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雄师:一野档案_洪兵/汪徐和【完结】(120)

  马鸿逵继其父马福祥、堂兄马鸿宾之后,统治宁夏17年,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在施政步骤上采取以军治政,以政治党,军是基本,政是工具,党是招牌。他的军队来源,一部分是过去从冀、鲁、豫各省招募来的,大部分是在宁夏就地征选的。解放前夕,马鸿逵共有步兵三个军,每军辖三个师,另有一个骑兵师,连同直属部队和地方团队,共计8万余人。宁马军队的主要军官几乎全是甘肃临夏地区(河州)各县的人,下级军官中宁夏回族人约占一半。所谓“甘(甘肃)、马(他的家族亲属)、回(回族)、河(临夏)”,即指的是马鸿逵用人的标准和军队成份。他的行政官员一部分是从自己军队中培养出来的,另一部分是他父亲马福祥旧部。马鸿逵的兵是他亲眼挑选训练的,军官是他亲自教导提拔的,所以他在宁夏的统治根深蒂固,得心应手,随处逢源。

  1948年,马鸿逵一方面见国民党大势已去,感到自己在西北的统治面临危机,另一方面为了称霸西北,扩充势力,因而多次向蒋介石写报告,要求扩军20万,以“保卫大西北”。

  可蒋的答复只是“所见甚是,交国防部核办”,再无下文。

  尽管马鸿逵血债累累,但我党从早日争取革命胜利的大局出发,考虑到宁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并未放弃和平解放宁夏的打算。我党通过各种渠道,向马鸿逵做了大量的说服诱导工作。1949年淮海战役时,我党通过一位名叫杨子垣的人从香港给马鸿逵写信,说明全国革命形势和解放军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建议他和平起义,出兵陇东,攻向青海。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主席派邓宝珊由包头来宁,策动马鸿逵趁青海兵团东向扑陕之际,出兵陇东,截断青军归路,消灭马步芳,为人民立不世之功。但马鸿逵顾虑重重,没有答应。兰州临解放前,我党派人持函劝告马鸿逵父子接受和平,并指明出路:“交出军权,保持政权”,但马鸿逵认为军队是政治资本,没军权就没有政权,故而再次表示拒绝。

  1949年8月下旬,正当我军即将拿下兰州城的时候,马鸿逵接到蒋介石的电令,让他携带作战地图去重庆开会。这时,马鸿逵正在准备逃出银川,但他同时又担心落个弃城逃跑、怯敌怕战的罪名,既不好向部下交待,又可能被蒋介石开刀问斩。恰好,这个电令来得正是时候。他马上召集手下的三个军长吩咐道:“蒋先生来电,令我去重庆开会。我这一去,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来天,待会议一完,立即就回来!我走后,望各位多多操心,加强防守,死战到底!”

  然后,他又把马敦静独自留下,暗暗叮嘱道:“蒋介石这老狐狸现在叫我去,一则想拉咱们的队伍,二则也是怕我投降共产党,把我骗到重庆去当人质,逼你们与共军作战。不过,你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声张,弄不好就会军心大乱。刚才我把三个军长叫来,都跟他们交代过了,让他们听你的。你要稳住,有事跟我通话。看来宁夏是保不住了。我也不一定回来了,要是解放军打过来,你就见机行事吧。”

  马鸿逵把事情都一一交代完毕后,留恋地望了望自己公馆的36根红漆大柱子,尔后匆匆赶往机场。

  马鸿逵走后,所有宁夏兵团司令官、省政府主席、省党部主任委员等职,均由马敦静代理。他每日吞云吐雾,逍遥自在,好像一切部署就绪,成竹在胸。

  部下问他:“解放军快要到吴忠堡,怎么办?”

  他说:“准备把船拉到河西,使敌军无法过河。”部下说:“那是古代防守办法,现在打仗,大江、大海阻挡不住,榴弹炮射程60里,一条隔岸相望的黄河,恐难阻挡!”

  他无话可说,只好不耐烦地挥了下手。

  马鸿逵交给马敦静的7万人马,在这位公子哥的摆弄下,形成以银川为中心并依踞黄河天险的三道防线:以骑兵第二十团守同心,第八十一军一部守靖远,新编骑兵第一旅守景泰,构成第一道防线;以贺兰军守中宁,第八十一军主力守中卫,构成第二道防线;以第一二八军守金积,第十一军守灵武(后退守银川),构成第三道防线。

  我第十九兵团针对宁夏敌军防御部署,决心首先突破敌第一道防线,截击中宁之贺兰军,争取中卫的第八十一军起义,得手后,再集中力量歼灭敌之主力于金积、灵武、银川地区。具体部署是:以第六十四军并指挥独立第一、第二师为右翼,待主力解放靖远后,截断中宁与金积联系,一部配合主力向中宁进攻;主力第六十三、第六十五军由定西、兰州北上,先取靖远,后在第六十四军配合下进攻中宁之敌;以第六十三军第一八八师为左翼,沿黄河而上,攻克景泰后向中卫进攻。

  9月2日,第一野战军主力及左翼第六十三、第六十五军开始北进,7日攻占靖远。

  9月10日,敌采取以攻为守的方针,出动第一二八军第三五七师、骑十旅、宁夏保安第七团,共7个团兵力,袭击我驻下马关的独立第二师,使该师受到严重掼失。我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一个团闻讯后,立刻前往增援,击败偷袭之敌。

  当日,我军中路主力占领打拉池,右翼于12日攻克同心,左翼迫近景泰。敌第一道防线被突破。

  马敦静在其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后,慌忙撤出中宁,并调整了作战部署,急调贺兰军北渡黄河加强其右翼,第十一军退守银川。于是,宁夏守敌第二、三线的兵力空虚:第二线仅有第八十一军,第三线仅留第一二八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