丫都会做。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在这个时代南方的吏治较差,白银走南方转口,虽然从海盗手里活下来,但那部分也不会真的进入大宋血液,而会被经手官员损耗。
于是理论上的区别:这些白银是落在海盗手里,还是大宋官僚的手里?
大雱仍旧主张从北方转口进大名府,才能效率最大化。这时代的北方经过一连几任名臣梳理,现在又有大魔王坐镇,自然能做到损耗最小,唯一就是要解决海盗问题。
然而渤海部署的提议在中书无法通过,就必须另想办法了。
离开朝廷,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雱很泄气,此番进京周旋耽搁不少时间,并没有达成对大名府有利的政策,除了公关失败,还卷入一堆破事,又看着王家三少各种脑残行为之外,什么卵用没有。
从不唉声叹气的大雱回到家时也叹息了,被刺激得昏倒在地,因为三少的腿没好,脑壳又撞破了,扯着衣角喊带他去看病。
不得已之下大雱用脸抵着,带他去了太医局,看有没可能治疗一下他的脑子?
但太医局的结论是:王家三少身子骨强壮不需要操心,言下之意:脑子就基本是没得救药了……
“大哥真的也是够了。”
现在三少对大魔王的节操不抱有任何指望了,好不容倒是带我来太医局看病了,却只是大抵交代了两句,又把三少我扔在这里,他自己则是去水疗院和某人交谈去了?哼!
几个太医轮番查看了王家三少一番,叹息说脑子无法治疗,至于腿脚,不治也会好。
三少对此无力吐槽,治个病而已,怎就这么难呢?
一再要求下,太医给了几贴狗皮膏药,说是爱贴哪就贴哪。三少想了想,这乃是太医局的神药,档次不够的人无法轻易获得,狗皮除了选用的是黑狗,还是黑狗中的处狗,以皇家秘方处理烘烤,又结合了秘制药料。绝对的高档货。
于是三少听他们说“手脚不治也会好”,便舍不得用,只把一贴狗皮膏药贴在了脑门上,就去水疗院找大哥了。
杨文广杨首长,现在贵为殿前司都指挥使、加太尉头衔,已至大宋武臣顶级,和后来的某球星一样不会再升了。果然剩者为王啊,就算是狄青也从未获得过太尉衔。
杨老太尉年纪大了,又找韩琦扯犊子说早前在外部署落下一身病痛,一到冬天就浑身酸痛不能自理,于是从上年嘉佑四年起,韩大脑壳批准了杨司令每年在水疗院疗养一个半月的指标。
杨首长每年疗养四十五天的费用大约五百贯,作为高级将、领相当于后世军长的马金偲,一年的工资却只是二百贯出头。
说起来大宋的财政就是这样花出去的。要说呢,若像大阴帝国那样做过世界霸主,很多年后落寞、积累下来一群庞大的军官、导致将军比坦克还多,用比毛子多的军费却只维持了毛子一半的军事规模,这也是说的通的。
但大宋这都还不算帝国崛起呢。
所以大雱进入水疗院某露天温泉小池时,看着独自泡在池子里享受的杨老将军时,不禁脸颊微微抽搐,感觉有些药丸的趋势。然而很可惜,韩大脑壳也努力过了,曾经扬言要砍掉水疗院,却遭遇了一群老干部的游行示威,就怂了。
当然大雱不是来了解水疗院费用问题的,而是来探听捧日军和天武军的情况,以方便大雱和杨太尉商议经费腾挪问题。这对下一步的抚宁军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这就是此番进水疗院见杨老头的原因。
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胁杨首长
抚宁军算新军,不属于上四军系列,但换防进驻北京后,在韩琦的批准下,抚宁军被划归殿前司系列,仍旧保留抚宁军番号。
于是原则上,大方向由枢密院掌控,军令权在大名府知府王雱手里,而军政内务权则在三衙之一的殿前司。就是杨首长负责的。
王雱可以对抚宁军下令,但不能过问内务,不能过问军政。于是各项军费划分,各项装备物资转调事宜,需要杨文广实施。
此番进京公关基本失败了,相公们都不支持渤海的部署,也没有额外组建海军系列的想法。
但也不全是死路。就此王雱认为:迟早有一天会因渤海形势的急速恶化需要水军干涉。那么既然没有海军建制,现在就要着手准备北京驻泊司“水军部”的打造,以便在将来需要时,不至于乱了手脚。
这就需要现在采购战舰,以反哺造船厂的技术累积。但这除了需要钱外,还需要杨文广签字。
大雱可以对抚宁军下令,但把哪个军编为水军、下发改编的费用等等,这些则是杨文广说了算。
大事上杨文广说了也不算,但在殿前司系总军费不变情况下,庞大的殿前司系列中、把两个军五千人转“水警编制”是完全没问题的。
前提就是钱。
大雱设想中的海军肯定烧钱,在相公们不支持的现在,杨文广可以支持。
作为殿前太尉,老杨不是好人也不是个坏人,但要他夺人饭碗,把整个殿前司系的军费大幅裁剪,对抚宁军倾斜组建水军是不可能的,那等于他把整个捧日军天武军系得罪,就再也没人听他命令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