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雄师:一野档案_洪兵/汪徐和【完结】(123)

  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进一步阐明了中央军委关于争取和平解决新疆的意图。

  8月4日,毛泽东在转发彭德怀关于进军新疆时间安排的电报中说:“八月底或九月初可能占领兰州,那时即可准备进取新疆。”

  8月6日,毛泽东又指示:“现在我军占优势,兼用政治方式利多害少。”“陶峙岳现在动摇,有和平解决新疆的意向。”

  在兰州战役前,毛泽东曾致电第一野战军首长并告贺龙、习仲勋,部署集中3个兵团全力攻取兰州时,要求“王震兵团从(黄河)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路并参加攻击,而主要是切断通新疆的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

  8月26日,兰州解放,第一兵团挥戈西进,9月5日解放西宁。这时,军委和第一野战军前委已最后决定第一兵团率第二军和第二兵团的第六军进军新疆。

  9月4日,向河西走廊追歼逃敌的我第二兵团,开始沿兰(州)新(疆)公路西进。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纷纷投诚或起义。我军相继占领武威、永昌和山丹等地。17天推进700公里。

  第一兵团部率第二军于9月10日由西宁地区北进,迂回河西走廊,14日,进入风雪交加、荒无人烟的祁连山区。由于防寒装备不足,冻死冻伤200余人。广大指战员以坚强的毅力,克服狂风、大雪、奇寒带来的种种困难,仍然以饱满的士气,奋勇前进。

  17日,我第一兵团将士越过海拔5000公尺的祁连山,攻占民乐,歼敌骑兵第十五旅等部,19日至20日,在张掖地区歼敌5个团,21日,与第二兵团会师于张掖。

  逃窜到河西走廊的敌西北军政氏官公署、后方联合勤务第八补给区司令部、甘肃河西警备总部及第一二○军、第九十一军残部,在我政治争取下,于9月24日在酒泉起义。

  起义的敌军根据王震司令员指示,迅速派出汽车200辆,由骆驼兵团派兵押送高台、张掖一带,接运第一兵团的一部分部队轻装进驻酒泉。

  9月23日,我军进入酒泉,和平解放了这座城市。随后我第二军一部乘汽车进驻玉门、安西等地。与此同时,偏踞岷县地区的敌甘肃省保安副司令周祥初率5个团起义(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一军)。至此,河西地区追击作战胜利结束,起义、投诚和被歼的敌军共4万余人。除陇南一隅外,甘肃全省均获解放。马步芳、马鸿逵在甘、青、宁三省的反动统治终被摧毁。

  第一野战军的下一个目标,也是解放大西北的最后一个目标,就是我国的新疆省了。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睡,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约410余万。省内多戈壁沙漠,面积约160余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省份。早在抗日战争末期,该省伊犁(今伊宁)、塔城、阿山(现阿勒泰)三区人民,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组织了民族军。这支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当局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并建立了以伊犁为中心的解放区。1949年9月,民族军已发展到1.4万余人。

  驻守新疆的国民党军,为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所属的整编第四十二师、整编第七十八师、整编骑兵第一师及骑兵第九旅等,共7万余人。

  陕、甘、宁、青四省基本解放后,该省守军处境更为孤立。

  国民党内部曾有人形象过新疆守军的困境:“新疆的国民党部队在19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这些有限的兵力和有限的绿洲一样,瀚海相隔,首尾脱节。在这些部队中,有受蒋介石、胡宗南遥控的‘嫡系’,有听命于马步芳的‘亲兵’,有盛世才留下的旧部,还有一支由美蒋装备训练的乌斯满武装。真正是各忠其主,各行其是。陶峙岳确实是内无善战之兵,外无可援之军。”

  1949年6月,中共中央派出以刘少奇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莫斯科进行中苏关系谈判。斯大林告诉刘少奇,美国企图将马步芳、马鸿逵撤到新疆,组织大伊斯兰共和国,如得逞,对中、苏均不利,建议加速向新疆进军。中共中央得悉后,遂将原定明春开始经营新疆的计划,提前到当年冬季。

  9月上旬,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报告了进军新疆的计划。拟在占领玉门以后,由王震率二军和六军向新疆进发,争取在12月底以前赶到南疆和北疆。

  毛泽东于10日复电指出:陶峙岳、赵锡光等已准备与我们和平解决。新疆主席包尔汉已派人至伊犁附近接洽和平谈判,我们已令邓力群率电台日内进驻迪化(乌鲁木齐),故新疆已不是战争问题,而是和平解决的问题。

  新疆的和平解放,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内部的几个关键人物,发挥了重大作用。

  张治中开始作为国民党政府派出的中央代表,到迪化与伊宁代表会谈,解决新疆问题。1946年4月,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主席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多次参与卧共合作谈判,其政治思想开明。抗战前夕,他在国民党中央军校向学生讲《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时,就曾经说过:“无论是国民党当权,或共产党当权,但革命总是要继续前进的。”又如,他曾在延安大礼堂向共产党干部讲话时说:“你们将来写历史的时候,不要忘记张治中三到延安。”他在新疆九分校的一次对上校以上军官的讲话时说:“我们历代汉族祖先对不起新疆各族人民,负债于各族人民,我们是来还债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