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信号若出现,高丽人的战船绝逼就会在东海全面阻击宋国运输船,因为高丽人眼红大宋将在几年内全面垄断白银贸易。
确认了上述墙倒众人推的信号后,也就意味着辽国珊军皮室军会开始南下,那就是大雱一直在极力避免的至暗时刻4.0。
这和资本市场的踩踏是一回事,都是一步一步升级确认的。辽国是硬派还是鸽派说了算并不重要,耶律洪基和老萧是否好战也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战争本身不需要理由。
压力不过峰值时,大雱就是去苏州港抽了他的嘴巴,也不会有全面战争发生。但若真出现西夏、交趾、高丽、女真四条野狼撕咬大宋的时候,辽国再不想战也会出兵“重启大宋”。
可惜在最关键的时刻,大魔王都被王安石和韩琦批投降主义,剥夺了外交权。下一步会怎么变化大雱也无法意料,只有死马当活马医,期待着长崎海军基地、以及新的护卫舰正式服役。
原本是有周旋余地的,可惜外交权被废的现在大雱必须未雨绸缪了,把这当做世界大战的前奏来对应。
全面战争动员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得益于早期忽悠老包解锁河北户籍流动,这时期进大名府接受锻造的产业工人源源不断,各种“新东方”和“蓝翔”技校是近百所,输出能力很足。
趁工业司的主导权暂时仍在,大魔王下达了支援登州、海州,和长崎港的建设指导。要求原有的成熟产业工人“下乡”,原有的师资力量下乡,形成新的教学与生产能力。
汗,对于这个时代,从大名府迁去登州、海州,甚至远渡重洋去日本宋租界扎根,这的确是知识青年下乡参与建设。
这个举措不利于集中规模优势,效率不会高。但这就是“下雨收衣服啦”的思维。
大雱自来被迫害妄想,若要当做世界大战应对,战争爆发初期一定会很猛烈。北方防线是否能抗住辽国百万骑兵集群是未知的,大名府作为直面北方的第一重镇,现在效率虽高,不过一旦乱起来若真的沦陷,那么登州也很快会撑不住。
这时候必须有缓冲,第二线后方必须有工业能力来对应北方暂时沦陷的后果。
大雱没蠢到盲目自信的地步,事实上没有攻不破的防御,只是进攻方愿意接受的代价成本问题。
再好的身体都会生病的,病毒军入侵初期肯定是猛烈的,一地鸡毛的,红色苏联那么牛逼不也被戈尔巴乔夫弄到“肺炎”地步不是?但凡生病,就肯定有个病程。
最终取决于免疫力。而国家的免疫力就是工业。
于是抓紧机会,趁工业司治权还在,王雱用尽了工业司自有公积金、大举投资长崎宋租界和宋国登州、海州工业城……
第五百七十三章 顶风作案
除了二线防御圈海州、登州的大投资开始了外,西北方面也有大动作。
银州(抚宁县)知州吕惠卿已经跳脚!
因为在大魔王外交权被废的第一时间,工业司紧急发文西北,别说绥德要塞,连延安府都不被看好。王雱要求西北国企缩减产能,把高精尖、教学、顶尖技工力量集中撤离大后方最强要塞:京兆府。
吕惠卿跳脚,但京兆府知府就嘴巴笑歪了。现在的京兆府知府乃是老范祥,当初盐政业务被废了后,他那个制置使就安插在京兆府,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现在终于迎来了高精尖企业的入住。
这就是央企的牛逼之处。
理论上西北户籍流动没有解锁,没有吕惠卿同意就不能撤离。所以叶无双的产业暂时走不。
但大雱治下的国企工人都有编制,既然是央企,工业条例支撑下要把他们算建设兵团也是勉强可以的。但凡王雱给了编制的正式工,户籍不随地方随企业。企业在哪他们就去哪,吕惠卿的行政手段卡不住。
所以只要京兆府接纳、批地,谁都干涉不了。
包括朝廷也干涉不了。大宋的规矩是:既成了事实就既往不咎,最多往后不允许。
所以在大魔王被凉拌前,这些都是负责任大国的政令,不容更改。朝廷最多只能以政治不正确把王雱撤职,但已投资的企业不至于挖了,已经培训成熟的产业工人不至于失业。
在一些问题上可以妥协。但时至今日,身为少壮激进派领袖、尤其登州会议那么燃的表态后,大魔王已经不能在政治上妥协了,这是原则问题。虽然不是敌我矛盾,但也快接近你死我亡了。
此番王安石韩琦的政策受不了就是受不了。如果在这种问题上妥协,王雱就真沦为个猥琐政客,而不是领袖政治家。这次如果跪下去,竖立起来的魔王旗帜就倒了,纵使将来走到了巅峰也就那么回事,办不了事实,扭不过体制。辣么这样的相爷谁爱做谁做,王雱选择不做。
所以毫不意外,自从外交权被废,有可能把大宋拖入高烈度世界大战的这个节点,王雱成为“整个大宋的刺头”,哪壶不开提哪壶,专门和朝廷政策顶着干。
这是传说中的冥顽不灵!顶风作案!
韩大脑壳吩咐不许流动,工业不许劳民伤财的搞撤离、不许搞变相投降主义。
但因消息的滞后性,他的政令还在都堂没出门,王雱早就以工业司制置使名誉基本完成了“下乡”部署,轰轰烈烈的开干了。
为此韩大脑壳和王安石发文狠批工业司王雱,然并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