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1952年,英国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非常脆弱不利的地位。就在这时,沙特阿拉伯入侵了阿布几和马斯喀特的部分领土,濒临入侵阿曼的边缘,英国政府也准备与沙特人对抗。尽管英国竭力希望以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冲突,但阿曼最终明白无误地表明,若要与阿曼人保持友好的关系,英国必须实践友好条约的承诺,为他们提供军事援助。
开始时,英国向阿曼部队派出了军官,作为他们的战术顾问,帮助他们赶走沙特人。总的来说,这一做法获得了部分成功。后来阿曼的局势发生了变化,原本一场规模不大的叛乱,一直发展到苏丹的部队没有能力平息它。这次暴动由阿曼的伊玛目加利十阿里和塔利布两兄弟发动,得到了绿山地区的谢赫苏莱曼汉亚的支持。暴徒们武器精良,几乎消灭了苏丹的整个部队。担心局势进一步恶化,苏丹迅速要求英国派兵援助。
毫不犹豫,英国立即从临近的亚丁和巴林派出了包括步兵和轻型装甲部队,汇同苏丹的阿曼侦察兵共同向叛乱者发起了联合进攻。此外,皇家空军还利用临近的机场提供了空中支持,没过多久,联合部队就平息了这些叛乱者。
然而事态并未了结,叛乱者逃到了被称做绿山的杰贝艾赫代尔。这是一座露出地面的巨大花岗岩层,高耸几千米,形成一个面积达350平方公里135平方英哩的大平原。许多地方几乎是无法进入,狭窄的通道和高耸的山峰组成了天然的埋伏要地,大多数暴徒本来就出生在这一地区,他们对这一天然要塞的地形了如指掌。
除了干燥狭谷中几条供毛驴行走的蜿蜒曲折小道之外,没有道路通向绿山的顶端,也没有路径可以攀登。只需埋上几颗地雷,在几处有利地形放置几挺机枪,一支小型的队伍便可阻击一支庞大的部队。直升机也是无济于事,炎热的天气和高耸入云的山峰使其英雄无用武之地。英军和阿曼部队曾好几次尝试巡逻平原的基地,每次都遭到埋伏在平原顶上的阻击手的伏击,受到伤亡。此外还有一个大问题是温度。这里夜间特别寒冷,但到了白天,灼热的热浪令人窒息,许多士兵因中暑而病倒。
遏 制 政 策
这期间,英国政府认为,既然叛乱者高高在上,位于平原顶部,他们不可能对苏丹构成威胁,用一支小规模的阿曼部队和英军战士便足以将他们困在绿山之中。因此大部分英国部队便撤离阿曼,这种遏制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似乎非常奏效。
到了1958年,局势出现了变化。叛乱者在精心设计的伏击线路上埋下地雷后,他们又发起了进攻,击毁了相当数量的英军装甲车辆。更糟糕的是,叛徒们还将飞越绿山上空的皇家空军飞机作为活靶子练习射击。这种局面再也不能容忍了,鉴于苏丹没有能力向叛乱者采取行动,剩下只有英军作出反击了。由于当时英国政府被牵连进苏伊士惨败的尴尬境地,不愿在如此政治敏感时期,众目睽睽之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英国政府试图寻找一种低调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最后,英国政府权威人物还是决定尽快将特种空军后备队部署到阿曼解决事端。1958年11月D中队从马来西亚开拔到阿曼,任务是清除绿山地区的叛军,这可决不是一项碌碌无为的普通任务,叛乱者一方拥有200多名受过良好训练的官兵和大约500多名山上部落群众的支持,他们装备有现代化的武器—机关枪,步枪和迫击炮,而且还拥有充足的弹药。此外,这些人还是一些优秀的神枪手,熟悉山下的情况,适应该地区的气候环境。总之,他们是令人生畏的对手。
D中队由16分队、17分队、18分队和19分队构成,外加一个规模不大的司令部。每个分队应有16名作战人员,但由于中队整体人员编制不足,因此每个分队实际平均只有10名官兵。与叛乱者比较,为他们在武器方面也不具优势,没有迫击炮,仅仅是一些比利时造的7.62MM0.303英寸FN步枪,外加几挺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持。
快速适应环境
对D中队来说,丛林作战与沙漠作战的条件真是天渊之别,作战技能和作战方法也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人体需要平均14天时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D中队却只有很短、有限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对于一个从海拔高度较低的国家一下到高原作战的战士来说、调节期至关重要。未能充分适应前战士的枪法水准平均要下降50%左右。
经过丛林里的长期战斗之后,特种空军后备队的战士不得不迅速改变其思考方式,确保能在阿曼贫脊、荒芜人烟的沙漠上生存下来。在这里,绿山这块土地几乎不长任何植物,从食品到水,一切的一切均要放在一个装具中随身携带。他们行军的方式也得重新调整,脚下坚硬的花岗岩使得鸦雀无声的行军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得到同意后,标准的英国陆军平头钉靴立即换成了合适的鞋类。
特种空军后备队同时还发现,他们不得不重新更改武器训练的方式。在丛林中,大多数交火通常发生在近距离之内,然而在阿曼,士兵们发现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开始向目标射击,这要求每个士兵必须有精湛的远程射击技能。
第二部分
第3章 特种空军后备队在远东理建(2)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