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月,A中队也从马来西亚调到阿曼,为D中队提供进一步的援助。任务迫在眉睫,中队司令约尼·库珀上校迅速让部队适应作战环境。到达阿曼两个星期后,他就指挥了A中队和D中队共同对叛乱部队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通过慎密的计划和设计确定了这次战斗必须将绿山上叛乱分子的据点彻底摧毁。在发起进攻之前,皇家空军飞机首先飞越叛乱分子阵地上的一些主要堡垒,拍摄周围地形的侦察图片,以便特种空军后备队官兵人人都熟悉通向敌人阵地的小道、路径或干谷,甚至包括一些隐蔽的通道。
为了在主攻前迷惑敌人,特种空军后备队发起了多次精心策划的佯攻,试图将敌人从最高峰上引诱下来。士兵们还聚集了当地牵毛驴行走的商贩,向他们传递情报:特种空军后备队似乎要从西南部的泰鲁夫发动进攻。听到这些毛驴商贩的信息后,叛军将其部队调往泰鲁夫等待特种空军后备队的进攻。在此同时,A中队登上波斯台阶,朝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卡西诺石砌小胸墙进发,而D中队则开始在泰鲁夫附近发起大规模的战斗,试图给人以错觉,让敌人认为这儿真的是战斗的主要目标。
沉重的负荷
一切均按计划严格执行,但对特种空军后备队战士来说,他们都是肩负重荷在前进。每名战士不仅要携带个人武器的额外弹药,而且还要带上自己分队的其他武器的弹药。有时士兵的负重高达55公斤120磅枪支重量还不计算在内。携带如此重量的个人装具就是在平地行走也会感困难,何况他们是在高原灼热的气温下攀登陡峭的山路。
不管怎样,对叛乱分子的进攻是按照计划以A中队对于塞布丽娜的进攻为标志如期进行。虽然是一场殊死的残酷博斗,特种空军后备队却只有1名战士负伤。
这一带的战斗结束后,第4小队留在了塞布丽娜,其余人员下山到达一块低地,在那儿乘车去泰鲁夫。
与此同时,D中队在发动了几次佯攻后留下一个小队,其余人员与A中队汇合,然后向凯迈村进发,准备发动他们的主要攻击行动。到目前为止,叛乱分子因受骗而上当,但厄运还在后头。在集合点,D中队决定首先攀登2500米8200英寸高的悬崖,这是一次约9小时的旅程,皇家空军拍摄的照片帮助他们顺利地通过了陡峭的山路。战士们人人怀着必胜的信念:这些道路条条通向叛军的阵地,绝对没有死胡同。为了防止在上山的路上遭到伏击,士兵们都是在晚上攀登前进,并在前面派有小型的侦察分队带路。
在艰难攀登陡峭的山坡时,16分队的2名成员碰上了敌人的机枪哨位,幸运的是叛乱分子正在打瞌睡。也许是他们的运气已尽,特种空军后备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了他们。D中队继续着向上攀登的行动,正当他们到达高原顶部的时候,敌人的子弹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而来。当D中队请求的空中支援到达时,叛乱分子却早已逃离了他们的阵地,没能对他们造成人员伤亡。
A中队此时可是情况不妙,正当他们在山坡上向上行进时,天空刚好破晓,清晨的阳光使几名战士暴露在天穹之下,敌人的狙击手瞄准目标,仅仅一发子弹就正中一名战士的背包,引起背包中的手榴弹爆炸,结果两名战士加一伞兵卡特和A·邦布里奇一齐牺牲,另一名战士负伤。
虽然受到损失,剩下的战士仍然继续向上攀登,最后与D中队汇合。正当他们挖掩体准备迎接敌人的反攻时,皇家空军的飞机来到头顶上空盘旋,通过降落伞在阵地附近投下大量的补给品。此时敌人以为即将要发生空袭,抱头鼠窜、丢下阵地逃命。由于以前总是遇到叛军的顽强抵抗,特种空军后备队战士对敌人的这次仓促撤退开始时还感到吃惊。伴随敌人的退却,士兵们发现了大量文书、地图和其它重武器,为阿曼部队留下了重要的情报线索。
到了这个时候,在剩下的一搅子战斗中,特种空军后备队只有一处需要留心的地方,这便是叛乱分子在赛格的一个主要基地。正当官兵们跨越高原向它挺进时,皇家空军在临近敌人阵地的地方又执行了一次空投。与上次一样,这次也只是投下了一些箱子,但叛乱分子也与他们的同伙所做的一样,十分惊慌,误认为是一次大规模空降袭击的开始,头领和他的几个最亲近的跟随者立即骑上骆驼逃往沙特阿拉伯,丢下其他的叛乱分子听天由命。在寡不敌众,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这些叛乱分子只好是停止战斗,放弃行动,向特种空军后备队缴械投降。
对于特种空军后备队来说,绿山战役是一次引人瞩目的大胜利。他们在10周之内,在世界上最遥远的地区,仅以牺牲3人的代价,彻底地平定了叛乱。这次战役使得英国政府能与阿曼保持密切的关系,从而特种空军后备队的地位也如日中天,在当时英国政府中名声大噪。
诚然,绿山战役确保了特种空军后备队的生存,它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特种空军后备队是一支一旦接到命令便有能力调往世界上任何地区,而且能够有效、出色地进行战斗的部队。
亚丁和赖德凡(1964年-1967年)
第二部分
第3章 特种空军后备队在远东理建(3)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