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有这样大的利好,自然是蜂涌而至。
对秦战役结束之后,楚齐的商人更是大量的涌入到了出云郡,原因很简单,因为明国逼着秦国签定了一份不平等条约,明商进入秦国经商,商税与秦国国内的商税一样。
以往的秦国对于其它国家的商人货物课以重税,这既是保护秦国国内本身实力就很薄弱的本土商人的利益,也是国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但现在因为这份条约,齐楚两国商人只需进入出云郡,便正大光明的让自己的货物变成了明国的,然后再进入秦国,这使得利润大大增加,虽然要给明国交一笔税,但出云郡税赋出奇的低,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以上种种,使得楚国这个边境城市愈发的显得重要起来,这里,已经成了楚国对外出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城市,因为齐楚战争,楚国对齐国的商品出口几乎陷入停滞,也只有在这里,通过出云郡还能联结双方的交易。
不管两国之间怎么交恶,但对于商人来说,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
出云郡飞速发展,新宁郡搭着这股顺风,也飞速的发展了起来。
新宁郡的郡守武腾,便是这股风潮之中的一个受益者。
因为是边境城市,所以武腾这个郡守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不折不扣的楚国在这里的土皇帝,以前不受待见的他,现在可成了楚国的香饽饽,想来这里发财,没有他的点头,管你是谁,都是不会顺畅的。
一时之间,以前门庭冷落鞍马稀的郡守府,变成了门庭若市。一般人想见武腾,那得提前几天预约,还得看武腾的心情如何。
当然,耿精明是一个例外。
因为他已经有金钱将武腾和自己牢牢的绑在了一起。耿精明专司经营楚国绸缎,从最初的时候,他便利用自己出云郡守公子的身份,搭上了武腾这根线,然后让武腾成了自己的绣衣坊的股东,当然,武腾拿得是干股。
现在,耿精明更是控制了楚国绸缎进入明国,秦国,齐国的所有商路和定价权,耿精明迅速飞窜成了大明的新一代的豪绅,而搭着耿精明,武腾现在已是身家巨万。
穿戴普通,只带了一个护卫的耿精明,到了郡守府的大门外,在外头那些排着队等着武腾召见的人的异样的眼光之中,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因为在大门口的门丁们都认得这位大佬,以前他们的郡守,可都是亲自将这人送到大门外的。别人敢拦,谁会拦他啊!
进了郡守府的大门,熟门熟路的去了一边的小客厅,一杯茶还没有喝完,武腾已是满脸笑容的赶了过来。
“精明,怠慢了怠慢了,今天公事儿特别多!”武腾笑吟吟地道。
耿精明站了起来,拱手道:“郡公,当然是以公事为重,我进来时,可看到外面求见郡公的人排成了长队啊!”
武腾不屑地甩甩手,“哪些人啊,不用理他们,让他们先候着去。精明来了,谁还有空理会他们?”
耿精明大笑:“多谢郡公的厚爱,郡公,这是这个季度的分红,您点点看。”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票子,递给了武腾。
瞄了一眼上面的数字,武腾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别看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但那是太平银行才刚刚展开不久的一项业务,太平银行将其称为支票,只对大客户开放,你在太平银行没有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流水,就别指望能有这项服务了。如今在出云郡以及楚国的新宁郡,太平银行都已经开设了分行。
当然,太平银行能在新宁郡开设一家分行,自然也是得益于武腾这位郡守了。武腾每次拿到分红,将支票在新宁太平分行里承兑成银子,然后再悄悄地送到国内,神不知鬼不觉。
“这才九月初,怎么这季度的分红就已经来了?而且这个季度,不是生意很不好么?怎么这分红并没有减少?”武腾看着对方,问道。耿精明最让他满意的就是知情识趣,就像这个季度,到处都在打仗,这生意自然就不好做,耿精明想必也损失不少,但给自己的分红却并没有减少。
“少别人的,也不能少了您的啊!”耿精明嘻嘻笑着,“我们绣衣坊的股证这几个月跌了三成。”
“三成?”武腾有些吃惊。
“大人不必担心,我正趁着他大跌的时候往回买呢,嘿嘿,当时候,肯定又能大赚一笔!”耿精明两眼发亮,“大人您如果还有余钱,也不妨趁着这个机会收一些。虽然对大人来说只是几个小钱,但用来打赏下人也是好得吗?”
“倒也说得对。对了,精明啊,前几天你来信说要再在江南大批量的买桑山,收丝厂和绣衣坊,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按你的计划,可是需要大笔的现钱啊!”武腾问道:“我已经派人去打听了,大概过一段时间就能回来。可是有这个必要么?”
“郡公,现在是好时机啊!”耿精明身子前倾:“现在要打仗了,咱们大明跟齐国打,你们楚国也要跟齐国打,一打仗,生意要受影响是不是,这些桑山啊,丝厂啊,绣衣坊啊的市场行情都会大跌的,正好趁着这个低价的时候吃进,等到仗一结束,这样的便宜可就不好占了呢!”
听了耿精明这话,武腾脸色有些古怪:“精明,你从哪里听说咱们大楚要与齐国大打了,据我所知,朝廷现在可是没有这个想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