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归来,海军军官,”队长说,“欢迎归来。”
“克雷格,哈里·沃德,”一位穿平民服的人说,“美国海军上校,军号043431。”另一个人在写字板上边查对边报告说:“在奇肯浅滩失踪,飞行号码19。”
那位穿平民服的人走到发光的板前,在克雷格的照片上放上一片纸带。
“美国海军后备役中尉,马修·麦克米切尔,军号0909411。”
“中尉,祝贺您回来!”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从那灼热耀眼的光柱中陆续走出来。
一位神情惊悍的工作人员对队长说:“他们年纪都没变老!爱因斯坦是对的!”
“爱因斯坦可能就在他们当中。”
从大母船出来的人已达二百多名。这些归来者个个都显得神情茫然。他们一下子就被技术人员、医务人员和一些文职官员围着,并被带进没有窗户的小舱室里。
尼亚里看到每个小室顶部都有吊案和挂钩,心想,当这里的事情办完,所有的人连同小舱室,及一切仪器都将会被大型军用直升机运走的。
尼亚里转过身,看到吉丽安正往前冲,还有个大约三英尺高的小人影连蹦带跳地从光柱中跑出来。
啊,是巴利!
吉丽安笑着、喊着冲上前去,她一把抱起孩子,口里喊着:“是他!真的是他!”
巴利紧紧地抱着母亲。尼亚里站在她俩旁边,也激动得微微发颤。
吉丽安把孩子抱到一边,俩人坐在一张小桌子上;巴利说:“我上了天,还看到了我们的房子。”
“我看见你上天,你看见我追你吗?”吉丽安问道。
“嗯。”
尼亚里向拉孔布走去。拉孔布直到这时才发现尼亚里。法国人见到尼亚里终于突破重围,到达目的地,也满心高兴。
“尼亚里先生,”他说,“你现在有何打算?”
“我只是想确知眼前这一切并非幻觉。”
拉孔布认为这是再好不过的回答了,因为法国人的直觉告诉他,在这历史性的事件中,尼亚里是个关键人物。他离开站在那里盯着巨型母船的尼亚里,独自向大卫·劳克林和参与科研工程的官员聚集的地方走去。
“我们得谈谈有关尼亚里先生的情况。”拉孔布用法语说道。
当劳克林在翻译时,他们看到母船的巨大开口开始合拢。
巴利也看见了,便问母亲:“他们要走吗?”
“是的,他们将要离去。巴利,你和我在一起,好吗?”吉丽安问他。
“好的。”
“永远和我在一起,直到你长大成人。”
孩子只顾尽情地笑。
拉孔布、劳克林和科研工程的官员们正争论得不可开交。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
劳克林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说:“拉孔布说常常会有一些平常的人们碰上奇特的遭遇,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拉孔布又说了一阵法语。
劳克林翻译说:“这些人放弃了私人的生活、离开家庭,长途跋涉,前来参加这次聚会。他们一得到魔鬼塔这地方的消息,便主动地、充满信心地来到这里。因此让尼亚里先生尽快地、自愿地成为我们这个科研项目的一个参与者是十分重要的。”
母船的开口已经完全关闭了。
巴利哭喊着:“再见!再见!”他不断地向母船招手道别,吉丽安也跟着哭了起来。
显然,拉孔布已经说服了大家。法国人离开了他们,又回到尼亚里身旁,握着这位有些发窘的美国人的手,说:“尼亚里先生,我羡慕你!”
这时、巨型母船的开口轰地又打开了。强光闪射,发出“乒”、“乓”巨响,似乎要引起人们注意。随着“乒乓”一声,基地上所有金属都被震得嗡嗡直响。
在母船火光熊熊的内部,正发生某种聚结,同时喷发出一股股旋转的能量流,这些能量流旋转起来,最后竟变成冻胶似的物质凝结了。
一个影子立在那儿,接着又是一个,然后出现第三个。
它们往前迈了一步。一个音符声从母船中弹发出来,其音量就如同上千支小号一起吹奏那样宏亮。三个影子又向前迈了一步。
它们显得很大,足有八、九英尺高,但体形相当单薄。瘦削的身围根本容纳不下人的五脏六腑。仅仅是由于它们也靠象脚那样的下肢移动,摆动象手那样的上肢,才使它们看上去有些象人。
尽管巴利不愿意,吉丽安还是一把抱起他,急忙在基地后面走去。她不愿再冒险了。她曾想,只要巴利在身旁,什么危险也不怕。可是,这些怪物还是吓得她魂不附体。
它们又向前迈了一步,停下来,相互碰了一下,它们这么一碰,浑身上下就发出一阵灼热的白光。它们站在那里,互相碰着,晃动着,放射着光。
它们当中的一位伸出一只长得叫人吃惊、象手臂似的上肢指着尼亚里。
尼亚里心里着慌了,连忙闪退几步,想避开“手臂”,但”手臂”却跟踪着他,不管他如何躲闪,还是指着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